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現在大眾也都能或多或少的接觸瞭解影投行業,通過影片上映後在院線以及各方面產生的收益,讓參與進來的人將得到自己所佔比例的相應回報。

收益主要包括院線票房分紅、網絡版權等。今天我們主要講一下院線電影的票房是如何分賬的。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電影票房,原指電影院售票處,後引申為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電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況。後來逐漸有公司專門統計電影的票房,給出更為明確和直觀的數據。那麼,電影票房究竟怎麼分成呢?

首先我們要知道,所有在中國大陸上映的影片,售票與票房情況,都必須計入在國家制定的“全國電影票務綜合信息管理系統”中,任何一家電影院都要安裝此係統,將每部影片的實時票房數據及時彙總到系統內。

那麼有人會好奇,諸如《紅海行動》《我不是藥神》這些達到30多億巨大數額票房的影片,最後是怎樣分賬的呢?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在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財政部等多個部委聯合建立的網站“中國電影數據信息網”中,明確對製片方、發行方、院線、影院等各方分賬的比例制定了標準。社會上、網絡上流傳的其它電影票房數據,若與官方數據不一致,都不具有權威性。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總票房劃分

中國電影業對於票房分賬的基本規則如下:

1、影片所有票房收入計入電子售票系統,數據統一彙總到中國電影事業專項資金辦公室(簡稱專資辦),以專資辦的統計數據作為各方分賬的依據。

2、所有影片收入首先繳納3.3%的特別營業稅,及5%的電影事業專項資金。剩餘的91.7%認定為一部電影的“可分賬票房”。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可分賬票房劃分

在可分賬票房中,電影院及院線提留57%(部分影片同檔期處於競爭劣勢,出於增加影片排映場次的目的,給影院及院線承諾票房返點。返點一般佔到可分賬票房的3-5%);中影數字提留0-3%的發行代理費。

剩餘的40-43%才是歸於電影製片方和發行方的“淨票房分賬收入“。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那麼製片方與發行方如何分賬呢?

發行方:收取淨票房分賬收入的5-15%作為發行代理費用。但很多情況下,發行方預付影片的宣傳發行費用,這時發行方會收取12-20%的代理發行費。如果發行方承諾發行保底、買斷髮行、預付製作費用等方式,將收取更高的發行代理費用。

最終,製片方回收的票房回款公式為:

1*(1-3.3%-5%)*43%*(1-0.1)=33%。這是一般情況下的製片方分賬。也就是說,一部最終票房1億的影片,票房回款為3300萬左右。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製片方與投資方之間如何分賬呢?

製片方,簡稱“片方”,有時本身就是投資方,大多數情況下不只一家,因為很多電影的投資較大,製片方一家無力投資,於是會邀請多家公司聯合投資。多家投資方如何分享票房,這取決於各投資方在總投資額中的地位、主次、份額,業界稱之為“主投方”與“跟投方”。主投方就是控股方,只能是一家;跟投方就是參股方,常常是多家,主投方就是發行方要面對的製片方。但不論如何,只有真正出資、投了錢才能算投資方,沒有以貨幣形式出資的公司都不是投資方。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一部電影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哪些渠道能夠獲得收益呢?

1、電視版權:即電視放映權。比如央視或一些省級衛視會購買某些電影(主要是大片)的電視播映權。

2、網絡版權:如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樂視網等為主要買家。

3、海外銷售:面向中國港澳臺地區、海外國家的院線、電視銷售版權。

4、商務合作:主要是植入式廣告、營銷合作、活動冠名、衍生品的銷售收入。

5、政府補貼:主要是各級政府的各類專項補貼。

6、行業補貼:主要是攝製3D或巨幕格式(包括IMAX和中國巨幕兩種格式)的影片,票房達到一定數量後,享受專項的行業補貼。

上述這些非票房收入,有時也比較可觀,主要都歸製片方。因此近年來製片方都在不斷加大並積極拓展“非票房收入”,以求利潤最大化。

「乾貨分享」院線票房是如何分賬的?五分鐘讀懂票房分賬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