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4 焦裕祿孫女焦力去年底被選調進駐港部隊 晉升排長

焦裕祿孫女焦力去年底被選調進駐港部隊 晉升排長

初夏五月,“東方之珠”香港,美麗的維多利亞港灣波濤起伏,“動感之都”“購物天堂”的美景盡收眼底。

新圍軍營,駐香港部隊某合成旅大禮堂內座無虛席,掌聲不斷,一場“紅色朗讀者”活動正在進行。

“爺爺總是告誡家裡人,自己只是一名普通黨員,不能搞特殊化……”講臺上,該旅女子儀仗排排長、焦裕祿的孫女焦力,為官兵深情講述爺爺的諄諄教誨。

旅領導告訴記者,去年底,焦力被選調進駐香港部隊。踏上這片繁華土地,面對“一國兩制”的特殊環境、多元思想文化的衝擊,焦力曾一遍遍問自己:如何做一個像爺爺一樣不忘初心的共產黨人?5月14日,在焦裕祿逝世54週年紀念日,正在休假的焦力,再次走進焦裕祿紀念館和故居尋找答案。

“就像是和爺爺對話一樣。”焦裕祿佩戴過的黨徽、用過的筆記本……一件件實物、一張張圖片,一點點拉直了焦力心中的問號。

“越是環境複雜,越要錘鍊黨性。”休假結束返營,焦力主動登臺,向戰友們講述自己從爺爺身上汲取精神之鈣,強化理想信念的心路歷程,讓官兵們深受震撼。

駐香港部隊領導告訴記者,每一名踏上香港這片繁華土地的官兵,進港之初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問號。但經過駐香港部隊這個大熔爐的錘鍊,每一名官兵都能做到“香風”吹不倒、“糖彈”打不垮。

“心中有魂,腳下有根。”駐香港部隊政委蔡永中向記者介紹,在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過程中,面對特殊環境,駐軍黨委把夯實官兵思想政治根基作為首要任務,始終用習近平強軍思想武裝官兵、用紅色基因培塑官兵、用先進文化涵養官兵,著力打好意識形態領域鬥爭主動仗,不斷錘鍊官兵黨性修養,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

駐香港部隊“大渡河連”駐地毗鄰香港著名的富豪海灣。記者在這個連隊採訪,聽說了一個故事。新戰士徐賁看到營區外成片的豪宅、川流的豪車後,羨慕不已。一段時間,他在學習訓練中有些提不起精神。

“進了咱英雄連的門,就得像個英雄連的人!”連隊指導員李孝龍發現徐賁的變化後,帶著他來到連隊榮譽室,為他講述十七勇士強渡大渡河的感人事蹟,講述連隊官兵在十七勇士精神激勵下,積極投身強軍實踐的動人故事。李孝龍拍著徐賁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一年前的你是誰,昨天的你是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今天的你是誰,明天你將成為誰。”一串故事,一番道理,讓徐賁重新找準了努力方向。此後,徐賁學習訓練熱情高漲。不久前,他不僅在營裡組織的理論考核中名列前茅,還在連隊步槍射擊考核中打破紀錄,被連隊評為當月“訓練之星”。

樹高千尺有根,水流萬里有源。傳承好紅色基因,官兵的理想信念就能越來越堅定、戰鬥精神就能越來越旺盛,就能經受住各種艱難考驗。

記者採訪得知,主題教育中,駐香港部隊採取一系列措施,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彩。24堂“鑄牢強軍之魂”系列精品大課、13部“高擎精神戰旗”優良傳統教育片,成為激發廣大官兵投身強軍實踐熱情的“催化劑”。

5月初,在某旅組織的狙擊手集訓比武中,來自“黃土嶺功臣炮連”的戰士唐芃譽一鳴驚人勇奪桂冠。集訓比武開始前,許多人認為,這個與香港迴歸同齡、從沒接受過狙擊訓練的毛頭小夥,不可能拿到好名次。

“黃土嶺上,連隊憑藉幾門迫擊炮,擊斃了侵華日軍中將阿部規秀。如今,作為英雄連隊的傳人,我們不能丟掉‘百發百中、威震敵膽’的連魂。”發現唐芃譽有些信心不足,指導員王群耐心開導他。

“一定要爭口氣!”集訓開始後,鉚足了勁的唐芃譽,每次據槍都以小時為單位來計算,每天都要從測距、修正風力到瞄準擊發模擬數百次。

走下賽場,唐芃譽信心滿滿地告訴記者:“今後,我要更加努力訓練,成為當之無愧的‘駐港精兵’!

