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蒙山龍脈傳說:最好的風水是人心,心善則居福地;心惡,一切皆枉然

(本文為青梅煮英雄原創作品,請勿擅自轉載,違者必究。文章來自民間傳說整理,如有雷同,實屬巧合,請勿對號入座。)

明萬曆年間。

在蒙山北麓二十里,蒙陰境內,有一處村莊,名曰魏家連城。蒙山龍脈傳說:最好的風水是人心,心善則居福地;心惡,一切皆枉然莊內有一土財主,名喚魏壽福。

雖說是財主,但在窮鄉僻壤,也是靠省吃儉用、勤奮持家積攢些家業。平時為人和氣,誠實守信,樂善好施,深得鄉鄰敬重。


1

話說,一日。一位白鬚老者和一年輕男子自南而來,皆衣衫襤褸、汙穢不堪。

老者臉頰瘦削,皺紋密佈,然深陷的眼窩中,雙目炯炯有神。

年輕男子身材壯碩,濃眉大眼,身背一個鼓鼓的搭檔。

蒙山龍脈傳說:最好的風水是人心,心善則居福地;心惡,一切皆枉然

天夜已晚,老者和年輕男子,在破廟裡住了下來。

一連幾日,兩人白天到處亂逛,晚上也不知道在幹什麼。只知道自從兩人來後,晚上莊裡的狗叫就沒閒著過。

於是,百姓對這倆人有了各種猜測。有人說,這是兩個賊,在踩點呢。有人說,就是兩個叫花子。還有人說,這倆人在找礦,咱莊地下埋著黃金來。

又有幾日,年輕男子不見了。老者開始串門,東拉西扯的,逢人便問誰心善什麼的。

莊裡人說,這準是瞄上誰家了吧,你們沒看見那老頭的小眼睛巴巴的閃著賊光呢。


2

沒多久,事情傳到了魏壽福耳朵裡。魏壽福想的不只是自己,為了莊裡的安危,他也得去看看。

還沒走進破廟,遠遠地就聽見“哎吆、哎吆”的呻吟聲。

他趕緊快步走進破廟。

只見白髮老者蜷縮著身體,豆大的汗珠順著瘦臉往下淌。

這是病了啊。魏壽福來不及多想,把老者背進了自己家裡。

沒想到白髮老者這一病就是一個多月,請了不少郎中,抓了不少藥,怎麼也不見好。最後竟然大小便都屙在床上。

這可愁壞了魏壽福。

家裡婆娘一個勁的埋怨,罵他是天底下最大的傻子,白撿個累贅。一開始都是家裡的短工幫著伺候,後來這又是屎又是尿的,短工也不幹了。趕出去吧,病的這麼厲害,出去就是個死啊。

沒奈何,魏壽福親自給老者清理屎尿,就像是親兒子一樣。

一晃兩個月過去了。

這一日,白髮老者突然說,我這病有治,蒙山龜蒙頂西崖有一顆首烏。但它千年修行已有靈性,須在九九重陽日午時採挖,那時候陽氣最盛,它在睡覺,要抬我同去方可。

魏壽福僱了幾個藥農,抬上白髮老者,拂曉時候登上了蒙山主峰龜蒙頂。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這個東山,就是蒙山。

只見,千巖競秀,萬壑爭流,草木蒙籠,雲蒸霞蔚。

有詩云:

蒙山最高是雙峰,上有云煙幾萬重。

我欲峰頭一佇立,卻從天外數芙蓉。

蒙山龍脈傳說:最好的風水是人心,心善則居福地;心惡,一切皆枉然

見時候還早,老者喃喃自語。

“靖廬福地,東浮雲氣口接於蓬萊,西根連於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嶽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

等時辰已到,老者吩咐一名藥農沿著繩索由西壁而下,另兩人在巨石間,拉起一道大的漁網。

時間在一點一點的過去,老者不時的看著頭頂的太陽。

“跑了,跑了!”懸崖下突然傳來驚呼。

只見一道亮光從崖下飛來。

“收網!”老者一聲令下。

一隻成人小腿般大小的首烏被收入網裡,有須,有胳膊有腿,兩腿間還有小雞雞,活脫脫一個小孩童。

老者說,再過些時日,這首烏就能成精了,可惜了,但也沒辦法,等不及了。

這首烏,在老者的安排下,被放在陶罐裡,煮了整整兩個時辰,不能接觸鐵器。煮熟後,老者不客氣的抱著罐子,喝了大半。

最後,給了魏壽福一碗,說能保他十年無恙。

白髮老者真的好起來了。魏壽福始終待他如初,好酒好菜伺候著,他不用他幹什麼活計。

3

又是三個月過去。

一日,白髮老者喊來魏壽福。

“叨擾魏翁已久,又無所事事,某實在不安,不如就此別過,某繼續討飯過活。”

“不可,先生身體初愈,又無人照管,要是不嫌棄,就在我莊上養老吧”

“既如此,恭敬不如從命,但有一問,望魏翁如實作答。”

“請先生明言。”

“某為風水先生,自崑崙山脈一路尋龍而來。過岱嶽、進蒙山,見此地山環水抱、虎嘯龍吟,實乃龍脈之所在。為謝翁恩,當為翁覓一處風水寶地。然,此龍脈過於霸道,自西晉龍脈出於此以來,再無人前來堪輿。我若為翁定穴,必遭天譴,吾雙目必失明,壽必減十年。翁能養我天年乎?”

