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4億到55億!西安高新哪來的“聰明錢”?

撰文 | 黃高航


高新金融動態第31期

金融棒棒糖一直認為“VC和PE資金”是最聰明的錢,因為他們的考卷上,第一道試題都是出給明天的。

近日,我們梳理了“私募通數據庫”,發現2019年度西安高新區吸引的VC和PE資金多達55億元,佔到了全市的6成以上,而在2017年這個數字是14.74億元,2018年是20.42億元。

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全國VC和PE投資的“大口徑”在2019年遭遇了暴擊,較2018年下滑29.3%,而2018年比2017年也下滑了17.8%。

一漲一跌,有點意思。


資本寒冬:64家企業融資55

2019年確實是VC和PE的寒冬,募資難困擾了許多機構,似乎只有頭部機構日子還好一些。但我們印象中的“高新熱”在年度股權投資名單中得到了印證,金融棒棒糖特製圖如下。

14億到55億!西安高新哪來的“聰明錢”?

1:企業數量:如上圖所示,2019年全市104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而西安高新區共有64家,佔比約61%,也就是說超一半的融資企業都在西安高新區,遠遠領跑其他開發區。

2:融資金額:2019年西安市內獲得股權融資的104家企業可披露融資總額83.04億元,西安高新區企業金額合計55.14億元,佔比66.4%,且超越了前一年全市總和,出現接近188.9%的增長。

3:單筆體量:在私募投資金額中,出現了幾筆金額過億的投資,最高單筆超10億元。

4:明星風投:此前活躍於西安的投資機構多以本土機構為主,而現在名單上開始出現了紅杉資本、德同資本、真格基金、小米順為、IDG、深創投等國內頂級投資機構或明星資本。

5:明星企業:獲得融資的64家企業中,我們發現多是西安高新區主導發佈的“西安龍門榜TOP20榜單”和“2019西安未來之星TOP100”企業榜單中的企業,比如易點天下、唐晶量子等。

6:硬氣突出:在被投企業所屬行業方面,主要集中於IT、半導體、醫療、人工智能等“硬科技”領域,而西安高新區的產業名片和王牌恰是“硬科技”。

14億到55億!西安高新哪來的“聰明錢”?

實際上,對於這一突然間的變化,金融棒棒糖關注已經很久了,在2019年內,我們先發刊發大量“直投高新”的案例,如《140人的西高新小公司:馬雲投了“上億”》,繫馬雲的阿里系在西安加註網絡安全生態鏈的投資;如《第6家,雷軍再“鏈”西安公司》,系雷軍的小米系投資西安智多晶微電子。

此外,2019年的VC和PE爆發還有兩個特殊戰場:

1:本土創投傾力本土:如高新金控旗下的西高投,投中了科創板第一批掛牌企業鉑力特(688333),手裡還握著諾瓦電子、炬光科技等一大批優質企業,這種基於西安高新內部的“科技金融互乘放大”,在2019年分外明顯。

2:紓困本土上市公司:因為2019年紓困之後,大量機構以股權投資的方式進入西安高新區域內的上市公司,如陝西金資馳援天和防務,西安高新金控和陝西金控馳援通源石油,雖然不是傳統意義面對一級市場的VC和PE,但“股權投資”畢竟帶來了增量資本,也是“股權投資”意識整體升騰的佐證。


創投峰會:讓“聰明錢”聞到味道

金融棒棒糖參加過2019年創投峰會,數位“投資大咖”其實都表達過一個觀點:“如果沒有這個會,真的不會專程到西安來,至多是交給項目經理跑一下,然後做個材料交領導看看罷了。”

我們梳理發現,從2017年起連續舉辦的硬科技大會,到2018年開始的“全球創投峰會”,再到2019年的“三會一節”(全球創投峰會、全球硬科技創新大會、華山論劍·網絡安全大會和全球程序員節),西安高新區通過系列頗具影響力的全球性大會,逐漸打開了“創投之都”的聲譽,傳統的“會議招商”變成了“會議引投”,既聚集了項目,也讓資金關注熱度持續上升。

據私募通數據庫,2018年8月全球創投峰會結束至2019年5月份,發生在西安的已批露投資金額約為人民幣20.54億元,2019年全球創投峰會結束之後到當年年末,這個數字增長至83億元,按此推算,2019年下半年在全球創投峰會效應疊加之下,全市至少引進股權融資超60億元。

14億到55億!西安高新哪來的“聰明錢”?

