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 人民幣影響力太大,連全球結算系統都要來“分一杯羹”?但中國……

摘要:面對SWIFT拋出“橄欖枝”,中國卻不領情!其背後原因竟是這個?

【一牛財經】訊:隨著美元信用逐漸消退,不少國家越來越青睞人民幣,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也越來越強烈,連全球結算系統也要來搶佔中國人民幣市場,但貌似中國對此並不“感冒”。

全球結算系統也要“分一杯羹”?

人民幣影響力太大,連全球結算系統都要來“分一杯羹”?但中國……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將啟動中文版,這意味著中國金融機構進行國際支付時將更加便利。人民幣被納入特別提款權籃子後,其在各國貨幣儲備中的數量在不斷增長,因此SWIFT需為中國金融機構進入該系統簡化程序。

對SWIFT來說,啟動中文版將是一個潛在的巨大市場:最近一年半的時間裡,中國A股的國外持有人佔比從3%增加到3.5%,達1740億美元;此外,各國央行不斷增加人民幣儲備也增加了人民幣結算的業務需求,目前各國央行中人民幣持有量達1.39%。

另外,為了不失去富有巨大增長潛力的市場,SWIFT試圖與中國系統進行合作,包括SWIFT幫助中方引入金融機構電子信息交換國際標準ISO 20022。儘管中國僅在技術上有可能放棄SWIFT,但在一定條件下,對於中國銀行來說,與SWIFT搞合作還是有利的,這將為其另增加一些客戶。

中國並不領情?

人民幣影響力太大,連全球結算系統都要來“分一杯羹”?但中國……

簡單來說,SWIFT不想放棄賺錢的計劃,決定使自己的系統順應中國金融機構。不過,對於SWIFT伸出的“橄欖枝”,中國可能並無好感:中國對SWIFT並不特別依賴,SWIFT的如意算盤怕是要落空了。

據瞭解,2015年,中國就已經啟動自己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第一階段時已有11家當地和8家國外清算行加入到該系統中。今年春節進入第二階段後,更有10家中外銀行加入該系統。

相對SWIFT,CIPS具有一些優勢:1.可以使用人民幣進行直接結算;2.無需開設代理行賬戶;3.可降低轉款費用和所用時間。

儘管CIPS要完全取代SWIFT還需要一個過程,但今後逐步替代是有可能的。此外,除了中國,其他地區或國家也在考慮跨境支付的問題。

人民幣更趨國際化

人民幣影響力太大,連全球結算系統都要來“分一杯羹”?但中國……

暫且不提SWIFT能否實現其計劃,但不可否認的是,人民幣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國家認可人民幣。

這裡不得不提俄羅斯。去年下半年,俄羅斯購進約120億美元的人民幣資產,增持速度遠遠超過其他央行,人民幣在俄儲備資產中的份額從2017年第三季度的1%一躍升至第四季度的2.8%。與此同時,印尼,尼日利亞和泰國等與中國有密切的經貿往來的國家也和中國簽訂貨幣互換協議,這大大地提高了人民幣在國際上的使用率。

此外,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官方外匯儲備貨幣構成報送國持有的人民幣外匯儲備規模從2017年末的1234.7億美元增至1933.8億美元,佔比為1.84%,連續四個季度上升。

實際上,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市場驅動、水到渠成的過程。隨著更多的國家去美元化,人民幣國際化也將進一步加快,人民幣成為全球儲備貨幣或許只是時間問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