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最近一二個月,鄱陽豐躍名城喜盈門建材傢俱中心,可謂是風光無限,不僅廣告鋪天蓋地,鄱陽大多建材商家也以進駐“喜盈門”而臉上有光。

那做為一家經營建材中心的喜盈門,它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它的底層操作邏輯是什麼。加上之前有很多做建材的朋友問我,老吳你說喜盈門到底要不要進去。

今天我來為你慢慢分析,我想你看完之後,一定會做出較為理性的判斷。

第一部分

商業邏輯及能力內核

1.

我們先來看二則新聞。

2018年2月11號,以阿里巴巴為領投130億戰略入股居然之家,阿里一家斥資54.53億,佔15%的股份。此舉對居然之家的線上線下融合,大數據,還有金融等方面有著巨大的積極推動作用。

2018年4月2號,喜盈門簽約招商大會在鄱陽舉行。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這二條消息,一個在國內家居連鎖賣場圈震了一下。一個在鄱陽建材傢俱圈震了一下。

好了,看完了兩條新聞,居然之家與喜盈門都是屬於全國性的家居連鎖,再加上紅星美凱龍、百安居等。這些連鎖的經營模式各有什麼不同呢?

2.

第一種,直營模式。

我租了一個商場,把它全部裝修好,然後,派一個個的團隊去跟廠家談,把你的貨按最低價賣給我,庫存的風險我來承擔。

這種模式,我們之前談過,叫“風險買賣模式”,就是以庫存博差價

此種模式最大的好處是,產品質量把控好、統一售後服務、人員統一管理。壞處也很明顯,需要資金量大、風險也大、發展謹慎、速度緩慢。

百安居是直營模式的代表,正是因為這種模式的特點,這家全球500強的企業從1999年進入中國,到現在門店數還不到40家,且僅侷限在一線城市發展。不過它的口碑非常好,專業性、品牌性,一直受到老百姓青睞。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在其它行業,直營模式的代表有順豐(中國民營快遞絕對老大),浙江烏鎮(景區裡所有的商業場所全部為直營,統一價格,統一管理,統一形象,體驗感非常好)。

3.

第二種,賣場模式。

居然之家、喜盈門是這種模式。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我租下一個大的商場,把基礎部分裝修好,組建一個強執行力的團隊負責招商工作,與當地建材商戶一個個的談,談好每平方多少錢租金,簽好協議,你的區域你裝修,人也你來招,也就是說你這個店是賺是虧跟我基本沒有關係,但是租金卻一分不能少。

這個模式的本質是租金差模式,我以較低的價格租下來,然後以較高的價格租給你,我賺的就是租金的差價。相信這個時候,你一下子就想到了銀行的利潤本質來源--存貸利息差(你看很多東西本質都是相通的)。

這種模式,好處是,經營方面我不管,你只要按時交租金就可以了,然後商場會拿出毛利的一部分,集中起來做大型活動,比如抽獎、送旅遊、送現金等,當然商場做這些活動的目的,一個是增強商戶的信心,二是吸引人流進店,讓店家生意越來越好,然後好漲房租好收管理費,實現雙向收益,行成良性循環。正是由於我只要做好招商及管理工作,而更費錢費力的事情由商戶解決,因此我就有更多的時間去發展另外一家店了。

賣場模式的弊端也非常明顯,快速擴張的過程中,管理與服務一旦跟不上,商戶與消費者的抱怨聲、投訴聲就會層出不窮。

2018年1月30號,有消費者投訴長沙喜盈門範城,稱其2017年8月份在長沙喜盈門範城中央廣場的中澳歡樂大本營遊樂場,辦了一張200元的消費卡,但9月份,這個遊樂場就撤了,該顧客就找到喜盈門服務檯諮詢,得到的答覆是老闆聯繫不上,他們也沒有辦法,你們自己去找吧……

2017年3月15號,陝西都市快報,報道稱,西安市居然之家北二環店出售假冒TCL智能集成吊頂……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4.

第三種,委託管理模式。

這種模式用的最好的是紅星美凱龍。委託管理模式是什麼意思呢?你是個當地的土豪開發商,也想開個傢俱建材市場,但你不懂,於是你找到我,通過談判達成協議:我出經驗,你出除經驗之外的所有東西,進場前我先收1500萬左右的費用,之後每年再收150-180萬的管理費。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這種“輕資產”的商業模式,給紅星美凱龍帶來了豐厚的利潤回報,它的毛利能達到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74%。目前紅星美凱龍有70%左右的店都是這種經營模式。其在2016年提出的1001戰略,即要在線下實現開1000家店的目標,就是通過委託管理的方式快速擴張。

委託管理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輕資產,基本不需要投入。這種模式的最大難處在於能不能找到一種易複製、標準化的能力內核(下文會講到)。

5.