那麼,“創投峰會”到底哪一點吸引了全國創投大咖呢?很自然,是“機會”。

以2019年創投峰會為例,彼時中美競爭正趨白熱化,本屆大會上,“新一代信息技術和人工智能主題論壇”、“集成電路和光電芯片主題論壇”等6場“硬科技投融資對接會”是“實質內容”。正如當年8月26日我們報道《“1萬人大會”集中來襲能否促成“西安科創季”》一樣,主辦方和與會者都非常清楚,中國資本市場馬上將迎來鉅變——科創板,而西安高新區舉辦的“三會一節”恰恰擊中了時代脈搏,無論是實業界還是投資界,對“科技驅動”已經達成了超級共識。

“這不但是民族復興的大事,也是資本盈利的天賜之機”。因此,金融棒棒糖認為,致力於打造“硬科技產業示範區”的西安高新,就是憑這一點打贏了投資圈。

我們試看一下,硬科技“八路軍”中的光電芯片,從2000年開始發力,如今已形成了以硅晶圓製造為核心,溼電子化學品等產品為主的發展格局,2018年產業規模位列全國西安高新區第4,僅次於中關村、上海張江區和深圳高新,千億元級半導體集群已初現雛形。

再看疫情之下的生物製藥,其實也是硬科技“八路軍”之一,目前該產業的核心仍然在高新,400餘家生物醫藥企業中24家銷售過億。2020年2月份,首批10家生物醫藥企業落戶高新生物醫藥產業研發聚集基地,同時4家規模超過75億元的生物基金也在高新實現簽約。

因此,“聰明錢”其實賭性並不大,他們都是看到了西安高新區的“確定性的機會”。


創投10條:著力政府早期引導

很多人說,VC和PE扎堆西安高新,是基於“政策硬”,意即扶持力度大,其實這一切都遵循一個出發點——政府對科技產業的早期引導。

西安高新其實對VC和PE戰場一直很在意,但“下狠注”是在2018年。當時正值全球創投峰會召開前期,西安高新一口氣拿出“創投10條”,全稱是《關於支持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聚集創投機構和創投人才的若干意見》,其間從獎勵、補貼、優惠一應俱全。而這個時點上的動作,在事實上促成了“VC和PE大爆發”。

但事實上,這只是開始。

2019年,西安高新區相繼發佈《西安高新區關於加快金融業發展的若干政策》《西安高新區關於金融支持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西安高新區提升融資環境滿意度專項方案》等措施,促進區內金融服務業發展。相比“創投10條”,這些政策可以說是“硬的更硬,軟的更軟”,例如對直接入駐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的VC和PE機構,獎勵標準不斷上浮。

2020年,西安高新區在2月又火速開工了“前海絲路(西安)園”,這是深圳與西安共同響應國家戰略任務的第一個支點,其核心目標是什麼?是引入VC和PE機構不低於130家,基金管理規模不少於600億元。

14億到55億!西安高新哪來的“聰明錢”?

當時我們在《25億!“深圳前海”在西安開工》一文中寫道:按陝西私募基金管理人數量為243家、管理基金數量486只、管理基金規模944億元計,一旦前海(西安)園的“達標”,就幾乎“又長出半個陝西”。

而貫穿其間的亮點是科創板,為此高新曾連續出臺政策,包括《西安高新區關於進一步支持企業藉助科創板等資本市場上市發展的若干政策》《西安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關於支持企業上市發展的若干政策》《西安高新區關於加快推進重點擬上市“硬科技”企業上市的專項政策》等,目標都指向了三年實現 30 家“硬科技”企業上市。

行文至此,金融棒棒糖特別想強調的是,對於“高新VC和PE大爆發”,很多人其實只看到了“政策硬”的一面。

如在2019年內,“滬深交易所”的服務在西安高新區落地,資本大市場、科技大市場持續優化,上市公司紓困的密集協調,中小微企業信用貸款、跨境融資、股權路演等融資對接活動就達到25場次,平均兩週一場,累計服務企業超過350家,這些動作的背後,其實都是一天天真實的付出。

其實,上述所有內容,均指向了西安高新“政府前期引導”的精準發力。在科技創新和產業扶持的支持下,大量民營科技類公司破土而出,如2019年獲得VC和PE投入的64家企業當中,有47家拿到了西安高新區各類普惠政策,拿到獎補接近7000萬元。正是這些高新精心培育的“科技明星”,正在收穫VC和PE機構越來越多的追捧。

如果以西安高新區“硬科技入庫”名單來看則更為有序,經過對290家上市重點儲備企業進行梳理,將企業劃分為“精選層”、“優質層”和“培育層”三個梯度(“精選層“20家、“優質層”30家、“培育層”240家),形成了源源不斷的後續部隊。

那麼對於2020年“聰明錢”的貢獻該怎麼預期呢?

西安高新區金融辦解嚴表示:科創板推出至今已運行半年,經過一段時間檢驗,達到了市場預期效果,新三板改革已如箭在弦,主板再融資制度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大的突破,資本市場的熱度將持續升溫。在這一制度張力之下,VC和PE對“硬科技”投入的熱情會越來越高,這種聚合效應一定會“讓VC和PE與硬科技在西安高新開花結果”。

14億到55億!西安高新哪來的“聰明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