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區塊鏈技術的消費金融ABS來了,解救天然痛點,或引發一場變革!

區塊鏈技術的消費金融ABS來了,解救天然痛點,或引發一場變革!

“消費金融類資產具有筆數多、金額小、分散度高的特點,是天然的適合證券化的基礎資產”,這句話在資產證券化領域想必並不陌生,但是也正是上述這些優點,也給投資人帶來了一些痛點。“基於這些痛點,我個人感覺,區塊鏈確實能夠提供一個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新的視角”有業內人士說到。

而恰巧,火山君從華泰資管處獲悉,“京東金融-華泰資管19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今日成功設立並將於深交所掛牌轉讓,而該項目正是應用了區塊鏈技術。

区块链技术的消费金融ABS来了,解救天然痛点,或引发一场变革!

(圖片來自:攝圖網)

此外,火山君還了解到,區塊鏈技術不僅僅能夠應用於資產證券化業務,也同樣可以應用在券商資管的其他業務上。

消費金融ABS存痛點

“它的資產小而分散,對於我們評級機構的信息披露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它底層的資產是不是真實的?未來投資者對於這類的資產也在關注風險到底大不大的問題,所以,也會有很大的疑慮”, 大公國際資產證券化專家溫勝輝在日前由中國資產證券化論壇主辦,和逸金融協辦的行業年會上說到。

當然,這一痛點不僅僅侷限於在評級機構,交銀國際信託資產證券化部總經理劉文雯在會上還表示,對於投資人、資產評估、資產提供方,甚至業務監管方來說,都存在痛點。

就比如對投資人來講,現在投資人的判斷,其實還是偏重於主體信用,偏重於外部評級,但也強調投資者要做自主判斷的,可是在目前的狀況下,投資人跟基礎資產這麼遠,尤其是基礎資產本身的呈現。再比如說對於資產提供方來講,他也很痛苦,他覺得這個融資過程太複雜,效率太低,鏈條週期比較長,也無法獲取業務的及時進度,真實的統計信息。在持續管理階段,資產池的信息也嚴重依賴於服務機構本身的盡調和跟蹤的情況。

那麼,針對這些痛點,行業有何解決方案呢?“基於這些痛點,我個人感覺,區塊鏈確實能夠提供一個解決這些問題的一個新的視角,我們也不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它一次性就可以解決,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是我們也確實看到了曙光,這個解決辦法很有可能會帶來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本質性的一個變革”,劉文雯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有了區塊鏈以後,在循環購買的時候,資產服務機構和管理人都可以到鏈上看循環購買的資產,看看是否跟初始資產是一樣的。對於底層資產的形成就會有一個很大的保障”, 溫勝輝也同樣給出了肯定的回答。

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消費金融ABS誕生

那邊話音剛落,這邊運用區塊鏈技術的消費金融ABS產品也應運而生。火山君從華泰證券資管處獲悉,今日(6月13日),“京東金融-華泰資管19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持專項計劃”成功設立並將於深交所掛牌轉讓。該項目以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為基礎資產,華泰證券資管擔任計劃管理人,興業銀行擔任託管機構,京東金融擔任資產服務機構。

“運用區塊鏈技術,不僅在基礎資產層面實現了數據保真、防篡改,並且將在專項計劃層面逐步加入校驗機制與自動化的流程管理等功能,為聯盟鏈上各方提供有效穿透ABS產品管理鏈條的科技服務”,華泰證券資管相關負責人介紹到。此外,興業銀行資產託管部總經理吳若曼也表示,此次與京東金融及華泰資管的合作,是公募ABS行業一次有非常意義的嘗試和探索,也豐富了科技力量在託管領域的應用。

区块链技术的消费金融ABS来了,解救天然痛点,或引发一场变革!

(圖片來自:攝圖網)

火山君瞭解到,2015年9月,京東白條ABS作為首單互聯網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在深交所成功發行,截至目前已累計發行數十期。白條ABS是目前市場上資產數據量、存續期管理複雜程度居前的金融產品之一。當然,這主要體現在白條的平均客單價只有數百元,再加上每日循環購買等複雜的操作設置,單個項目單日上鍊資產筆數可達到百萬級別,對資產服務機構的管理能力要求較高。

區塊鏈技術還能用在券商資管其他業務

當然,區塊鏈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上的應用不僅僅於此,華泰資管證券相關負責人還向火山君說到,還能增強投資者信心,同時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

“區塊鏈技術的分佈式記賬、防篡改以及實時安全傳輸等核心特性應用到資產證券化業務後,ABS底層資產及現金流、產品、賬務等數據信息流在原始權益人、管理人、託管人、中介機構等多個參與方之間實時共享並確認交易,實現了信息透明及高效傳輸,因而在資產管理及資金監控等過程中有效降低信用風險並提高操作效率,增強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同時為監管部門提供了及時準確的數據支持。”上述負責人說到。

区块链技术的消费金融ABS来了,解救天然痛点,或引发一场变革!

(圖片來自:攝圖網)

此外,區塊鏈除了應用在資產證券化上,上述負責人還表示,也同樣可以應用在券商資管的其他業務上,比如當前金融行業出現了一些信用違約事件,而區塊連技術恰恰能夠高效地解決一些業務場景中的信用問題。在資管產品運行過程中,一些涉及多方參與的場外投資品種在交易交收等環節存在信用風險,區塊鏈技術有助於實現信息透明化,降低該類業務的風險。

誠然,區塊鏈技術應用在資產證券業務上,但也不得不說的是目前還處於起步階段,還具有一定的侷限性。有業內人士就表示,區塊鏈技術自身的瓶頸需要很大的存儲規模,賬本中不斷添加的交易數據,對系統重組的要求更高。技術方案、新舊系統是不是並行,還有一些標準化的問題。同時,也會帶來一些信息安全問題。安全風險隱患主要是網絡風險,它成了一個鏈,所有的交易信息都在區塊鏈上,系統一旦被黑客攻陷,全鏈上的信息都會有被複制的風險。現在的法律基礎也還存在一定的空白,他要公佈所有的記錄,法律是否認定?是否會違反保密協議?履行義務的依據?

(本文封面圖來自攝圖網)

区块链技术的消费金融ABS来了,解救天然痛点,或引发一场变革!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買賣依據,據此入市風險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