中途做個小總結,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

直營模式:錢人物我一個人出,好處是質量服務有保障,壞處是投入大發展慢。

賣場模式:利潤來源於租金差,好處是發展速度快,壞處是質量與服務難保證。

委託管理模式:輸出品牌管理經驗,收取管理費,旱澇保收。

百安居是典型的直營模式。

喜盈門與居然之家是典型的賣場模式。

紅星美凱龍是賣場模式加委託管理模式共存。

拋開百安居投入大發展慢的直營模式。喜盈門(1997年成立)、居然之家(1999年成立)、紅星美凱龍(2000年成立),通過20來年的發展,它們的門店數量分別有多少呢,居然之家223家,紅星美凱龍256家,喜盈門不到20家。為什麼會相差這麼大?

6.

你開第一個商場很成功,可要如何才能有效地複製第二家,第三家呢?

成功是結果,結果是不可複製的,唯有找到成功的原因,即“能力內核”,才能快速複製,攻城掠地。

中國的餐飲博大精深,市場卻被像麥當勞、肯德基這樣的洋快餐把持著,為什麼?

你要請教一箇中國的大廚,他會說,放精鹽少許,請問這少許是多少啊?他接著說炸至金黃色出鍋,請問金黃色是什麼顏色啊?少許也好,金黃色也好,這些都是很模糊的概念,不可複製。

反過來,肯德基規定,薯條在華氏350度的油中炸2:45秒出鍋。這就是標準化,只有標準化的東西才能複製。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開第一家店時,可能是老闆親力親為,從選址、裝修到日常經營行為都瞭然於胸,最後這個店非常賺錢。那開第二家時,老闆還能這樣鞠躬盡瘁,或者能找到一個像他自己這樣盡心盡力的人嗎?

每一個成功的連鎖型企業都有自己獨有的可複製的能力內核,他們知道,好地段不是內核,找到好地段的方法論才是;好員工不是內核,產生好員工的制度才是;好用戶也不是內核,獲得好用戶的方法才是。

居然之家找到了能力內核了嗎?我相信大概率是找到了,不然到2017年也開不了223家,營業額破600億。

紅星美凱龍找到了能力內核了嗎?我相信大概率是找到了,不然門店也到不了256家。

喜盈門找到了可複製的能力內核嗎?不好說,因為其全國的門店現在才10多家,暫時還不好下結論。

第二部分

系統性風險

在鄱陽的建材商家,現在分成了二派,一派是很樂意進駐,另一派是不想進。我相信不管是進還是不進,對於商家來說,風險評估都是不可避免的詞彙,正確瞭解其進駐的各項風險,讓自己更理性地做出決策,避免盲風跟風。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1.

品牌風險。

品牌是一個容器,一個裝載了消費者的“瞭解、信任、偏好”的容器。消費者越是“瞭解、信任、偏好”,這個容器的品牌價值就越大。

比如你要買一臺冰箱,到商場後,有兩款產品供你選擇,分別是海爾牌與韓上牌,海爾的要2000元,韓上的要1500元,你會選擇哪一款?我相信大概率你會選擇海爾的,跟我一樣。為什麼會這樣?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雖然韓上的銷售員說,其實這兩款產品是一樣的。但是,但是,你為什麼一定要相信他說的話呢,就算你相信,你也要花時間去了解、使用,再到信任。此過程要花掉你很多的時間、精力及金錢,這就是交易成本。這個交易成本有可能會達到800元或者更多。但是海爾通過這麼多年的品牌運營,早就把“瞭解、信任、偏好”的東西裝進了它的品牌容器,所以當你一看到海爾二個字,就產生了“偏好”的反應。雖然它會貴500,但相對於韓上的交易成本800,這樣比較下來海爾還是便宜。

喜盈門,1997年發源於上海,8年後的2005年才走出上海來到福州,4年後的2009年後來到南昌,之後基本保證一年一個店的速度,21年後的今天來到鄱陽。

我相信,喜盈門沒來鄱陽之前,絕大多數人是從來沒有聽過“喜盈門”這三個字的,其實我第一次看這三個字,還以為是賣門的呢。不過,好笑的,在百度搜索喜盈門,在首頁上還真看到了一個浙江賣門的企業,也叫喜盈門。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百度首頁裡,還有一個喜盈門是威海的一家企業,賣乳製品的。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品牌首先是從瞭解開始,沒有了解,品牌無從談起。

因此,未來只有喜盈門經營的非常好,更多的站在顧客的角度去著想,才能真正地讓消費者從瞭解到信任,再到偏好。

2.

