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9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文 | 素生

現在的我們拒絕一部電影有茫茫多的理由,而越發神奇的是在這部電影沒上映之前,就已經有未僕先知的“神仙”斷言是部爛片了。

這樣看來我們果然過著魔幻現實主義的生活。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儘管我們承認有些影人確實拍一部爛一部,有些導演也是一部不如一部。而且看過影片的觀眾享有評論的自由,之前一期也提及就算評分極高的片子,也有人稱名不屬實。

畢竟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top100。

但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能在不看影片的情況下就判斷影片質量,罪魁禍首是演員表裡有沒有“流量明星”。

不得不感慨,“流量明星”何時能左右一整部電影的質量了?

導演、編劇、現場執行、後期等一系列工作人員的努力就這樣被否定了?

我一直以為只有鍾愛粉眼中只有他們的愛豆,原來不喜歡的人眼中也只能看見“流量”。

因為一個人就抵制,或者說否定掉一部還沒看過的電影,可以說是《上海堡壘》遭遇的第一道坎兒。

但這和中國科幻電影這麼多年遭遇的坎坷相比,實屬冰山一角。

“中國有科幻電影”這句話對於六年前的影迷來說本身就是一個科幻故事,但仍有人願意去嘗試。

早在2013年,滕華濤導演便開始籌備《上海堡壘》的相關事宜,劇本工作持續了近3年的時間,儘管有原著作者江南的加入,但要想將小說轉化為劇本,裡子面子都要改,而且考慮到畫面轉化和特效處理,正可謂“文字一行半,後期一年半”。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故事將人類最後的戰場設置在上海,在人類獲得了太空能源“仙藤”後,一度引發了外星人的關注。

外星“母艦”出動,在數不清的“捕食者”突破一座又一座的城市後,上海成為了人類最後的堡壘。

主戰場定為上海,在觀眾看來就是一個環境設定而已,但在製作上是要儘可能的還原上海這座城市,畢竟外星人入侵地球不是在弄堂裡追逐打鬧。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而緊跟這一點的是“本土化”的處理,當中國面孔成為拯救地球的主力時,團結一心會代替個人英雄,情感上的處理也多了幾分含蓄。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即便面臨戰爭,我們對待感情的方式也有所剋制。暗戀在主角身上最為明顯,這種情感的表達方式我們每個人都經歷過。身處末世,面對家和國的關係,中國人更多的選擇是弱化個人情感,將國與天下置於首位。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在看過那麼多面臨末世直來直去的感情表達之後,隱忍的暗戀可能更符合東方人的情感狀態。

除此之外的地球拯救過程,也有不少讓人動情的地方。劇中“灰鷹小隊”的每個隊友都近似我們身邊的朋友,他們有平凡的小願望,各自的愛好和各自珍視的感情。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然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捲入了戰爭,四人在同一個屋簷下的生活片段,彼此打趣和為約會出謀劃策的狀態,算得上末世陰翳下的一束暖光。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近幾年,末世題材搭載愛情故事算是科幻電影的標配,但這種標配放在國內也近乎難以實現。

為追求強衝擊力的視效和新奇世界觀的國產科幻,情感上會相對弱化,讓很多人評價中國科幻沒有靈魂。

而著重強調感情,滿屏5毛特效的科幻片也是被罵個狗血淋頭,評為學生作業。

再者還有大量知識分子挑科幻電影中的BUG,在科幻電影裡討論現實問題。

這讓原本就荒如沙漠的科幻電影領域更不敢讓人觸碰。

在中國做科幻電影光導演有野心,編劇有故事是不行的,他們還需要中國電影工業的支持。

《上海堡壘》的故事早在2009年就出版了,十年時間裡包含著無數讀者的青春回憶,但故事中的外星母艦、城市全貌、上海大炮等視覺元素如何實現,具體形象設定等都需要技術支持。

但這些對於剛起步的中國科幻電影,在製作上沒有任何可以借鑑的地方。《上海堡壘》前後共集結了兩千人,來將上海這座被譽為“海上傳奇”的城市變成人類存亡的最後一座堡壘,觀眾看到了導演的決心,更看到了中國電影工業的進步。

儘管“上海大炮”的名字略顯直白(其實真名為“約束場炮”),但在它浮出水面的一刻還是讓人血脈僨張,充能時細節上的處理和整體的美術設計相較行業內,也屬於中上水平。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中國科幻電影對於創作者來說算,像極了長跑接力。這一棒跑的好壞間接影響著觀眾對這個類型的期待,要對得起經歷過無數次失望之後,又走近影院支持中國科幻的觀眾,每一棒都有著自己的作用。

其實電影從默片時代到有聲電影時代,再由黑白變彩色,不斷變化的剪輯方式,題材的推陳出新,屏幕不斷變大,3D、IMAX、杜比全景等觀看模式的增加,都說明了電影這項最年輕的藝術形式,嘗試和創新從來沒有停過。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而伴隨這些嘗試的質疑聲也從來沒有消失,人們習慣對有既定印象的事物做出感性的評價,就連卓別林在有聲電影剛出現的時候,也長篇大論的聲討那不叫電影。

放在今天,雖有很多人持包容和鼓勵的態度去聊中國科幻電影發展,但現狀其實和國漫的發展近似,這兩塊領域基本上屬於摸石頭過河的階段。

國漫的評價會不自覺的和日漫聯繫在一起,而科幻電影則會橫向對比好萊塢。這些現在看來的最高水平,也是經過漫長的經驗積累,踩過無數“屍體”走過來的。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一部或者幾部作品的成功,不足以代表整個類型的崛起或者行業的整體水平。但製作過程中的經驗和讓一批人提前熟悉整個流程,則是一種群體經驗的積累。

中國電影市場大,但中國電影的類型少。將來會有更多的中國導演去嘗試各種類型片,漫改電影、歌舞片、魔幻片等。每一種非傳統類型片的嘗試都會伴隨各種問題,其中自然有對嘗試的支持,也有求“求導演住手”的聲音。

但很多時候“住手了”就停在那裡了,中國人能做出自己的科幻片,也同樣能做出自己的歌舞、東方魔幻、漫改電影,只是這個過程需要的時間誰都說不準。仍需要一棒一棒的傳接下去。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上海堡壘》算得上中國科幻的一棒,他所積累的經驗和技術會讓接過下一棒的電影少走很多彎路。故事細節和感情戲份的分配,視覺元素的直觀體驗等,光聊是行不通的,還需要以身涉險拿出點真東西給大家看,才更能體現誠意。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畢竟導演屬於上游工作,將電影做出來之後,下游的觀眾能看到多少,或能感受到什麼就要看觀眾自己了,至於是表揚還是批評,那就完全看觀眾自己。

作為中國科幻的《上海堡壘》自然有好的地方,也有不成熟的地方。相信不僅主創,連同樣想嘗試科幻類型片的影視從業者,都會重視此片的觀眾評價。畢竟中國到底有沒有科幻片,決定權在每個看過電影的人手裡。

六年前沒有“流量”,六年後卻被“流量”誤解

打出來上面這段的最後一句話時,我都感覺神奇,請問“決定權在每個觀眾手裡”和“決定權在每個看過電影的人手裡”有什麼不一樣?

當然,不是每一個給評價的觀眾都看過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