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明年全球股市 新興市場 歐股最好

2017-11-09 展騰投資集團

明年全球股市 新興市場 歐股最好

明年全球股市 新興市場 歐股最好

施羅德投信 (11/8) 日舉行 2018 投資展望會,每年備受臺灣投資人期待的施羅德「經濟大預測」,今年由施羅德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團隊主管 Patrick Brenner 擔綱,這是他第三年針對全球總經、投資等發表來年的預測。該團隊認為,全球經濟確定回溫復甦、通膨也在低水平,因此認為 2018 年全球股市仍可能交出正報酬成績單,最看好歐股以及新興市場。

首先是不溫不火的經濟動能,有利股市表現。根據施羅德經濟團隊預期,2018 年全球經濟成長可望達 3% 水平,且不管是成熟國家或者新興市場,都能一致性的反轉向上。

Brenner 進一步指出,在經濟復甦階段,過去總有通膨疑慮,然而,目前看到,單就美國的核心通膨 (年比) 由 1 月的 2.3% 落到 1.7%,在主要新興市場,通膨依舊在控制水平,因此認為此環境能提供股市向上的條件,特別是全球企業盈餘持續改善、採購經理人指數在 52 以上的國家比例甚至高達 80% 以上,是 2010 年以來最強勁,在在都支撐了全球股市表現。

歐洲接棒表現 美公債殖利率上揚

若再分析各成熟國家表現,Brenner 看好歐洲。他解釋,歐洲可望接棒於美國後、成為 2018 成熟國家動能,原因是過去不管是經濟表現或者是股市,基期都偏低,在金融環境穩定後、後市即有更大的上漲的空間和潛力,這從今年歐股表現就可嗅出。

另外,也可以關注日股。今年受惠於弱勢日元、極寬鬆貨幣環境,讓日本企業盈餘表現暢旺,支撐日股表現,預計 2018 年此態勢也能維持。

至於債券市場,預期美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Brenner 解釋,消費者物價指數與 GDP 成長似乎沒有多大的關連,但如果將 GDP 成長率平移 6 個季度,發現兩者關連度提高至 80%。也就是說,在 GDP 成長率之後的約莫 6 個季度,通膨會上揚。屆時,預期美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則可能攀升。

新興市場利多加持 再次重返榮耀

新興市場股、債市自 2016 年以來迎來了凌厲的漲勢,Brenner 認為,展望 2018 年,新興市場仍是投資重點。過去弱勢美元以及全球繁榮的貿易量提供了新興市場成長股市的基石,放眼未來,這可能只是開端。

從過去來看,新興市場相對成熟國家,評價只到過去 20 年的平均值,並未有過熱現象。看好高殖利率貨幣,如馬來西亞吉林特令吉,較不看好新加坡幣、韓圜。

施羅德投資亞洲多元資產北亞區產品主管於學宇 (Jason Yu) 進一步分析,建議股、債多元佈局新興市場。股票來說,不妨把眼光放到價值股。他解釋,所謂的價值股是指金融、原物料以及能源等類股,不管是全球股票或者是新興市場,過去都是成長股表現優於價值股,未來反轉機率高。

至於債券部分,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實質利率仍具吸引力,再加上穩定的匯率表現,可以因應升息環境對債券帶來的衝擊。另外,許多新興國家仍具降息空間,對債券價格是正向刺激。

於學宇強調,新興市場就至高點來看,彼此的關連性是一致的,但各資產類別又相當不同。舉例來說,巴西當地債具吸引力、但其貨幣又來到昂貴的價位,投資團隊就必須彈性細部操作,掌握最佳機會。

整體而言,Brenner 對 2018 年仍具信心,只是需要留意股市波動可能加劇,歐股、新興市場是聚焦重點。於學宇則補充,未來投資新興市場必須同時掌握股、匯、債等多元機會,並積極降低波動、追求收益,才能達到投資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