機會成本風險。

你有10000塊錢,如果你把它定存在銀行,一年有300塊錢的固定收益,但如果你拿去做生意而不把它放在銀行,那麼你做生意的機會成本就是300元,假如一年下來你只賺了200,表面上看你是賺了,實際上你是虧了100(300-200=100)。

你開了一個瓷磚店,看到喜盈門來了鄱陽,經過招商專員的極力遊說,你同意了,那新開一家店,需要投入多少錢呢?裝修、人工、上貨等加起來算20萬,那這20萬的機會成本是多少呢?

假如你把這20萬,投入到你的老店(比如提升贈品的檔次、以老帶新、服務檔次提升、人員素質的提升,或者直接降價等),能帶動多大的銷量,你可以好好算一下,如果真的能明顯帶動銷量的提升,那你進駐喜盈門的風險就非常大,因為消費者很少是因為你進駐了某個賣場而去買你家的東西,做為商家,還是要從商品質量、價格、服務這塊下手。

3.

逃離風險。

你20萬的錢已經投入了進去,變成了帶不走的裝修、每月要交的租金、還有每個月必付的人工錢。

當你在某一件事上投入的資源越多,那逃離它的成本就會越大。為什麼有了小孩後離婚難度上升,就是因為你投入了帶不走的時間、精力、金錢、青春、生娃的疼痛、哺育孩子的辛酸。所以你就算知道你老公身上有很多的缺點,但還是想,哎,將就吧,生活本來就是不可能如意的。

你能說你進駐喜盈門後,跟喜盈門的這段“婚姻”一定會過得很幸福嗎?我看不一定,請看下面這個案例(注:這僅僅是一個個案,不代表所有,只是為了說明問題而已)。

2017年4月份,海口喜盈門的一家商戶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抱怨,“喜盈門要搞一次促銷活動,需要每一戶交5000元的紀律保證證與10000元的服務費,並且還要扣5%的銷售額做為提成,但是很多商家都不想交這筆錢,於是喜盈門就在不交錢的商戶門口貼了下方這樣的標識,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意”。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關於這個事件,肯定是婆說婆有理,公說公有理,我們不做任何評判。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說當你與管理方出現了矛盾,銷售又不理想的情況下,你是撤還是撐?撤的話,你之前付出的不可帶走的成本就打了水漂。撐的話,你只是眾多聚在一起的商家中的一分子,你有多大能力,能力挽狂瀾?

4.

運營風險。

在商場運營中,繞不開三個角色:管理方、商戶、消費者。我們把它稱為“運營三角戀”。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三角戀關係,是真實世界裡最複雜的關係,糾纏不清,割不斷,理還亂,冤有頭債無主。

在這三方中,管理方的角色顯得重要很多,在實際問題下,你的站位是偏向於商戶,還是偏向於消費者?

淘寶是個很好的例子,它選擇站在了“消費者”一邊,在交易過程中,處處能感受到它的良苦用心。支付寶擔保交易,我給了錢,如果賣家不發貨怎麼辦。只有在我確認收到貨且無問題的時候,錢才到賣家手裡。如果收到貨,發現有質量問題,我發起了退款申請,如果商家在二天之內不理我,那錢會自動原路退還給我。

喜盈門的底層商業邏輯是什麼,建材商戶進駐的風險來自於哪裡?

正是因為站在了消費者一邊,在時間的作用下,消費者對淘寶才慢慢有了“瞭解、信任,再到偏好”,於是消費者在淘寶上越聚越多,消費者越多,商家自然就會越多。

不過,要站在消費者一邊,在前期自然會損害商戶的一部分利益。

不過,如果一開始管理方就站在自己或商戶一邊,在時間的作用下,消費者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消費者越少,商戶生意就會越差,商場經營的困難就會越大。

喜盈門開業後,做為管理方,它是站在商戶或自己那邊,還是站在消費者那邊?我們不得而知,只有在運營了一段時間後,通過它的做法我們才能有答案。

怎麼說不重要,怎麼做才重要。

最後的總結

1.世界上能存活下來的商業模式,沒有哪個好,或者哪個不好,都有其優劣。

2.世界上做任何事情都有風險(據統計,坐在家裡的風險比乘飛機的風險要大),只是我們要正確地認識到風險,然後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3.你做為一個建材商家,做好自己才更重要。

祝看到這裡的朋友,今年一定發大財。

PS// 今天是世界盃的開幕,有約的嗎?吃小龍蝦,看世界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