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1 蘇35繞島盡顯霸道,引進時比亞洲某國便宜1000萬美元,划算嗎?

中國空軍發佈消息,5月11日,空軍蘇-35戰機首次與轟-6K戰機編隊雙向繞飛臺島巡航,這是繼蘇35飛機南海巡航後的第二次公開亮相。空軍發佈的精美圖片再一次震撼了小夥伴的心!

蘇35繞島盡顯霸道,引進時比亞洲某國便宜1000萬美元,划算嗎?

蘇35戰鬥機,北約代號“側衛-E”或“超側衛”,單座雙發、超機動多用途四代半戰鬥機,蘇35是針對美F15/16及其改進型而研發的優勢戰鬥機,裝配了“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2臺帶矢量噴管的AL-37FU 渦扇發動機,航電系統和機載電子戰系統性能優越。

2018年4月26日,中國國防部證實蘇-35戰機已列裝部隊。

一直以來,不少朋友仍然心存疑惑,既然中國有殲10C、殲16等四代半戰機,綜合戰技指標甚至超過蘇35,那我們引進的站位和目的到底是什麼呢?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兩方面考慮。

蘇35繞島盡顯霸道,引進時比亞洲某國便宜1000萬美元,划算嗎?

首先是中俄合作的考慮。中俄作為全面戰略合作伙伴,國際舞臺上有很多共同利益,那麼,軍事的合作也是少不了的。近年來,中俄合作建造4艘拉達級潛艇、合作C929大飛機項目;俄羅斯還從中國進口了大量電子元器件,買中國的芯片總比西方的更加放心,這些都是中俄密切合作的充分體現。來而不往非禮也,中國引進蘇35更多是從政治上考慮,擺出真心交朋友的姿態。事實上,印尼購買16架蘇-35,單價約為9300萬美元,而中國購買單價約為8300萬美元,便宜了不少,而且俄羅斯賣的是與自身裝備相同技術標準的蘇35,這些都顯示了俄方的足夠誠心。像中國這樣的航空裝備強國買俄製飛機,本身就是給蘇-35等俄製裝備做最好的廣告,這也是對經濟困難的俄羅斯最大的支持。

蘇35繞島盡顯霸道,引進時比亞洲某國便宜1000萬美元,划算嗎?

其次是技術上的需求。有很多朋友說了為了發動機技術,筆者認為,這真不是重點。工業皇冠——發動機的製造技術,那是一個國家絕對不外傳的核心技術,何況這次引進蘇35並沒有技術轉讓協議。發動機製造的技術核心是生產工藝,是無法逆向研製的,只能通過自身積累和創新。有的朋友說為了矢量噴口技術,事實上,據稱全新矢量噴口發動機已經給在新型殲-10戰鬥機使用。筆者認為,中國自從2000年引進蘇30以後,已經18年未引進俄製戰機,引進西方戰機更是不可能,一直埋頭“閉門造車”,是該到“放眼看世界”的時候了。通過蘇35,可以揣摩到俄羅斯這些年航空工業的技術思路和戰術構想,瞭解到俄製裝備的技術優點,對我們後續裝備研發有莫大參考和借鑑。

敬請關注!瞭解更多軍事與航空知識深度解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