焦力:集團軍唯一一個過錄取線的女兵

2013年大學畢業後,“90後”的她選擇參軍報國,苦心訓練下第二年便當上班長。後來,在大學生士兵提幹考試中,她是集團軍唯一一個過錄取線的女兵,成功進入軍校學習。

公開報道顯示,焦力出生於1992年,打小就沒見過爺爺(焦裕祿病逝於1964年),成了她的遺憾。不過一直跟奶奶徐俊雅的生活的她,經常纏著聽爺爺的故事。

焦力的父親為焦裕祿的三兒子焦保鋼。作為最小的兒子,焦保鋼曾長期在河南省公安部門工作,由於辦案驍勇幹練,多次立功受獎。

2013年,因工作積勞成疾,焦保鋼腦出血昏迷8個月後去世。就在同一年,貴州大學畢業的焦力報名參軍,成了原54集團軍的一名通信兵。

當兵之初,連隊第一次組織3000米考核,焦力用了近20分鐘才跑下來,“全連倒數第一!”

此後整整一個月,她每天都堅持跑兩個3000米,即便膝蓋舊傷發作時也不停。

背記電話號碼是通信兵的基礎,為此焦力把幾百個電話抄錄在巴掌大的紙上隨身攜帶,抽空就背上幾行。在汗水澆灌下,在同年兵裡,她第一個取得上機值班資格。

焦裕禄孙女焦力去年底被选调进驻港部队 晋升排长

焦力想念爺爺焦裕祿

有次,為準備野外駐訓,十幾個專業器材箱被放在連隊門前。誰知突然烏雲滾滾,而此時男兵全在彈藥庫。“大家一起來,先挑精密元件搬!”焦力冒雨跑出營門,搬起半米高的器材箱,女兵們則隨即跟進。結果,器材完好無損,她們卻被淋成了落湯雞,焦力的手臂還被劃了一道血口子……

入伍第二年,焦力就當上班長,併成為業務骨幹。2016年7月,在大學生士兵提幹考試中,她成了54集團軍唯一一名考過錄取分數線的女兵。離開老部隊後,她赴重慶通信學院就讀。

根據軍報的報道,去年年底,焦力被選調進駐港部隊,並當上了某合成旅儀仗排排長。在5月的一次“紅色朗讀者”活動中,焦力登上講臺,深情講述爺爺的諄諄教誨。

眾所周知,駐港部隊官兵需要面對“一國兩制”的特殊環境、多元思想文化的衝擊。從爺爺身上汲取精神之鈣後,焦力表示“越是環境複雜,越要錘鍊黨性”,讓官兵們深受震撼。

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不僅在軍事訓練、業務學習方面,焦力都力爭做到優秀,而且她還是名富有愛心的年輕人。

焦裕禄孙女焦力去年底被选调进驻港部队 晋升排长

焦力訓練中

2015年9月,新兵發現焦力床下藏有很多洗衣液,打聽之後才知道,連隊一位老班長的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為此揹負不少債務。焦力聽說老班長家屬在網上銷售洗護用品後,自己一下子買了2大箱,一年多還沒用完。

無獨有偶。2016年年初,得知一名老兵的母親身患重病,家裡的桔子又滯銷之後,焦力當即買了2箱,並發動親戚朋友去買。不到一個月時間,老兵家裡就銷售了近千斤桔子,解了燃眉之急。

據軍報披露,入伍後,焦力始終保持著這樣的習慣:口袋裡隨時揣著一張面巾紙,每次路過連隊軍容鏡、宣傳欄,只要有汙點就隨手把它擦乾淨;每天晚上就寢前,她總要把走廊、衛生間轉一遍,確保把燈都熄掉、水都關掉……

(綜合解放軍報、微信公眾號“長安街知事”、新華社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