“先生大恩,我魏家當以子輩之禮服侍先生,若有違背誓言,必遭天譴!”魏壽福誠懇的跪下,對天盟誓。

中國風水術又稱堪輿學、地理術、青囊術,源遠流長。其學派紛雜爭鳴,但不外乎兩大學派,巒頭派和理氣派。巒頭派講究“龍、砂、水、向、穴”五字,所謂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白髮老者曾遇名師親傳,深得巒頭派精髓。

華夏龍脈出崑崙,分三龍入海,起泰山入海,是為中龍。老者踏中龍而來,泰山蒙山山脈綿延遠長,魏家莊後有九女山為靠,左青龍山,右虎頭崖,左右拱護,汶河玉帶環繞,蒙山鍾靈毓秀之氣皆聚於此。

蒙山龍脈傳說:最好的風水是人心,心善則居福地;心惡,一切皆枉然

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立向,只剩下點穴、立向兩個步驟了。

白髮老者在一個夜晚,帶著魏壽福,來到一處半山坡。子時一過,老者遙望北斗、手持羅盤、腳踏七星,越走越快,到最後飛也似的轉圈。忽見羅盤滴溜溜亂轉,老者停步,掏出一根竹竿,直直插在地上。然後老者一口鮮血噴湧而出,倒地不起。

次日,老者雙目失明,身體如同被吸乾了血一樣,憔悴不堪。

魏家的祖墳,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悄無聲息地遷到了半山坡上。那晚,那根枯萎多年的竹竿竟然長出了片片的綠葉。

自此,魏家盡心盡力地伺候著雙目失明不能行動的白髮老者。魏壽福愈加行善積德、恭謹謙讓,魏家財源廣進、心想事成。

不覺十年過去了。魏壽福大限將至,臨死把兒子魏世信喊到床前,叮囑一定要照顧好白髮老者,然後與世長辭。

4

起初幾年,魏世信還能好好地照顧老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份恭敬心逐漸沒有了。再加上說好的龍脈,十年了,除了順順利利以外,魏家毫無平地青雲、封官進爵的跡象,魏家有點上火了。對老者的怠慢之情不斷變本加厲,先是言語上的不敬,再有衣食用度上的怠慢,到最後就是虐待打罵了。

一日,魏世信攆老者不走,想了個法子,用屎殼郎做了包子,給老者吃。

老者吃完,空曠的眼裡淚如雨下。

完了,壞了良心,魏家不能長矣。

是夜,一箇中年漢子趕來。他就是從前的那個年輕男子,也是老者的徒弟。

老者對徒弟說,“魏翁死後,其家良心已壞,不可再佔龍脈,恐害於社稷百姓。你到丑時,帶上我的桃木劍,埋伏在山坡那個烏龜石下。會有四隊人馬經過,第一隊乘玉攆穿黃袍,第二隊乘大轎戴烏紗,第三隊騎大馬扛大刀,第四隊騎黑騾拿拂塵。你不用怕,拿著桃木劍殺光前三隊人馬。”

“那第四隊呢?”

“哎,算啦,魏翁待我不薄,給他留這一個吧,以後看造化了。”

待到晚上丑時。果然,山坡上走來浩浩蕩蕩人馬。最前端,兵勇開道,黃旗飄舞,號角喧天。一人著黃袍,端坐玉攆,好不威風。

老者徒弟,壯壯膽一咬牙,衝上去殺個精光。

第二隊,鑼鼓喧鬧,隨從眾多,一臺八抬大轎,內坐一人,頭戴烏紗帽,身穿白袍,好不俊朗。

殺個精光。

第三隊,百馬嘶鳴、人聲鼎沸,一高頭大馬,上端坐一人,手持青龍刀,好不威風。

這陣勢,讓老者徒弟心生膽怯。思量許久,閉著眼睛豁出去了,一陣砍殺,一個沒剩。

最後一隊,一群人身穿藍袍,身姿搖曳,一頭黑騾,上有一人,手持佛塵,好不妖嬈。

這個,自然是放過了。

蒙山龍脈傳說:最好的風水是人心,心善則居福地;心惡,一切皆枉然

次日,老者和中年男子便消失不見,再也沒有音訊。

魏家家道不但沒有衰落,反而蒸蒸日上。後來,出了一個權傾朝野的九千歲魏忠賢,也是顯赫一時。不過,最後落得個滿門抄斬的結局,旁支也不得不埋名隱姓。

這僅僅是一個傳說,請勿對號入座。

其實,風水是什麼?就是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最好的風水就是人心啊,心善則能居福地;心惡,一切都是枉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