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6 馬雲的攝影師潘石屹

馬雲的攝影師潘石屹

攝影:鄧攀

“人的變化這樣無常,我們應該把周圍的朋友記錄下來。”

/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李豔豔

這是一張寬幅人物合影,從右至左,依次是易小迪、馮侖、王功權、王啟富和劉軍。第六人是潘石屹,他將自己全身置於一個窄鏡子中,右手扶著相機,左手舉起。

潘石屹想要表達的是,在這張照片裡,他既是拍攝者,也是被拍者。這張照片的名字叫《萬通六君子》。

“原來創業的時候,有兩個人照的照片,有三個人照的照片,(但)沒有一張六個人在一起的照片。這是上上個月把他們聚在一起拍的。”潘石屹說,至於具體是哪一天拍的,他記不大清了。他向身邊的同事確認了一下,照片拍攝於2018年2月6日。

今年年初,潘石屹想給大家拍張合影,他給大家發了微信,都響應了。幾年前,王功權從監獄出來後,他們建了一個微信群,名叫“萬通六兄弟”。事實上,雖然這張照片最終呈現了六個人“同框”的情景,但馮侖卻是後期被“P”到畫面中的。因為當天馮侖要趕飛機,所以上午提前兩小時到,先拍了一張單人照。

照片出來後,其他五個人覺得好,潘石屹也覺得好。整張照片中,潘石屹的人像比例比其他人小,“他們看起來都很偉大,我很渺小。我都這樣渺小了,他們肯定覺得好。”潘石屹說。

馬雲的攝影師潘石屹

萬通六君子。攝影:鄧攀

二十幾年前,馮、潘等六個年輕人齊聚海南,聯手創辦海南萬通。自1995年,潘石屹出走萬通成立SOHO中國開始,六人終散作滿天星。最近幾年,他們兩三個月聚上一次,大部分時間在北京,有時也在杭州。

聚會也沒什麼主題,“就是瞎聊。”潘石屹說。無論前塵往事有多少坎坷曲折,這六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現在聊起來,“都海闊天空了。”

“人的變化這樣無常,我們應該把周圍的朋友記錄下來。”這一年多,潘石屹有了這樣的感受。 2017年1月16日,好友劉曉光突然離世,促使他決定拿起相機。

劉曉光身後,他的朋友們要為他出一本詩集,想找一些照片,但他家裡和朋友手中都沒什麼合適的照片,最近二三十年的照片都不太好看,都是種樹種草時隨意拍的。最後只能選擇了劉曉光年輕時當兵的照片。

當年10月,潘石屹開始用心於攝影,大概花了一半精力在這件事上頭。到現在為止,他已經拍攝了300多位建設者、300多位企業家和社會名流,辦了兩次攝影展。他打算再堅持兩三年,積累到兩千張照片,之後再進行分類。

就是那時候,潘石屹曾為一位任姓朋友拍過一張照片。照片上的他穿著一件皮夾克,潘石屹記得當天,他其實當天穿著一件T恤過來的。

“拍人像得講究一點啊。”潘石屹說,可這位朋友說他沒衣服。那天剛好主持人姚長盛在旁邊,穿了一件皮夾克。“我說要不就穿這個吧。但這個皮夾克特別小,他穿上後下面還露著肚子,我說就拍上面。所以拍攝出來還挺好看。我估計他從來沒穿過皮夾克。”

照片上的朋友既熟悉又陌生,一頭花白的短髮,腦袋稍稍一低,還露出了笑意,那個嚴肅緊張的“任大炮”不見了。“他相信我,相信我會拍好。別人他不相信,意見特別多。這張拍完了以後,他覺得不錯。”潘石屹說。

在潘石屹的第二次攝影展上,還有兩張非個人作品。4月,他參加“2018年阿拉善SEE一億棵梭梭春種活動”,與朋友一起去到阿拉善播種小米,被隨行工作人員捕捉到一些照片,其中兩張被安排在展覽順序的第二和第三位置。有一張是他和朋友一起開拖拉機,他給照片取了個名字《在希望的田野上》。

“現在討論的就是公益,怎麼銷售任小米,怎麼種梭梭樹。他很投入。地產很少談,沒法談。”潘石屹說,他們目前相聊最多的是詩歌、拍照、經濟。

潘石屹拍過很多名人,前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法國總統馬克龍、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的單人大幅肖像,被依次整齊懸掛在他的專屬攝影棚裡,在最顯眼的入口處。這是一些儀式感很強的作品,單色背景,油畫質地,每個人看起來都是他理所應當的樣子。

潘石屹想給“被拍者”一次滿意的拍攝,為此,他常常凌晨四點起床查資料,團隊為其提前布光,商討拍攝創意。最終的拍攝過程通常只需三四分鐘。

“攝影給我的變化是,接觸到很多朋友,交往的圈子大大放大。每次拍完照片以後,都要吃水果,喝茶喝咖啡,聽他們聊聊外面的世界,他們的產品,他們的服務。這讓我的精神世界,包括做生意,豐富了很多。”潘石屹。

馬雲的攝影師潘石屹

攝影:鄧攀

攝影師潘石屹,還是那個生意人。雖然在過去幾年裡,他的生意看起來沒有以前紅火。2012年SOHO中國宣佈轉型,此後營收和淨利連續三年下滑,股價也一路走低。

但是根據2017年年報,公司全年營業額19.63億元,同比上漲24%,其中,租金收入佔到16.69億元,佔比85%。潘石屹說,現在看來轉型非常成功,算已經轉型完。“SOHO中國變成一家很安全,很穩健的公司。現在有700多億總資產,200億負債。”

相比生意,潘石屹似乎更願意向外界展示自己五光十色的生活。除去為自家辦公產品“SOHO 3Q”站臺外,他更多是以公益人、攝影師等角色,活躍在人們的視線裡。

馮侖曾經說過:“對我們這些民營企業家來說,最大的考驗是如何收場,而不是開場。怎麼把過去的這些成績畫個句號。”當了二十多年老闆的潘石屹,現在考慮的是放權。但他沒打算退休,“如果一旦退休,攝影師的個人力量很渺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