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七八年賣20000億,孫宏斌下的這盤棋究竟有多大?

地產造富的時代,我們的問候語從“你吃了沒”變成了“你買房沒”。

前幾年,王石還是萬科董事長的時候,鬱亮給了房地產“一劑藥”,他判斷未來十年中國地產將迎來“白銀時代”。

那時候沒有萬寶之爭,萬科還是行業老大。在打著燈籠都找不到對手的日子裡,萬科和鬱亮的焦慮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強烈。從拜訪小米到拜訪富士康,鬱亮想從別的行業為萬科找一條可以發展二十年的路。

七八年賣20000億,孫宏斌下的這盤棋究竟有多大?

為了瞭解年輕人,瞭解下一代購房者的購買心理,他還請來了90後創業者馬佳佳為萬科一眾高管“上課”。結果,馬佳佳一開口就是“我們90後都不買房”。

時代在變,有些“與生俱來”的行為卻不會變。

四年後,根據貝殼研究院數據顯示,90後代替80後成為了買房的主力軍。

鬱亮對於行業的判斷,讓萬科錯過了三四線城市漲價的末班車,也讓萬科丟了房地產老大的寶座。不僅如此,他的判斷也間接或直接的影響到了很多地產企業發展。最近幾年,不少地產企業都開始了都開始去掉名字當中關於“地產”的字樣。

轟轟烈烈折騰下,有人贊同,有人不屑。

當“白銀時代”的說法大行其道時,融創的孫宏斌很不屑的說到:“狗屁的白銀時代,現在是房地產的鑽石時代”。

七八年賣20000億,孫宏斌下的這盤棋究竟有多大?

2014年之後,融創、恆大、碧桂園開始了三四線城市的大擴張。幾年間,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了一倍乃至幾倍,巨大的造富效應下,房子買了一套還想買第二套。

兩年多的時間裡,碧桂園和恆大就完成了對萬科的超越。而融創也僅僅與萬科隔了一名。

三四線城市的上漲透支了房地產最後的溢價空間,當融創完成向規模轉變之後,孫宏斌第一次在媒體面前表示了對房地產行業未來的“擔憂”。他說:“誰也無法準確判斷這個行業。我想,未來這個行業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可能,也不存在大幅下降的可能,它會在一個箱體裡震盪,且今後五年都會是一個波動的(行情)”。

隨後,在融創中國的業績說明會上,孫宏斌表示以後都不會在公開市場進行拿地,要拿地也要通過市場併購去拿地。

2017年底,融創和萬達做了一筆轟動地產界的交易。融創用萬達借給它的錢收購了萬達13個文旅項目的股權。

七八年賣20000億,孫宏斌下的這盤棋究竟有多大?

從此外界一提到“接盤”,大家就很容易聯想到孫宏斌。以至於後面誰有困難都想找孫宏斌。

萬達之後,找孫宏斌的是賈躍亭。在被坑了“一百多億”之後,孫宏斌含淚“割肉”。

也許是賈躍亭的“教訓”不夠大,之後孫宏斌又開始了鉅額的併購,包括泛海盧志強北京、上海兩塊地,儘管當時在外界看來這兩塊地絕對不會有什麼“油水”,但孫宏斌還是義無反顧的吃下了這兩塊地,且還從中搗鼓出了不少利潤。

盧志強之後是李嘉誠,李嘉誠之後是鄧鴻。

幾天前,融創中國剛發佈公告確認收購雲南城投集團子公司環球世紀及時代環球各51%股權,總交易額為152.69億元。

七八年賣20000億,孫宏斌下的這盤棋究竟有多大?

交易的發佈會上,孫宏斌還向外界透露了錢從哪來的秘密。

他說:“我們買了那麼多,並不是買了就放家裡藏起來,而是一邊買一邊賣,併購萬達的13個項目至今已經賣了1600億了”。

生意做大了,沒人會是傻子,無故接盤的事根本就不存在,何況孫宏斌的融創這七八年已經賣了20000億的房子了。

也許,孫宏斌早就給融創找好下個時代的發展之路。

12月5日,融創中國宣佈全面佈局醫療康養產業,併發布康養品牌“融愛家”。至此,融創形成了地產為主、物業、文旅、文化、會議會展、醫療康養為輔的六大板塊業務。

孫宏斌還稱,計劃用3-5年的時間,將文化和醫療康養板塊做到頭部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