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南都首席記者深耕自媒體後創業,瞄準自閉症康復培訓,獲4000萬融資

文 | AI財經社實習生 沈文婷

編 | 祝同

自閉症,一個讓人聞之痛心的字眼,卻屢屢降臨在可愛的孩子們身上。被WHO列為兒童精神疾病第一位的自閉症,將這些“星星的孩子”們與世隔絕,無法與外界正常交流,受到別人的疏遠、排斥甚至嘲諷。《中國自閉症教育服務行業發展狀況報告》顯示,目前中國自閉症患者已超1000萬,0到14歲的兒童患病者可能就超過200萬。

事實上,假設每位自閉症兒童年均需要5萬元的康復支出,那麼自閉症的早期干預就已經是一個千億級市場了。但是,目前國內自閉症康復培訓機構多為自閉症兒童的家長分散創辦,全國大概有1300多家,專業的康復培訓師更是短缺。

2018年5月17日,主營自閉症和智力語言發育遲緩兒童早期康復的公司“大米和小米”宣佈成功融資4000萬,來源為達晨創投。據深圳消息,這是中國兒童自閉症干預訓練領域為數不多的一次融資。大米和小米的此次融資,將主要用於技術引進、產品研發、開設新的城市中心機構和社區機構。

南都首席記者深耕自媒體後創業,瞄準自閉症康復培訓,獲4000萬融資

“大米和小米”原本是一個於2014年9月創立的公眾號,推廣的主要是關於中國自閉症和廣泛性發育障礙的內容;現在,它已經發展成了該領域的頭部自媒體,也為國內自閉症家長、社群和專業人員營造了一個精神家園。

2016年9月,“小米和大米”從線上走到了線下,在深圳開辦了第一家干預訓練中心;迄今為止,這家公司在深圳、上海、廣州開了四家連鎖干預訓練中心。此外,還在廣州開設了一家試驗性的、適應中國城市需要的社區自閉症兒童干預訓練機構。

“大米和小米”的創始人姜英爽曾經是一個傳統媒體人,他在南方都市報工作10餘年,是國內著名的新聞訪談記者,也是南方都市報評選的第一位首席記者。

談起自己轉型做自閉症康復行業的理由,姜英爽認為:現在中國自閉症兒童非常需要專業性強的干預訓練機構,但長期以來,國內干預訓練機構很多,卻良莠不齊,提供的服務卻難以專業化、標準化。而兒童自閉症干預的黃金階段是1-6歲,一旦錯過,就將給孩子和家庭帶來終身負擔。

出於改變這種狀況的願景,據公司稱,大米和小米這幾年來從美國、日本、臺灣、香港請了很多優秀的專家,並建立了適應中國自閉症兒童需要的師資培訓體系。

南都首席記者深耕自媒體後創業,瞄準自閉症康復培訓,獲4000萬融資

情懷和理念吸引投資

此次向姜英爽的公司投資的達晨創投,是一家深圳的中國本土創投機構,投資領域關注在 TMT、醫療健康、消費服務等領域,也是中國最大的投資機構之一。可以說,“大米和小米”的這一次融資,將“自閉症康復”這個之前為創業和投資界鮮為人知的行業推向了公眾。

而提到向“大米和小米”公司投資4000萬元的原因,達晨創投項目團隊表示,這是出於對“大米和小米”經營理念、社會情懷的認同:“在對這個行業深入研究後,我們選擇了大米和小米,一方面是認可企業的方向、模式和實現路徑;一方面是認可大米這個靈魂人物和她帶領的團隊。”

此外,達晨創投執行合夥人、總裁肖冰也提到:從商業的角度,兒童自閉症干預訓練行業是一個剛性而空白的市場,達晨之所以投資於大米和小米,看重的是企業家的情懷和企業所能解決的社會問題。他認為,大米和小米是重視服務品質重於短期商業利益的。

南都首席記者深耕自媒體後創業,瞄準自閉症康復培訓,獲4000萬融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