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你怕死嗎?死後會經歷什麼?SHOULD YOU BE AFRAID OF DEATH?


你怕死嗎?死後會經歷什麼?SHOULD YOU BE AFRAID OF DEATH?

說到死亡,你可能會想到戰爭、瘟疫、災難、謀殺等等恐怖的畫面。

但拋去這些表現,死亡的本質是什麼呢?

死亡,生命或事物所有的本來維持其存在的屬性的喪失,且不可逆轉的永久性的終止。

沒有生存,也無所謂死亡。

初中化學告訴我們,世界上存在元素,他們由一種原子構成的,一般的化學方法不能使之分解,並且能構成一切物質。

目前世界上發現的元素有118種,從有機物的生命,到無機物的金屬、石頭,都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

人體也不例外,構成人體的主要元素是氧、碳、氫,此外我們也需要鐵、鋅、銅、碘、鈣之類的微量元素來維持生命活動。

但是有著拆解俄羅斯套娃興趣的科學家們,後來又發現,元素原子並不是世界上最小的粒子。

你怕死嗎?死後會經歷什麼?SHOULD YOU BE AFRAID OF DEATH?


還有質子、中子、電子,以及目前發現的最小粒子夸克(quark)。也許這個粒子套娃還有更小的嵌套。

但目前理論上可以說, 上(u)、下(d)、奇(s)、粲(c)、底(b)及頂(t)這六味夸克構成了118種元素,並排列組合成全世界成千上萬的物質和生命。

你怕死嗎?死後會經歷什麼?SHOULD YOU BE AFRAID OF DEATH?


而氣候變化、植物的光合作用、動物的運動、人類社會的運作,可以說都是這些粒子運動的體現。

包括我們的意識、思維。

根據能量守恆的定律(Energy Conservation Law,如果它是對的話)——“孤立系統的總能量保持不變。”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

那就是說,每個人體的出現,都需要消耗地球上的一部分能量,也許我們可以把範圍再擴大一點,因為光合作用和宇宙輻射的存在,每個人體的產生,實際上就是一個宇宙能量的聚合。

從母胎出來之前,你吸收了地球的元素,也通過母體進食植物,吸收了宇宙的能量,

這麼看來,說每個生命都是天降之子也不為過。

如果說,人類的意識和思維是由粒子運動產生的,那麼存在這麼多粒子的地球、環境會不會也有思維邏輯?

這個大意識,它不知道在哪裡,但也許無處不在,用它的自身一部分創造了人類。

就好像,人類用0、1的結構創造了計算機思維一樣。

神奇。

當我們知道生命是由什麼組成,死亡的解釋也變得簡單了。

人死之後,表面上看是意識的停止、器官活動的停止,直到肉體、細胞的分解。

但實際上是粒子的分解、能量的再分配。

所以,當人體消亡之後,我們消失了,但我們還存在著。

從一個整體,變成了另外一堆,看起來不是你,但其實還是你的粒子,迴歸製造我們的大自然。

然後通過食物鏈或其他形式的粒子運動、能量重組,我們進入下一個輪迴。

你怕死嗎?死後會經歷什麼?SHOULD YOU BE AFRAID OF DEATH?


任何物質似乎都無法在世界上獲得永恆的存在模式,不管是地震帶來的大陸漂移、風化帶來的岩石粉碎、或者是疾病衰老帶來的肉體消亡。

都可以說是自然帶給物質的死亡。

如果死亡的本質就是能量的轉移和流動,對死亡本身,我們似乎沒有理由害怕。

就像古羅馬塞內加說的:

死亡既是一種轉移,又是一種結束。我不害怕結束,這就與沒有開端一樣;我也不害怕轉移,因為我決沒有固定的區域,在哪裡都一樣。

〔古羅馬〕塞內加《致盧奇裡論道德的信》

不過,基因進化而來的求生欲,讓我們有理由害怕疾病帶來的疼痛、衰老帶來的無力等等伴隨死亡的痛苦。

當然,也有大膽的例外,比如“先天性無痛症”患者。

生來可以完全阻隔了一切疼痛帶來的不愉快感覺。 百痛不侵,可以保持永遠的無畏和冷靜,甚至連拔牙都能省下一筆麻醉費用。

這看上去好像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超能力。

但是實際上,痛覺的缺失,也意味著受到更多傷害。

疼痛本是機體的一種警告,它的出現劃清了危險的界線,疼痛的缺失會讓人難以對危險做出判斷。

比如輕微的蚊蟲叮咬,普通人抓癢到破皮就停止了,而無痛症患者可以抓出大出血,甚至咬舌頭、嘴唇和手指到殘破都不自知。

你怕死嗎?死後會經歷什麼?SHOULD YOU BE AFRAID OF DEATH?

又比如致命闌尾炎,普通人的疼痛可以提醒及時就醫,無痛症則可能在沒有感覺的感染中直接喪命。

所以,疼痛和害怕都是提醒你採取措施的有效信號。

不管死亡多麼平靜,你仍然可以害怕它,因為害怕告訴你,你的人生使命還沒有完成,先不管那些死後帶不走的房子、票子,至少活著,還有至親至愛需要你去守護。

讓生涯儘量充實後,再開啟下一個輪迴,也許才是大自然告訴我們對死亡應有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