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文 | 西橙

每年的北影節,我都有很強的參與感,因為每年我都掐分掐秒地蹲在路由器旁邊搶票,但也沒搶到一張我想看的電影。今天的北影節我以為會像以往一樣,沒想到撿了個漏。

一部叫《自行車》電影還有很多場次的票沒有賣出去,仔細看了海報和主創陣容,原來就是當年王小帥獲得柏林電影節銀熊獎的禁片《十七歲的單車》。這麼一部片子竟然還有餘票,可能是因為改了名被很多人錯過了。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作為第六代導演王小帥的代表作之一,而且還是十七年前的片子,很多人大概都看過,但這部電影之前卻從未在中國內地公映。目前公開的原因,是因為當時還沒有經過廣電總局審批,就擅自去國外參加了影展。這次作為北影節的參展影片,是它真正意義上在內地大銀幕的首次放映。十七年後再看《十七歲的單車》,實在一件值得回味的事情。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這部電影被歸到了北影節的“北京城事”單元,裡面的場景也都是千禧年時老北京的風貌。所以我在去看電影的當天,特意去了這部電影當年的拍攝地——後海,故地重遊了一番。

不得不說,時間在北京二環之內好像走的很慢,老胡同、舊房子、小賣部、滿嘴的京腔兒,這裡的大街小巷依然和電影中的場景彷彿無二。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什剎海邊的老胡同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街邊理髮的人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後海“網紅”理髮大媽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堆滿雜貨的小賣部和帥氣的特警小哥哥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什剎海邊鍛鍊身體的大爺

不知道為什麼,第一次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感覺到的都是溫暖,就連兩個少年對自行車的爭執也覺得甚是可愛。我想大概就是因為電影幾乎是以一種原生態的拍攝方式展現了那個年代生活的原貌,真實且粗糲的畫面,甚至夾雜著幾句髒話的臺詞。

那時候的少年心事純粹得只是一輛自行車;那時候的高圓圓和周迅都還是稚嫩的模樣 ; 那時候的自己還小,爸媽還年輕 ; 那時候生活的艱辛彷彿都可以因為時間的久遠而被原諒。

而當我第二次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才真正撥開那些被美化的記憶,慢慢感受到它帶來的刺痛。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電影的開頭只有天安門圖標和北京電影製片廠幾個大字,這也是我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沒有龍標的電影。

然後是幾個正在面試工作的少年一張張正臉的特寫,他們都來自農村或者某個沒有聽說過的小城市,帶著不同的鄉音回答面試者的提問。電影沒有字幕,所以遇到很濃厚的口音,觀眾也和麵試他們的人一樣迷茫,得聽第二遍才懂,或者壓根聽不懂。但實際上更加迷茫的是這些面試的年輕人,他們不清楚快遞是什麼,就來面試了快遞員。

他們有的來北京工作了很久,有的上個月才來;有的之前在老家種地,有的在工地打工;被問到之前的工資,把上百到上千說了個遍,也不知道究竟說多少才算合適。小貴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個。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對於小貴來說,一份快遞員的工作,一輛公司分配用來送貨的高級山地自行車,是在北京生存的機會,彌足珍貴。即使公司定下八二分賬的霸王條約,他也毫無怨言,他趴在偌大的北京市地圖上,熟悉密密麻麻的每一條衚衕街道,每天馬不停蹄地送快遞,希望早日攢夠錢把這輛自行車變成自己的。可是無論小貴怎樣努力,依然和這個城市格格不入。就連作為謀生工具的自行車,也被偷走了。

陰差陽錯間,小貴被偷走的自行車,被高中生小堅從舊貨市場買到了。小堅家境困難,家裡幾次承諾給他買一輛自行車卻因為各種現實原因擱置,於是他偷拿了家裡的錢,買來了這輛自行車。對於小堅來說,一輛高級的山地自行車是同學之間身份的象徵,有了它就可以融入兄弟們的圈子,還意外收穫了女神瀟瀟(高圓圓)的喜歡。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可小貴是個認死理兒的人,決心要找回這輛車。他在丟失的地點守了幾天無果後,意外發現了小堅的自行車就是自己丟的那輛,於是兩個少年為了這輛對彼此都意義重大的自行車展開了一場拉鋸戰,最後達成了一人用一天的協議。

影片快結尾的時候,小貴和小堅終於握手言和,小堅也願意完全把這輛車歸還給小貴。可是因為小堅在最後一次交車前,朝瀟瀟移情別戀的對象大歡拍了一磚頭,大歡帶人找小堅報仇,無意中牽連了來拿車的小貴,他們倆不僅被揍的鼻青臉腫,自行車也被徹底砸壞。兩個為青春執著的少年,最終得到的都是一場空。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電影中的青春是一分為二的,小貴和小堅一個來自農村,一個來自城市,他們的出現也一直都是一個穿著快遞服,一個穿著校服。

