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注塑機維修手冊:鎖模部分14種問題的處理方法

1. 不鎖模

處理方法:

檢查安全門前行程開關,並修復。

檢查電箱內24V5A電源,換保險及電源盒。

檢查閥芯是否卡住,清洗閥芯。

檢查I/O板是否有輸出,電磁閥是否帶電。

檢查液壓安全開關是否壓合,機械鎖杆擋板是否打開。

2. 開合模機絞響

處理方法:

檢查潤滑油管是否斷開,若是的話,必須重新接好油管。

潤滑油油量小,加大潤滑油量,建議50模打油一次或用手動加足潤滑油。

鎖模力大,檢查模具是否需大鎖模力,調低鎖模力。

放大板電流調亂,檢查電流參數是否符合驗收標準,重新調整電流值。

平行度超差,用百分表檢查頭二板平行度是否大於驗收標準;調平行度。

3. 等幾秒鐘才開模

處理方法:

起動速度慢,檢查螺絲阻尼是否過大,調小螺絲阻尼孔。

阻尼螺絲釘中間孔太大,檢查Y孔螺絲阻尼是否過大,換中心孔細的阻尼釘。

4. 開鎖模爬行

處理方法:

二板導軌及哥林柱磨損大,檢查二板導軌及哥林柱,更換二板銅套,哥林柱,加註潤滑油。

開鎖模速度壓力調整不當,設定流量20,壓力99時鎖模二板不應爬行,調節流量比例閥孔,或先導閥孔,調整比例閥線性電流值。

管道及油缸中有空氣、排氣。

5. 開模開不動

處理方法:

增加開鎖模速度,壓力流量過小未調好,檢查開鎖模速度,壓力是否適當,加大開鎖模壓力,速度。

鎖模電子尺零位變,檢查鎖模伸直機絞後是否終止在零位,重新調整電子尺零位。

檢查是否反鉸。

6. 自動生產中調模會越來越緊或越松

處理方法:

調模電磁閥內漏,檢查電磁閥是否為“O”型;

手動打其它動作時是否有調模動作,並看閥是否卡死。

注塑機維修手冊:鎖模部分14種問題的處理方法

7. 鎖模後其它動作工作時,全自動慢慢開模

處理方法:

油制板洩漏,檢查或更換特快鎖模閥,更換油制板。

開模閥洩漏,開動油泵並鎖模終止,按射臺或射膠動作,二板是否後移,更換開模油閥。正常為開鎖模不動。

8. 鎖模時只有開模動作

處理方法:

接錯線,檢查有否24VDC到閥,檢查線路並接線。

卡閥或裝錯閥芯,檢查閥芯是否裝錯,或堵塞,重新裝閥芯或清洗。在正常情況下開鎖模動作是不動的。

9. 鎖模不暢

處理方法:

A,B孔調整不當,設定系統流量20,壓力99時,觀察鎖模動作是否爬行,重新調整或換閥。

油路中有空氣,聽油路中有無空氣聲,檢查油中有無氣泡,需排氣。

放大板斜升斜降調整不當,觀察電流表電流值與升降變化或與轉速是否成比例,調整放大板。

10. 鎖模不起高壓,超出行程

處理方法:

限位開關超出限位,檢查調模是否合適,調整適當模厚;檢查馬達是否是正常狀態。

液壓限位超過行程,電子尺行程位置是否合適,檢查調模是否合適,適當調模向前。

11. 手動有開模終止,半自動無開模終止

處理方法:

開模閥洩漏,手動打射臺後動作,觀察二板是否向後退,更換開模閥。

檢查電子尺最大行程及壓力流量。

12. 無頂針動作

處理方法:

頂針限位開關壞,用萬用表檢查24V近接開關是否亮燈。更換頂針限位開關。

卡閥,用六角匙壓頂針閥芯是否可移動,清洗壓力閥。

頂針限位杆斷,停機後用手取出限位杆,更換限位杆。

頂針開關短路,用萬用表檢查頂針開關對地0電壓,更換頂針開關。

電子尺位置設置不當。

13. 半自動時頂針失控

處理方法:

頂針板壞,檢查線路是否正常,正常電壓DV24V。維修頂針板。

線斷,全面檢查開關連接線,I/O板上連接線。檢查線路,重新接線。

檢查模具有無走位。

油缸活塞桿密封圈是否損壞。

14. 開模時聲音大

處理方法:

比例線性差,開合模時間位置壓力流量調節不良,檢查參數中斜升斜降,調整參數中的斜升斜降。

鎖模機鉸潤滑不良,檢查哥林柱,二板滑腳,機鉸潤滑情況, 加大潤滑,增加打油次數。

模具鎖模力過大,檢查模具受力時鎖模力情況,視用戶產品情況減少鎖模力。檢查時間位置是否合適。

頭二板平行度偏差,檢查頭板二板平行度。調整二板,頭板平行誤差。

慢速轉快速開模設定位置過小,速度過快。檢查慢速開模轉快速開模位置是否恰當,慢速開模速度是否過快。加長慢速開模位置,降低慢速開模的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