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今天,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正式對外公佈了2019年新增院士名單,其中,中國科學院共選舉產生了64名院士,中國工程院共選舉產生75位院士,兩院今年共計新增院士139名(均不含外籍院士)。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院士名單公佈後,引起了大家的強烈關注,畢竟院士在我國學術科研界地位非同凡響,是一種極高的榮譽,一般都是專業領域內的翹楚才有機會當選。而今年的名單,有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很受大家關注,他今年只有42歲,是今年新增選院士名單中最年輕的一位,他叫孫斌勇。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孫斌勇,目前是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1976年出生在浙江舟山普陀區六橫雙塘一個普通家庭。孫斌勇的一生屬於比較傳奇的一生,他的家庭在當地絕對算是一個傳奇的家庭,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位新晉院士的故事。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孫斌勇,家是舟山農村的,自幼家庭貧窮,家裡有兄弟三人,哥哥孫斌輝,孫斌勇是家裡老二,還有一個弟弟孫斌強,孫斌勇和孫斌強是雙胞胎。兄弟三人都是學霸,當地人說起孫家三兄弟,無不豎起大拇指。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由於家境貧窮,兄弟三人從小就非常懂事,平時經常幫家裡幹農活,幹完活就開始讀書。哥哥孫斌輝初三的時候,就以鄉里第一名的成績被舟山最好的中學舟山中學錄取。最後哥哥一直非常努力,參加高考順利考上大學,最後還考上了武漢交通科技大學(現武漢理工大學)研究生。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大哥如此優秀,老二和老三學習成績更好。作為老二的孫斌勇和弟弟孫斌強,初二就被特招進入了普陀中學,老二孫斌勇更是以滿分的成績獲得了浙江省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冠軍,在高二的時候就被送往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理科實驗班就讀,當時全浙江省只有2人,全國26人。在清華附中理科實驗班高中畢業後,不用參加高考有機會直接升入清華大學。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老三孫斌強也甘落後,參加各類競賽也是成績斐然,在一次數學競賽中,被浙江大學數學系一位姓丁的教授相中。為了減輕家庭負擔,孫斌強高二就參加了高考,以全市第二的成績被浙江大學破格錄取。

而遠在北京清華附中讀書的老二孫斌勇,聽聞弟弟去了浙江大學,想家的孫斌勇放棄直接升入清華大學的機會,也選擇了回到浙江大學上大學。而當時跟孫斌勇一個班裡的其他同學,很多都選擇了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兄弟三人全部考上大學,這對孫家這個貧困的家庭來說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在當地農村引起了轟動。原本以為這個吃盡苦頭的家庭要苦盡甘來,沒想到父親孫開波被查出肺癌晚期,沒多久就去世了。家庭為了給父親治病也借了二十多萬外債,一家的重擔全落到了母親劉雅娣身上。一邊要照顧三個孩子上大學,另一邊要想辦法還外債。一位偉大的母親,用自己瘦弱的身體撐起了這個貧窮的家庭。

作為老二,孫斌勇也非常爭氣,浙江大學數學系畢業後,保送到了香港科技大學攻讀博士學位,之後又到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然後選擇回國,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工作至今。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孫斌勇一直被人稱為數學奇才,2005年起,孫斌勇加入到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以來,主要的研究方向就是典型群無窮維表示論中重大問題,而且取得了重大突破性進展。他和搭檔一起證明了典型群重數一猜想,以及典型群Theta對應理論中三個最基本猜想:重數保守猜想、守恆律猜想和對偶猜想。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2011年,孫斌勇被破格晉升為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2012年入選中組部首屆“青年拔尖人才計劃”,2014年獲陳嘉庚青年科學獎,2016年獲中國優秀青年科技人才獎。2018年,孫斌勇的“典型群表示論”項目,被評為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今年年僅42歲的孫斌勇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絕對是實至名歸。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在2018年時,孫斌勇獲得國家科技二等獎時,很多人關注到了這位年輕的數學家。當時有媒體採訪他,很自然地會談到他自己是如何學習數學,同時給其他人學習數學一些好的建議。

孫斌勇談到,數學是一門非常基礎的學科,而且越是高精尖技術越要用到數學。學數學的好處不是說要讓你學得有多好,它教會你的是一種學習方法,一種思考方式,理性思維能力。很多人沒學會這個理性思維,越學越糊塗。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可見對於數學的重要性,很多科學家都有相同的共識,那就是數學是一切自然科學的基礎,學好數學可以教會人一種理性思考問題的方式和方法。至於如何學習數學,孫斌勇談到了兩點:

一是自己從小數學基礎不錯,喜歡鑽牛角尖,碰到的問題一定要搞清楚,不想稀裡糊塗地學習。

二是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學起來就不會那麼辛苦,覺得數學越學越有意思。

看到這,我們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數學天才和數學大師,他們都是因為對數學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谷超豪也是因為從小對數學學習興趣濃厚,後來師從浙江大學蘇步青教授,才成為了我國著名的數學家。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而谷超豪的數學學習興趣來源於另一名著名的數學家,谷超豪曾說:“對我影響的最大,是劉薰宇的《數學園地》。它介紹的微積分和集合論的初步思想,反我帶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原來是劉薰宇這位數學家給了他突然的靈感。劉薰宇是民國時期最著名的數學家之一,擅長編寫數學科普著作,影響了很多人。巧合的是,著名諾貝爾物理學家楊振寧也對劉薰宇這位數學家推崇備至,也是劉薰宇激發了他對數學的濃厚興趣,這給他未來的物理研究奠定了堅實基礎。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而劉薰宇最經典的數學著作是《數學趣味》、《數學園地》和《馬先生談算學》,他最擅長的就是用生動有趣的語言來闡述枯燥的數學知識,這樣達到激發中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這也是啟發了楊振寧和谷超豪學習數學興趣的重要原因。楊振寧、谷超豪、豐子愷對劉薰宇的數學著作是非常推崇,也是強烈推薦給所有的中小學生。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劉薰宇的三本經典著作,流傳至今,仍然是中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科普讀物。其中:

1.《馬先生談算學》,以第三人稱——“馬先生”的口吻來進行書寫的,主要圍繞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算術四則問題,收集了100多道題目加以解釋。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2.《數學的園地》,包含14部分內容,是一本以趣味的文字來描寫枯燥的數學原理的代表作之一,只要學過中學數學和幾何的學生,能夠很輕鬆地掌握其中的知識,對於解決中學生很多難題非常有幫助,完全可以成為中學生必備的自覺書籍。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3.《趣味數學》利用平常生活中最常見的11篇文章,將令人頭痛的數學題材轉變化趣味豐富,又有趣的故事。

今年最年輕的院士,年僅42歲,曾放棄清華大學,兄弟三人都是學霸

如果你也想激發孩子學習數學的興趣,強烈推薦閱讀劉薰宇先生的三本經典科普讀物。歡迎點擊下面鏈接直接購買正版圖書。

對於這位出自寒門的年輕數學院士孫斌勇,以及他傳奇的家庭,你們有什麼感想?歡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