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河南衛視的鑑寶節目上,王先生帶來了一把祖傳的紫砂壺,說自己平時用它來泡茶喝,引起現場一陣軒然大波。這是怎麼回事呢?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原來王先生這次帶來的,竟然是一把曼生紫砂壺!而更令人震驚的是,這麼珍貴的曼生紫砂壺,王先生沒有把它好好珍藏起來,而是拿來泡茶喝。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被主持人問及這件事的時候,王先生說因為朋友們都不相信自己這把曼生紫砂壺是真品,自己也有點不相信,所以就沒有那麼講究,這次正好看到了這檔節目,就請專家來幫忙鑑定一下

專家在經過認真的鑑寶之後,先向觀眾們普及了陳曼生本名陳鴻壽,字子恭,曼生是他的號。陳曼生一生有個最大的愛好,就是喜歡設計紫砂壺,而在整個清代跟紫砂壺有關的人物中,陳曼生都絕對是第一流的。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陳曼生設計的紫砂壺,據有關博物館收藏的編號統計,有四千多號,但是現在留存下來的曼生壺,寥若星辰,所以每一把都是無價之寶。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最後,專家公佈,王先生帶來的這把紫砂壺,是真正的曼生紫砂壺!此壺造型中規中矩,器型精整,給人一種古色古香的感覺。

壺身上刻有四個字——昌黎之鼎,壺底有曼生款識,這些都是典型的清代風格,也是陳鴻壽大師的

特有字體,極具張力。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以前我們接觸到的曼生壺,都是陳曼生和楊彭年合作製成的紫砂壺,而王先生帶來的這把曼生壺,沒有楊彭年的東西,所以專家判斷這是嘉慶二十一年之前的一把曼生壺

,這一點就為研究陳曼生早期的作品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學術資料。

所以專家最後的結論是,王先生的這款曼生壺,具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包括藝術欣賞價值和學術研究價值!

主持人不禁感慨,江南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曾經說過“吾生不飲酒,亦自得茗醉”,如果穿越時空,文徵明用這把壺喝茶,那感覺肯定更不一樣了。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最後,到了緊張刺激的市場估價環節,專家指出這把曼生壺非常的養眼,可是用來喝茶確實太奢侈了,按照現在的行情,曼生壺要拍賣到幾百萬甚至上千萬都是很有可能的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但是王先生這把曼生壺,可能因為長期用來喝茶,使用的時候又沒有注意保養,導致壺蓋上被他磕出了一個裂紋,使得這把壺要減點價,最終估價320萬!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王先生聽完專家發言,整個人是懵的,主持人調侃說王先生因為幸福來得太突然了,所以有點發呆,等他回到家反應過來這回事,整個人會開心地跳起來的。

王先生幽默地道:“我現在想的是還要不要繼續用這把壺喝茶?”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主持人反問了現場觀眾一句,這還需要想嗎?現場觀眾也很配合,異口同聲地喊了一句——“不喝了!”

實在是很羨慕王先生的運氣,不過這種幾百萬上千萬級別的收藏壺,最好別拿來喝茶,而一般的名貴紫砂壺,喝茶時也要注意防摔防磕碰,接下來給大家提供3個防摔小妙招:

1. 環境裝備很重要

為了安全考慮,優先選擇用木質的茶桌、茶盤,茶館裡面最好鋪設地板或地毯。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這樣,即使一不當心失手下跌,也能儘可能的削減壺破碎的概率。

還有,不要動不動就把壺拿到水龍頭下清洗,最好做到“壺不離桌”,將風險降到最低。

2. 手法有講究

不論大品小品,很多人都是氣定神閒的單手斟茶,壺蓋往往就是在這個時候掉落的。

斟茶時一手執壺,另一隻手要安在壺鈕或壺蓋上,動作不能過大。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此外,別去仿照網上那些玩倒立試試壺蓋掉不掉的小把戲,也別以為小壺一手可掌就可以粗心,玩壺不是玩鐵球,更不是玩核桃,手裡少些把戲,多些謹慎。

3. 留意茶具擺放

茶盤內不易放過多的茶壺,見過許多茶盤,雜亂無章的擺一堆茶壺,似乎列隊閱兵,這就不免形成磕碰。

主張除了固定的常用壺之外,其他不必的壺放在壺櫃上。

隨便泡茶的壺,原來是價值320萬的曼生壺


其他的泡茶東西如公正杯、品茗杯等也應該保持足夠的距離,儘量放在自己最順手的位置,防止衣袖來回拂拭,降低磕碰的概率。

總的來說,紫砂壺沒有使用年數限制,好好保養,讓愛壺一直陪你走下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