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04 作為窮學生,我是如何2個月通過付費學習實現經濟獨立的?

作為窮學生,我是如何2個月通過付費學習實現經濟獨立的?

寫在前面:

經常會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你大一就可以找到實習工作?你有自學嗎?感覺大一學校教授的內容不夠用的吧?”。

說實話,我是學計算機的,雖然大一沒有掛科,過了省二,但那都是應考(簡稱刷題)。換言之,我並沒有其它收穫。我在校期間什麼都玩,一直是校媒的小編,自費學了很多新媒體課程。現在實習工作也是和新媒體相關的。

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所以今天我想和同齡人分享一下:作為窮學生,我是如何2個月通過付費學習實現經歷獨立的?


接下來我將會以一個在讀大學生的立場,從實際出發剖析大學生現階段面臨的一些主要問題。再結合自己的一些經歷,具體說說該如何正確認識付費學習以及如何去學習等情況。

1.窮=真沒錢

大學生是真的窮。

·生活費有限

拿我自身來說吧。座標三線城市,生活費1500+,反正在沒有自費學習的那些日子裡,我也沒有半毛錢存款。

後來為了自費學習自己喜歡的東西,天天吃食堂。存了一點錢都花在自己喜歡的課程上了,學習的那段日子裡會經常獎勵自己一個香橙味的棒棒糖。

·時間不容許兼職

其實這個我研究過,絕大部分兼職都要或多或少地犧牲一些課程。

關於這個我建議不要兼職,不管課程是否重要。因為你會發現缺的那些課會讓你感覺少了點什麼,時間一長整個人狀態會崩,進而惡性循環。不信你試試?

·自身拒絕不能提升個人能力的兼職

每次只要一提到大學生兼職,大家都會說:發傳單、送外賣、奶茶店…等諸如此類工作。

我發過傳單,也在門店做過一個寒假,還零散做過一些七零八亂的兼職。從現在來看,那些工作確實不能提升多少個人能力。只要你性格還好,可以與他人進行正常溝通,我通通建議你不要做這些。

作為窮學生,我是如何2個月通過付費學習實現經濟獨立的?

2.“窮”=窮學生思維

·我現在學那些西有什麼用?

我知道對於大多數大學生而言,我們在很多時候是不知道自己需要學什麼的,也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去學,更不知道怎麼將自己學的東西學以致用。

克萊頓·克里斯坦森在《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文中曾經提到:“人對自己一生的規劃,無非是周密戰略和意外機遇相結合的產物,關鍵是要走出去,並行動起來,直到你明白應該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興趣和重點放在哪裡。當你真正找到了合適自己的事情,再將應急戰略轉化為周密戰略。

在這裡,分享一下我個人在這條路上的一段心路歷程吧。

其實我接觸新媒體算是誤打誤撞吧。剛進大學時,我對專業一無所知,對自己喜歡的東西也一無所知。後來因為平時喜歡寫點東西,在社交賬號上有所分享,被學長推薦進入了校媒。(ps:可以適當通過社交平臺讓身邊的人知道你的愛好,有時會有你意想不到的好運哦)

從最初自我認知覺得工作挺光鮮的,到後來滿校跑熱點深夜碼字回覆平臺的粉絲疲憊不堪。慢慢地,我開始深知沒有哪一項工作是單憑一時的喜愛就可以維持的。同期進來的小夥伴們都開始紛紛不堪重壓,苦不堪言,我也不例外。

後來有幸成為了平臺的負責人,那段時間是我最累但也是成長最快的一段時間。大概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才真的走進了平臺,主動尋找校園熱點,主動思考平臺的發展,認真更文。那段時間也是我更文閱讀量最高的時候。

所以,你看,你認真做一件事情時,別人是能感受到的。

·接下來分享一下針對這些我個人的一些建議:

1)不知道自己需要學什麼?

其實在回答這個問題前,首先我們需要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比如我喜歡寫作,有人喜歡設計,有人喜歡後期剪輯…,如果現階段確實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妨先明確自己不喜歡什麼。

當然這個階段的時間也不要白白浪費。你可以一邊尋找自己喜歡的,比如主動和身邊學設計的朋友接觸交流一下,看看自己是否對這些感興趣,諸如此類慢慢嘗試。

同時你還可以學習這些:PS、Excel、PPT…,像這類東西不管你以後準備從事哪項工作,都是滿滿的加分項。

2)不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去學?

