11.22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抖槍花中看不中用?別看不起抖槍,你抖不好上戰場也是送人頭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編者按:冷研之前出過一篇名為《戰場上抖花槍?對手第一時間教你做人!古戰場上的長槍槍桿為何越硬越好》的文章,曾提及槍桿越硬越好,還提到了一些花架子危害性。但這篇文章講述了一些套路表演華而不實,但是在一些細節上沒有完全講清,所以本文在次補充一下說說長槍那些事。

長槍如何能扎的準?這就看使用者如何操作。而長槍如何操作?直接拿著上去就扎嗎?兩米長的短槍用起來,動作不到位,刺下去都費事,何況四米長的大槍?所以操作方法很重要。而操作方法又跟槍桿的軟硬關係很深。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那麼,槍桿為何要硬?現代的武術表演用的槍,以白蠟木為主,白蠟木韌性好、不容易斷,尤其在拍擊的時候不容易發生折斷。但是一些古代武術家們,對槍桿是有硬度要求的。比如吳殳《手臂錄》,“槍材,以徽州牛筋木者為上,劍脊木次之,紅稜勁而直,且易碎。白蠟軟,棍材也。”這裡說了白蠟木因為軟,所以不適合做槍桿,適合做棍子。因為棍子多用於敲,所以對棍才韌性要求高。而因為材質原因,其抖起來彎曲幅度大、好看,所以現在不少武術表演用槍就是白蠟木杆的。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但是因為軟,很容易導致刺的過程中,槍桿發生形變,容易走力。槍頭沒扎到對方,杆先彎了。一般民間用槍也就兩米。因為不長,所以這種問題不明顯。但是那種四米以及四米以上的大槍就有問題了。因為大槍的槍桿很長,所以槍桿很難避免產生晃杆。用白蠟木做那種特別長的槍桿別說抖了,平端著杆都會變形。所以實戰中,那種四米以上的槍桿需要硬杆,也就是需要那種不容易變形的杆。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此外,因為槍頭的關係。本來槍桿就長再加個槍頭,就更容易造成槍的前部下墜,也就是說的塌腰,而槍身塌腰帶來的問題是槍頭點頭並震顫,無法精準的控制槍頭的落點。一旦槍頭抖動了,別說殺傷敵人,槍不被人反奪就不錯了。所以程衝斗的《長槍法選》就反覆提到:槍頭以輕便為佳。看文物,也能知道,通長越長的長槍,槍頭反而輕。像清代的釘槍,通長很長,但是槍頭就類似一個針。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然後就是關於抖槍花這個。那篇文章說的抖槍花實戰意義不大。誠然一些表演中的花俏動作並不符合實際。但是抖槍真的沒用嗎?筆者根據自身實踐說一次。現在一些武術套路中還有抖大杆,抖大杆來自於古代的抖槍。有人又會說這是江湖賣藝、耍花架子。戰場上,確實不是比誰的槍花舞的多,誰的槍花舞的漂亮來覺得勝負的。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清朝常見長矛的外形對比(最左為身高170cm的男性剪影)

雖然四米長的木製槍桿不是很重,即使外加一個槍頭,一般也不超過一公斤,但是因為力矩的關係,實際操作就不輕鬆。而且許多長槍都不止四米。拿個四五米長的杆子,即使不是特別軟的那種,握住一端搖晃的時候,另一端也跟著搖晃。那麼如果想避免不塌腰,那加粗槍桿行不?雖然加粗槍桿可以緩解,但是人的手就那麼大,槍桿太粗了手咋握?而且重量太大,用起來也費事。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本人練習那種兩米長的花槍的時候,雖然拿起來很輕,但是在操作時卻沒有想象中的輕鬆。因為手握著槍的末端,如何出槍,手槍變位,不是說說那麼容易的。而且動作錯誤,槍桿很容易變形。這不僅是材質問題,其他硬杆到了四米甚至五米以上也很容易晃悠。這時別說出槍又準又狠,能正常操作的算不錯了。所以解決辦法還是搖動槍身,利用攔拿手法,使槍頭的靜態不可控狀態變為動態可控狀態,讓槍身保持直線狀態別塌腰。這也就是為何會有所謂的抖大杆。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而且過去學槍法時,老師傅們說戳槍出槍時要夠快、夠力道、夠準確。把戳槍練好了,才是賣出槍法的第一步。但是戳搶可並不容易。曾經冷研的一個作者,用高達做過模型,對比人和槍。如果,把前手臂看成一個支點,那麼整個大槍就可以看成一個費力槓桿。因為力矩的關係,所以大槍操作不像一些網文那樣端著就可以了。戳槍也不是直接靠臂力,是靠腰胯手臂協調發力。吳殳雲:“臂以助腕,身以助臂,足以助身”。只有動作協調,才能更好的操控長槍,所以練戳搶的時候也要熟悉抖槍。而且練抖槍也是更好的鍛鍊協調性。我們在看一些抖槍花表演的時候,也可以看到抖槍花並不完全是靠手發力。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至於在戰場上,對手不會站著那裡讓你扎。所以長槍攻擊也是多方向的,所以對人的協調性更有要求。因此,真正的舞槍花其實是訓練協調性,不然稍微抖一下,槍桿亂了,這就悲催了。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最後再說下花槍。戚繼光就提過一些花法,動作好看但是不實用,戰場之上沒那麼多時間去做花俏動作。畢竟士兵在戰場上不是單打獨鬥,本身強調一擊必殺。而民間武師行走江湖,有時為了好看,也有時習慣把槍當棍用,所以軍用和民用出現分化,連抖槍花都出現了流派分化。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總之,抖槍花啥的都是基本訓練,相當於開車上道前熟悉一下流程。但是熟悉流程了,並不等於完全會開車。所以一些老人說練槍看著容易,但是要花很長時間學習。

花架子、不實用?抖槍花這鍋大槍不背!這都不會還上什麼戰場


編後語:大家都知道,要想算數學題必然要先學會背公式,但會背公式不等於會計算數學題。可你要是連公式都不會背,就別指望能算數學題了。傳統武術一些看似花法的背後,其實真的有著更實戰的基礎需求。而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時代變了,已經沒有冷兵器戰鬥的條件去對各種“公式”進行篩選和糾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