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消費主義女性飽受詬病背後,誰在重構社會理想男性氣質?

放眼當下,“消費主義女性”已經成為一個筐,什麼社會問題都能往裡裝。從年輕英俊的男性受追捧、姐弟戀現象,到大銀幕小熒屏上滿滿全是膠原蛋白充足的男性面孔、明星應援的瘋狂舉動,再到過度消費產生的“隱形貧困人口”問題,批評過表面現象上升到問題本質時,“消費主義女性”在劫難逃,需要為上述所有問題負責。無論是否認同消費主義,身處消費主義社會的女性難免受到消費主義的影響,因而被全體默認為“消費主義女性”。

在不絕於耳的批判聲中,以消費主義女性為表現對象的網絡劇仍然接二連三地和觀眾見面。從東京到北京再到上海,以《東京女子圖鑑》及兩部改編自該劇的國產網絡劇《北京女子圖鑑》、《上海女子圖鑑》為代表的都市女性題材影視作品,無一例外地將獨立的當代都市女性成長起點和一雙皮鞋、一隻皮包掛鉤。消費成了女性邁向獨立、“成為更好的自己”的第一步,但在其成長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還是各式各樣的男性。

消費主義女性飽受詬病背後,誰在重構社會理想男性氣質?

“女子圖鑑”系列海報。

與此同時,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語也大多針對女性展開攻勢。很多以女性為目標消費群體的產品都邀請男性作為品牌代言人,而多數品牌也拋棄了過去樹立性別偶像的策略,轉而採用了更加赤裸的圈錢策略,將有消費能力的女性形象逐漸異化成牛郎店裡愛他就為他開香檳的瘋狂消費者。在消費社會的大背景下,女性靠自己的能力為自我選擇買單的同時,也不得不揹負社會輿論的公債。

已因不當言論被永久關閉的自媒體“二更食堂”今年四月中旬曾發佈一篇題為《“小奶狗”正在毀掉中國女性》的公眾號文章,稱“小奶狗”式的審美是女權主義者將男性變相寵物化的結果。而四月底《新京報書評週刊》在微信公眾號發表的《“小奶狗”流行:是女性意識崛起還是消費社會入侵》一文,則指出“小奶狗”流行的現象中,女性意識只是表象,推崇新形態的男性氣質不過是消費主義的新型營銷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