推薦學習平臺:我要自學網、網易、好多課、PS教程(百度)等各大門戶網站和APP。有免費的,也有付費的。

當然你也可以在學校周邊找相關培訓班,學費較貴,但體驗感肯定要遠超於網絡,且現在為了拉生源,多數都會在你學完後介紹相應的工作。

其實我個人建議有條件的一定要選擇系統性學習。會一點和專業的人哪怕用的是同樣一款軟件,做出來的差距往往是巨大的。

3)不知道哪些渠道可以學以致用?

本市的可以自己主動出來找,也可以在類似58同城這樣的平臺找工作。有老師的,可以委託老師幫忙介紹一下。

前期工資不會太高。別太介意,能學到很多學校學不到的東西的。

·我身邊朋友都沒有學大家都挺好的

你是不是經常會在大學覺得每天就上上課、吃吃飯、刷刷劇,生活還挺好的。最重要的大家好像都是這樣。甚至你會覺得這是一種歲月靜好?

那我來告訴你。你這也叫歲月靜好?等你焦頭爛額地找工作和沒日沒夜地複習考研抱佛腳的時候,那可一點兒也不美好。

·覺得現階段有父母養沒必要拼

你信不信,對於我們中的絕大多數人而言,哪怕我們大學什麼都不幹,父母都有能力且願意甘心為你花費4年的金錢和精力,甚至更多。

你當然可以這樣覺得沒必要拼。但是生活從來沒有容易二字,你覺得輕鬆,那就一定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

·不知道主動尋求成長

我一直都是那句話,其實我們現在能否掙錢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真的在為自己的未來著想,也就是主動尋求成長。

這是一種意識,需要培養。

作為窮學生,我是如何2個月通過付費學習實現經濟獨立的?

3.知識付費學習

·市場分析

其實關於知識付費學習,在像一些如北京、上海…這些大城市,他們早在自媒體崛起時就得到蓬勃發展了。但令人遺憾的是,像我所處的三線小城市,至今仍然沒有什麼大的動作。當然這是一種意識,需要長期培養。

老實說,知識付費學習在今年有很多不好的市場反饋。比如近期的全網熱文《羅振宇永遠不會告訴你的秘密》,這其中就提到了知識付費學習時代,人們與日俱增的知識焦慮感,這也是當前整個市場無法忽視且面臨的最重要的問題。

知識付費學習時代,讓很多普通人嗅到了很多的可能性,他們紛紛埋頭直入。卻忘了知識永遠是無窮無盡的,需要細心挑選,更需要沉下心來學習,而不是指望一蹴而就。

·那我們還要知識付費學習嗎?

當然。

1)所以,為什麼我還要推薦你知識付費學習呢?

知識是無價的。別人的勞動成果,我們難道不應該為此付費嗎?這不僅僅是對他人的肯定,這也會極力鼓舞原創者創造更好的內容。難道你不想學習更好的內容?

2)為什麼大學生不會受整個“負面”市場影響太大?

我們沒錢。

沒錢你就會對你想要學習的東西經過仔細篩選,然後認真學習。而不是隨大流看見什麼熱就報什麼。你每天都在學你喜歡的東西,哪裡有時間跑去產生什麼知識焦慮感?

·對大學生的建議

1)首先明確自己想要學什麼?

不管怎樣,我們需要直面的問題都是自身經費有限。而且在一個追求全面發展的環境下,我們對於某方面知識學習的個人精力也很有限。

所以我希望大家首先想清楚自己到底想要學什麼。

2)我們有哪些知識付費學習的渠道?

毫無疑問,現在互聯網學習是最熱門的學習渠道,而付費則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優質內容。

·各大平臺的線上付費微課

你可以先查詢一下你想要學習的行業目前做的比較好的有哪些平臺,然後再通過一個一個地接觸,找到你喜歡的平臺,繼而找到他們優質內容輸出的渠道。

舉個例子,像我一開始學習新媒體的時候,就是通過諮詢一些從事新媒體行業的專業人士,繼而知道了插座學院這個平臺,從而開啟了我的新媒體付費學習之路。如果有想接觸新媒體的朋友可以看看。

·身邊的技能培訓班

其實我身邊一些學設計的朋友,他們大多選擇了線下培訓班。

因為像一些平面設計這類,實際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你也可以結合自己實際選擇適合自己的地方。

作為窮學生,我是如何2個月通過付費學習實現經濟獨立的?

寫在最後:

說實話,現在大學的課程大都是無法滿足我們就業的需求的。

所以,在結合自身愛好及能力的接觸上,我建議大家可以嘗試一些比較好的知識付費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