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8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她力量”

我在李飛飛的辦公司採訪了她,採訪當天,她穿了一件灰色的T恤,胸前印著 “AI改變世界,誰來改變AI”的英文。她說,特別想讓笛卡兒生活在今天,笛卡兒當年說“我思故我在”,她很想知道笛卡兒會怎麼看待現在的機器能夠思考了。人文主義的AI,也就是Humanistic AI,這是李飛飛一個明確的思考角度。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她力量”

李飛飛從小就很喜歡數學和科學,本科選擇了普林斯頓大學物理系,當時懷著成為愛因斯坦的夢想。在接觸物理的過程中,她發現其實在20世紀初期,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開始思考的問題已經從物理轉向了生物。

物理學家們在思考 “人從哪裡來” “人的智能從哪裡來”這樣迴歸到人本身的問題,她的偶像愛因斯坦也是如此,所以她也開始關注這些問題。

有意思的是,人們印象中,愛讀小說的多是女孩子,小說中的虛構世界會給愛做夢的女孩子無限遐想,在採訪中,我倒是發現小說尤其是科幻小說影響了更多的男性科學家,指引李飛飛這位女性科學家走上科研探索之路的卻是實實在在存在於現實中的科學大咖。

李飛飛後來又開始關注神經生物學,大學時有幾份實習都與神經生物學有關,於是,博士期間她選擇了認知神經生物學方向。

就這樣,李飛飛走上了研究人工智能的道路,成了科技領域屈指可數並碩果累累的女性。在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她是至今唯一的女性教授(他們一共有20位教授,這樣看來,女教授的比例只有5%)。

在整個人工智能研究領域中,女性可能都不會超過10%。李飛飛希望有更多的女性可以加入到科技的大家庭,為此,除了科研本身,李飛飛做了一件在她看來令整個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實驗室都非常驕傲的事情,他們創辦了世紀上唯一一個人工智能夏令營,也是唯一一個只面對女學生的人工智能夏令營。

採訪李飛飛之前,我在這個人工智能女生夏令營的教室裡坐了一會兒。我挺好奇,夏令營還要分男女? 李飛飛的同事告訴我:“飛飛覺得特別應該鼓勵女孩進入到STEM領域。” STEM都是大寫,什麼意思呢?就是科學、技術、工程、數學,加起來就是理工科了。

李飛飛將參加夏令營學生的年齡段選擇在高中,這個年齡的孩子開始思考一些大的問題:他們是誰?他們的興趣在哪裡?大學應該學什麼?他們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從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李飛飛看到機會,她邀請這個年齡段的女孩,讓他們接觸一些人工智能領域最領先、最頂級的科技。

在加入斯坦福大學之前,李飛飛曾在普林斯頓大學做過教授,她發現,這些大學裡的孩子不管是男孩女孩,都非常全面,文筆好,數學也好,他們可以做很多事情。

男孩在選擇人生方向的時候,會很想改變世界,很想對人類有所貢獻,硅谷、極客文化,是男孩們的心之所向。很多女孩卻說:“我不Care 極客文化,但是我會 Care '無人車改變了老齡化'這個人類社會問題。” 或者會說:“我Care 精準醫療(Precision Medicine)是否可以治癒癌症。”

這是一個有趣的發現,李飛飛說:“你如果讓一個男孩學人工智能,你只要跟他說這個事兒很酷就可以了;但是你要讓一個女孩來的話,你就要告訴她,人工智能能夠讓你的祖父母生活得更有尊嚴。”

在李飛飛看來,有更多的女性進入到科技研究領域,不僅是性別平等,同時也是讓女性把人文的關懷帶入到科技的發展中,給科技以靈魂,給科技一顆有溫度的心。

基於此,這個夏令營特別重視的不僅是讓這些女孩享受科技,更重要的是能看到科技最終是有人文關懷的。

李飛飛舉了一個例子:她的姥姥95歲了,離她很遠,不能盡孝是她的一大遺憾。因為姥姥,李飛飛關注人工智能在陪護、醫療領域的應用,她希望姥姥可以用上自己的科研成果。

如果把人工智能領域的科學家比作一個大的理科班的話,李飛飛是這個班上屈指可數的女生,也是這個班上讓男同學們佩服的翹起大拇指的“女神”。李飛飛是我從其他男性科學家口中聽到的被提及最多的名字。

她夠聰明,搭建出巨無霸的數據庫 ImageNet,讓卷積神經網絡重獲新生,這足以讓世界感慨科學世界中的“她力量”;她夠勵志,通過搜索引擎搜索“李飛飛”三個字,就能出現“中國女孩美國求學,開洗衣店掙學費”的故事。

不僅如此,她可以在一次國家經費都申請不下來的情況下,做好“大不了開洗衣店貼補費用” 也要把ImageNet做下去的打算,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她可以在好心同事勸告她“飛飛,你別做這個工作了,不然連評終身教授可能都是問題”的時候,不為所動,自己選擇的路跪也要跪到終點;她可以在看到卷積神經網絡因為 ImageNet 的幫助獲得再次運營時,即使當時剛生下老大沒幾個月,卻專門連夜買機票飛到意大利與相關專家進行頭腦風暴。

她就是李飛飛,愛穿一件灰色T恤,胸前印著“AI改變世界,誰來改變AI”的英文。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她力量”

記得李飛飛曾經站在TED的講臺上,深情地說到:“在我探索視覺智能的道路上,我不斷地想到Leo(她的兒子)和他未來生活的那個世界,我所追求的是賦予計算機視覺以智能,併為Leo和這個世界,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採訪的最後,我問李飛飛,在她看來有什麼是機器無法取代人類的。她不假思索地說:“我覺得只有一個詞:Love。”

——摘自楊瀾新作《人工智能真的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