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人肉搜索”是互聯網時代的一個高頻詞語。僅僅通過一根網線,你的一切信息都有可能會被散播到整個網絡空間的每個角落。“人肉搜索”是一個帶有些許貶義色彩的詞語,網絡上也不乏相關事件。但《網絡謎蹤》這部電影,卻向觀眾們展示了“人肉搜索”鮮有的正面作用。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網絡謎蹤》被稱為“桌面電影的典範”,這部電影上映的時間是2018年,它幾乎展示了互聯網時代的所有特性。《網絡謎蹤》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6,這有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全新的敘事與拍攝手法與一般電影有很大的區別,是一部從多角度高度貼近現實的電影。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網絡謎蹤》的主線很簡單,講的是一個父親利用互聯網尋找自己失蹤的女兒的故事。單單這樣一條簡單的主線很顯然不能支撐起一部完整的電影,於是導演巧妙地以桌面為主要表現形式,將影片拍成了桌面電影。而基於桌面電影的間接表演、技術嫁接等特點,觀眾們更能從這種獨特的表現形式中領會電影的主旨。



一、間接的表演:對演員與觀眾的雙重考驗

2015年導演提莫·貝克曼貝托夫曾提出過一個“屏幕生活(Screenlife)”的拍攝計劃,這個計劃旨在用手機或電腦代替攝影機來拍攝電影。該計劃可以視作桌面電影的開端。

《網絡謎蹤》最開始採用的是類似紀錄片的表現形式。在影片的最開始,屏幕上首先出現的不是電影演員而是電腦桌面,主角則是通過電腦桌面中的攝像頭間接地顯現在屏幕上。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在最開始的6分鐘內,整部電影沒有插入一句旁白,而是通過電腦裡記錄的各種文件向我們交代了主人公的家庭背景。在這短短的幾分鐘內,男主角大衛一家三口的15年生活全部通過一方顯示屏告知給觀眾。

比起其他電影中通過旁白交代事件背景,《網絡謎蹤》通過電腦桌面將事實呈現給觀眾的效果更加直接顯著。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所有事情發展通過電腦桌面來進行,與一般電影相比,桌面電影的表演可以稱之為“間接表演”。

在“間接表演”式的電影中,觀眾與電影人物隔著兩層屏幕:一層電腦屏,一層熒屏。“間接表演”比直接表演更加具有難度,因為基於電腦的表現形式,演員們必須要在特定的、有限的場景裡進行表演,這對演員的演技也是一個很大的考驗。

《網絡謎蹤》中充斥著大量直播、視頻的鏡頭,這需要演員們投入極大的功力來管理面部表情。屏幕的尺寸有限,只有演員的五官會被呈現在屏幕裡,這時候演員的每個面部細節都會被放大。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在影片中,飾演大衛的演員約翰·趙通過攝像鏡頭將面部表情強化到了極致:從最開始尋找女兒的焦急、到發現女兒不見了的恐慌再到得知女兒死訊的絕望以及最終發現女兒還可能生還的欣喜若狂。他用這一系列的面部表情將自己的心路歷程完整地展示了出來。

由於桌面電影採用的是間接敘述的手法,缺少了旁白的存在,很多故事發展背景便需要觀眾自行觀察。這對觀眾們也是一個考驗,因為想要最大程度地明白甚至預知事件的走向就必須要注意到出現在電腦上的每一個細節。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當大衛搜尋女兒的通訊錄時,其實“真兇”的名字早已出現在通訊錄中:大衛妻子對他的備註是“女兒的同學,暗戀女兒”,而這正是其犯罪動機。電影通過設置大量此類細節等待細心的觀眾發現,發現後的觀眾會產生“破案的成就感”,而未發現的觀眾則可能進行二次觀看,從而提升電影的傳播價值。



二、技術的嫁接:沉浸式環境的建構

《網絡謎蹤》這部電影一如其名,作為一部誕生於互聯網時代的電影,《網絡謎蹤》在影片中嫁接了大量的互聯網技術。為了能儘量消除桌面電影所產生的屏幕隔閡,影片先後通過電腦攝像頭、錄像文件、網站記錄等“硬件+軟件”互動的敘事方式,最大程度向觀眾傳遞信息。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在影片開頭,最先出現的便是經典的Windows XP系統電腦桌面,這讓觀眾驚詫之餘,又讓曾經使用過該系統的觀眾們產生了親切感。整部影片用電腦開機為開頭,關機為結尾,用數字技術建構起一個沉浸式的環境。