同樣的十七歲,生活的模樣卻截然不同,這種同一城市下二元化的社會結構在從他倆的身上表現得分外明顯。

小貴相信通過勤懇就能獲得回報,可惜這個大城市裡,並不稀罕努力的人。他被高級酒店大堂的旋轉門繞得暈頭轉向,他看著對面樓裡衣著光鮮的城裡女人覺得那是他一輩子都不敢想的,小賣部的同鄉和他坐在路邊調侃:“我聽說著飯店的廁所裡頭還有音樂哩?這要是我,我可尿不出來。”一句玩笑話,就把他們和城裡人的生活,生生劃開了一道難以逾越的隔閡。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他對城市的生活滿懷熱情,這個城市卻沒有真正接納他;他沒有傷害過任何人,卻被城裡人一次又一次地傷害。當一顆純樸炙熱的少年心到處觸碰堅硬冰冷的心腸,會帶來怎樣的變化?

電影中有一個細節,小貴曾經自己偷偷地抽菸,但當他在老鄉和小堅的面前卻裝作不會抽菸。這個細節沒有明確的解釋,但我理解,大概“抽菸”在他的心裡是和自己的一個較勁兒。他雖然已經學會了抽菸,但內心還是覺得這是一個不好的習慣,他在搖擺和剋制,依然想保持自己的初心,不被城市中的人同化。

而最後,當他的自行車被蹂躪踐踏,他的底線被觸碰,他的哭喊與哀求都無用,他終於拿起了磚頭,像那些傷害他的人一樣,用暴力來解決問題。這一刻,怕是小貴心中所有的堅持都瓦解了,那麼他以後會變成怎樣的人呢?

電影沒有告訴我們,我們只看到了最後小貴絕望的扛起他殘破的自行車,像無數在這裡夢碎又擦乾眼淚繼續前行的人一樣,匯入了茫茫的人流之中。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電影中周迅飾演的紅琴是一個特別的存在。

她和小貴一樣,是個從鄉下來城裡打工的小保姆。可她卻是一個見識過大城市的繁華之後,高不成低不就的一類人,既豔羨著這裡光鮮亮麗的生活,又沒能靠自己的能力過上這樣的生活。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於是她趁主人不在家的時候偷偷抹上口紅,一套又一套地換上主人華麗的衣服,連下樓換個醬油都要踩著紅色的高跟鞋,假裝自己是城裡的女人,享受著小賣部裡兩個男人投來的目光。後來她的行為被主人發現,小保姆的身份被拆穿,就辭職失蹤了。

電影對她去了哪裡也沒有交代,但我想她應該是不甘心的吧,也許換個地方,繼續在這個城市摸爬滾打,在她心中都會好過回家。

而另一邊小堅的生活,更像是普通青春應該有的模樣。

電影中的男孩們每天放學後都會約在一起練習車技,小堅甚至還在半夜偷偷爬起來苦練,車技好的人在圈子裡就能有很高的地位,這不就是每個人在學校裡都經歷過的虛榮心麼。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小堅因為家境的困難,心中一直自卑。瀟瀟遇見小堅對他說的第一句誇獎是,“你的車不錯。” 自行車是他自信和快樂的源泉。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當自行車沒了之後,即使高圓圓這麼漂亮的一個女生低身下氣的跟他撒嬌:“你沒有車我可以帶著你呀。或者,你帶著我?”,小堅依然那麼不解風情地罵走了她。因為這時候他的自信已經土崩瓦解了,也難怪高圓圓後來會喜歡一個有輛更好自行車的人。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有一場他被父親發現他偷拿家裡錢的戲,他對父親哭訴的時候,著實讓我心疼了。

父親之前承諾等他考上職高就買自行車,他考上了,卻沒有拿到車;又說期中考試考全班前五就給他買,他考了全校第五,卻沒有然後了;這一次,又是因為妹妹要交學費……食言的理由都是情有可原,但當孩子的期待一次又一次地落空,會對父母不再信任,不僅家庭關係會變得僵硬,還很容易導致孩子偏激走向歧途,幸好後來父親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父母、朋友、喜歡的人,正是每個人的十七歲都離不開的三件事。導演雖然沒有經歷過80後的青春,但應該與大家有著一樣青春的共鳴,所以對青春的刻畫才做到了這麼細緻入微。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的確能大致瞭解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在大都市中的命運,其中異鄉人在北京打拼漂泊的模樣,在十七年後的今天也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說它是一部2001年的《北京男子圖鑑》,一點也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電影中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裡面純音樂的配樂,直到出了片尾字幕,才發現原來做配樂的人是汪峰

這部十七年前的《北京男子圖鑑》,你看過了嗎?

躲過了《北京北京》,沒躲過他的皮褲;躲過了“你的夢想是什麼”,沒躲過他和章子怡漫天的恩愛。但這一次,我想如果我是通過這部電影認識的汪峰,應該會更早認識他的才華吧。

至於為什麼嗎?

再去看看這部電影,你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