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3 科技創新帶動市場偏好上行 關注科技股的中長期機遇

本週,伴隨著外圍市場的反彈、匯率市場的企穩以及不確定因素的逐步明朗化,滬深兩市窄幅震盪上行,市場表現出了較強的控制力與自有修復能力,市場情緒進一步企穩,風險偏好持續上行。我們認為,A股市場正在經歷年內最有價值的一次波段行情,中期來看,在國家政策呵護、美聯儲加息延後、上市公司業績環比改善的背景下,市場重心或將進一步上移。

儘管今年市場缺乏趨勢性機會的條件,但滬指多次考驗2780點一線之後,市場向下做空動能不足,將會向上尋找新的平衡箱體,隨著不確定因素的逐步明朗化,疊加近期消息面的暖風頻吹,將更有利於市場的穩定與風險偏好的提升。首先,截至6月21日,共有1027家上市公司公佈2016年中期業績預告,預虧僅佔十分之一,翻倍的公司有168家,上市公司業績同比繼續改善。其次,近日證監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深港兩地正在密切合作,推進“深港通”各項準備工作,今年將擇機開通“深港通”試點,可見增量資金入市預期開始增強。最後,近一週主要管理類產品出現了小幅加倉,暗示場外資金開始蠢蠢欲動,而目前機構投資者倉位普遍偏低,後市機構加倉潛力值得期待。

我們認為,在經濟築底、貨幣政策穩健的背景下,市場風險偏好成為影響市場走勢的主要因素,而供給側改革+科技創新驅動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提升市場風險偏好。回顧26年A 股歷史,產業演變十年一片天:1990-2000年,消費製造時代,前半段百貨,後半段家電;2000-2010年:工業製造時代,前半段出口,後半段地產。2010年以來:智能製造時代,前半段智能手機鏈,而如今,國內外創新政策持續推進,中央政治局會議此前首提股市,並把股市穩定健康發展放在了各項宏觀政策之首,隨後5月30日的科技創新大會,將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確定為國家重大戰略,新一輪科技革命蓄勢待發,科技股有望迎來中長期投資機會。

首先,關注OLED概念。當前,顯示面板正在從第二代LCD進入第三代OLED的技術升級階段。在智能手機、穿戴設備、VR 的快速崛起下,OLED 憑藉更加輕薄、高對比度、柔性可彎曲、廣視角範圍等明顯優勢有望不斷拓展新的應用領域,成為未來的主流顯示技術之一。OLED 作為下一代主流顯示技術,隨著技術發展和成熟,蘋果和三星等為代表的消費電子龍頭開始應用OLED 屏幕,市場將進入快速發展放量期,產業鏈將獲得巨大的利潤空間。全球首屆大型高規格OLED 主題大會2016中國國際OLED 產業大會將於6月30 日在深圳舉行,或將對OLED 板塊產生一定催化預期。重點關注:萬潤股份、中穎電子和深天馬A。

其次,關注NB-IoT概念。6月16日,窄帶物聯網標準NB-IoT獲得3GPP會議通過。從立項到協議凍結僅用時不到8個月,成為史上建立最快的3GPP標準,由此觸發市場物聯網主題投資。窄帶物聯網擁有低功耗、低成本、高覆蓋、強連接的特點,在萬物互聯的大趨勢下,市場規模會進一步擴大。窄帶物聯網的核心是面向低端物聯網終端,更適合廣泛部署,在以智能抄表、智能停車、智能追蹤為代表的智能家居、智能城市、智能生產等領域的應用將會大放異彩,並有望開啟下一個萬億市場,而物聯網應用企業、運營商、技術推進方、芯片模組廠都將受益。

重點關注:振芯科技、高新興和國脈科技。

最後,關注智能“芯”。人工智能將推動新一輪計算革命,而芯片行業作為產業最上游,是人工智能時代的開路先鋒,也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初期率先啟動、彈性最大的行業。信息時代產生了英特爾這樣的千億市值的芯片巨頭,擁有更大應用市場的人工智能時代必將孕育出更多的“英特爾”。經過五年多的攻堅克難和不懈努力,中國首款嵌入式神經網絡處理器(NPU)芯片已於今年3月6日實現量產,這標誌著我國在神經網絡處理器領域的研究和開發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基於“數據驅動並行計算”架構的人工智能深度學習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點關注:東方網力、紫光國芯和中科曙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