《網絡謎蹤》的故事節奏是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一同推進的,在影片開始初期,電腦桌面還使用著古老的XP系統,而最後女兒關機時的桌面已經換為了MacBook的桌面。短短一部影片,昭示了從上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中信息技術的快速更迭。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為了建構沉浸式的環境,影片採用了大量的媒介表現形式,且這些媒介形式根據時間的發展不斷更新。最開始,大衛與別人的普通交流都是以電子郵件為主,而之後變成了文字短信,再之後出現了視頻聊天,女兒瑪格甚至還建立了自己的直播間。觀眾跟隨這些不斷革新的媒介形式,最大化地沉浸在電子產品搭建的虛擬世界中。

而桌面電影的特點,就是用嫁接的數字技術建構一個“賽博空間”,並讓觀眾沉浸其中產生真實的觀影體驗。



三、昇華的主旨:無處可逃的網絡世界

實質上,《網絡謎蹤》描述的是一個“看”與“被看”的過程。而在過程中,觀眾們滿足的是自己的“偷窺欲”,但另一方面也隨時隨地被“偷窺”著。

上文所提到的“賽博空間(Cyberspace)”一詞,由科幻小說家威廉·吉布森所提出,指的是由計算機網絡所建立的虛擬現實。在這個虛擬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無處可逃。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在影片中,大衛為了尋找女兒瑪格的蹤跡,一直在互聯網上不斷“窺視”女兒的行蹤。他通過翻找女兒的聊天記錄、破譯女兒的社交網站密碼來了解女兒的日常交際圈;他通過觀看女兒的直播錄像窺視女兒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通過谷歌地圖與GPS定位系統尋找女兒的行車路線……我們在看到一個父親不斷追尋女兒的同時,也油然而生出一種恐懼感:原來在網絡世界,一個人能夠留下如此多的痕跡,而這些痕跡能夠被無數人觀看到。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在網絡時代,人們的好奇心似乎愈來愈強烈。對現實的不滿失望讓人們通過網絡空間尋求逃避,而窺視他人生活所產生的刺激感能夠滿足他們空虛的內心。因此,觀眾通過不同的窗口觀看大衛的一切行為會滿足其內心的“窺私慾”。

但另一方面,影片赤裸裸地告訴我們當我們在窺視別人的時候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被窺視著:大衛通過窺視女兒的日常生活記錄尋找女兒,而他睡覺時忘記關上的攝像頭暗示著他在窺視別人的同時也被別人窺視著。這一暗示在女警探那裡得到了驗證——她通過網絡注意著大衛的一舉一動,並利用大衛在網絡上留下的信息主動找到了大衛,從而藉機誤導大衛。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在賽博空間中,日常生活裡的鄰居減少了,而網絡世界中卻多了無數雙偷窺的眼睛。曾經有人說過,在網絡時代只要你使用互聯網就一定會留下痕跡。作為互聯網的使用者,每個人都在無時無刻被窺視著,區別只是你的信息是主動提供還是被動。



總結

從本質上講,《網絡謎蹤》是一部懸疑電影,但與一般懸疑片不同的是它獨特的拍攝手法。如果單從劇情設定上看,該部電影的劇本並不算出眾,顯然無法討好資深的推理愛好者,但《網絡謎蹤》大膽地在表現形式上進行了革新,從而讓一部原本很可能導致“狗血走向”的懸疑片用新的姿態呈現給觀眾,賦予了觀眾眼前一亮的感覺。

豆瓣8.6分電影《網絡謎蹤》:桌面式電影為何深受觀眾喜愛?

除此之外,《網絡謎蹤》放大了數字技術在社會現實中的作用。雖然影片最後依靠數字技術迎來了大團圓的結局,但在看過之後細細品味,卻能感受到一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覺:原來在數字網絡中尋找一個人的蹤跡是如此容易。而觀眾的恐懼源於被暗示的現實:

在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網絡時代,我們要如何保障自己的隱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