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讀高三的孩子,只有自律和堅強的吃苦受累才會有美好世界

優秀的人會有優秀的習慣,把簡單的事情重複認真的做,然後就優秀了;

道理很簡單,可是:

三分鐘熱度;

再玩完這一局就不玩手機了;

這節課不想上了,想出去走走;

好迷茫,不知道堅持了有什麼意思?

……

讀高三的孩子,只有自律和堅強的吃苦受累才會有美好世界

讀書就是把自己不會的變成自己會的,而所讀的這些全部的書,在將來都會教給你,那些不會做的事是可以通過學習學會的,如果你放棄了,不代表你沒有學習的能力,也不能說你能力不夠,而是,如果沒有意外,你就失去了成功最佳的捷徑,學習永遠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

只有好好讀書,堅持自律,長期堅持吃苦受累,那麼在將來才能看到美好的世界;

上美術課的時候,本來一個很喜歡美術的孩子,老師說畫一百遍雞蛋吧,你畫著畫著覺得枯燥,又是削鉛筆又是重複畫一模一樣的,好吧,不學了。

讀高三的孩子,只有自律和堅強的吃苦受累才會有美好世界

書法課上,想著自己寫作文因為字太差而導致分數老是提不上來要好好練習,在一筆一劃中完全沒有改變,還是按照自己之前的思路寫,到最後不得不放棄;

體育課了,都想著沒有一個好身體怎麼去面對後面朝六晚十一的日子,結果沒跑完一圈累得不行,好不容易跑完了自己一個人悄悄的到旁邊坐著歇息去了,以後別想叫我輕易跑步了;

蔡康永寫過: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真的是這樣。

讀高三的孩子,只有自律和堅強的吃苦受累才會有美好世界

好擔心,最後會連學習都放棄了。

比爾蓋茨大一輟學,創辦了微軟,馬雲在西湖邊交了十幾年的英語,最後創辦了阿里,李嘉誠初中沒讀完就出來跑業務,如今也是數一數二的……成功的例子太多,但是這些人都不是你們真正互相認識的;更多的人默默的在自己的崗位上奮鬥,過著自己平凡又特別的日子,他們大多是具備高學歷的人,出門有車,回家有床和熱乎的飯菜;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那些看似容易成功的路子,他們背後付出的東西,遠遠不是我們所能夠想象得到的東西;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道路,不適合自己的,即使再簡單,你也未必能夠走好。

讀高三的孩子,只有自律和堅強的吃苦受累才會有美好世界

讀書並不一定可以給你以後成為財主的資本,但它實實在在的可以讓你在將來有權利選擇自己的工作,不是為了生活而奢求一份工作。謀生這個詞也許真的要與你綁在一起。

努力讀書,你會在這段路上遇到同類,而他們,會讓你受益匪淺,因為只有有共同的愛好,才會有共同的語言。

自律,堅持,美好的未來在向你們招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