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去邢臺旅遊 這幾個地方不可錯過

邢臺市位於河北省南部,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山清水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今天小編給你推薦的是北武當山、張果老山;這裡還有光榮的革命傳統,不僅有冀南烈士陵園,還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所在地。

去邢臺旅遊 這幾個地方不可錯過

北武當山

北武當山位於河北省邢臺市沙河市西部山區,主峰海拔1437.3米,俗稱“老爺山”,《順德府志》記載:北武當山,去府西百二十里,上有玄天上帝廟,亦曰小武當,其旁即青龍、白虎二山。距沙河市區60公里,是河北省重點風景名勝區。北武當山風景名勝區1992年被評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8年被評為國家2A級景區。山貌壯觀、奇峰聳峙、溝壑幽深、植被繁茂,名川麗水隨處可觀,奇峰秀石舉目皆是。

沙河北武當山從公元六世紀的隋朝始歷代重修為“民建”。現存石碑35通,均為歷史重修功德碑。可見古武當山之久遠,主峰海拔1437.7米,稱北頂老爺頂,在主峰南側0.5公里處,又有一峰海拔1420米稱為奶奶頂,兩峰遙相呼應直刺蒼穹。南側有龜山、蛇山,正東有香爐山,山頂古建眾多,主峰建有真武大帝廟,分上中下三級殿宇及配殿,南峰建有菩薩殿,碧霞宮等建築。其次有碧霞聖母度化太子苦修的“磨針溝”;有太子苦修的“南崖宮”;有真武修行洞(天然溶洞);有太子脫去凡胎駕雲去湖北佈道的“脫胎巖”;有無名道人“張三丰”凡體修煉的“長蛇川”。

該山氣勢雄偉,植被繁茂。有太行山中罕見的三萬畝公林,植被覆蓋率達70%。山頂有真武大帝廟,相傳為道教護法大神真武大帝當年修行悟道之福地。另外還有菩薩殿、碧霞殿、藥王殿等。古廟經歷年修繕,大體可觀。整座建築規模雖不甚大,但因高踞於三面絕壁之峰巔,故頗有威風凜凜、勢壓群峰之感。此外,據《道藏》和當地民間傳說,當年真武曾在沙河北武當山出家修道,得到正果後輾轉到湖北等地傳經佈道,這個過程便是民間傳說“修道於北方,佈道於南方”的起因。之後於明代,道家真人張三丰也曾尋著真武的仙蹟,蒞臨北武當山講經傳道。據傳說,張三丰當年收徒傳道的地方就在沙河市北武當山腳下大欠村南的一塊地方,後人將此地命名為“道莊”。

另外北武當山景區內的自然生態環境很好。野生動物很多。有刺蝟、獾、松鼠、狐、狼、野豬、穿山甲、喜鵲、山雞、斑鳩、貓頭鷹、布穀鳥、黃鸝、山雀、畫眉等數十種禽獸。中草藥分佈也十分廣泛,象當歸、黨參、何道烏、柴胡等,遍地皆是。

地址:邢臺市沙河蟬房鄉大欠村

張果老山

張果老山,又名仙翁山,位於邢臺市西部15公里處,主峰海拔449米。是國家AAA級景區、河北省第一批省級風景名勝區。據山上的唐代古碑記載,此山原名五峰山,廣宗道人張果在此隱居修行成為八仙之一。唐明皇李隆基奉老子為自己的祖先,抑佛興道,便敕封張果為仙翁,改邢州五峰山為仙翁山,併為張果修建了一座棲霞觀,改觀後的山洞為仙翁洞。遠在明朝時“仙翁古洞”便被譽為邢州八景之一。

順著石階走上去,遠遠看到一棵古樹。古樹上被善男信女掛滿紅綢紅布,樹旁有一通石刻碑記。碑上的文字記載著古樹的來歷:“苦夢樹。苦夢樹似椿非椿,似槐非槐,乃是張果老山赫赫有名的鎮山之寶。

聖旨碑即大唐開元二十三年的《唐玄宗敕封仙人張果記》碑,位於張果老山棲霞觀前,碑上碑文是當年唐玄宗李隆基親自傳下的聖旨內容,它詳細地記載了唐玄宗召見張果老、有意下嫁玉珍公主及敕封張果老,籌建棲霞觀的整個全過程,這是我國五千年文明史中唯一受過皇封仙家的聖旨碑,就有較高的觀賞和道教考古價值。

地址:邢臺市西15公里

冀南烈士陵園

冀南烈士陵園座落在邢臺南宮市城區,佔地22萬餘平方米,建於1946年3月,是河北省建園最早,佔地面積最大,葬埋烈士較多的陵園之一。1989年8月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5月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河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冀南烈士紀念塔高29.5米,塔身南面有毛澤東同志的題詞:“為國犧牲,永垂不朽”,塔身北面是鄧小平同志的題字:“冀南烈士紀念塔”。

紀念塔之北,一條水泥板路直通陵園另一大型建築——冀南革命鬥爭紀念館。在館塔中間,一條東西路與南北路交叉,形成一個十字路口。東西路兩端各有一座拱門,東拱門上書“加強團結”,西拱門上書“浩氣長存”。

坐落在十字路口東北角和西北角的是1949年建成的兩座小型紀念碑。佔地700餘平方米的“冀南革命鬥爭紀念館”,館名由原冀南軍區領導胥光義題寫。館內展覽著冀南建黨初期至全國解放各個時期的革命鬥爭歷程。

展覽是1999年新布展的,展覽通過200餘幅圖片、文字、沙盤、模型、實物、圖表、景箱、場景復原等現代化手段,生動地再現了冀南革命鬥爭歷程。

地址:邢臺市南宮市勝利街

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陳列館

邢臺縣前南峪村,是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敵後總校所在地。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簡稱“抗大”)陳列館坐落在河北省邢臺縣漿水鎮前南峪村,2001年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02年被中央軍委命名為“國防教育基地”。

該館由省、市、縣三級政府投資建造,總投資約250萬元,佔地面積1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100平方米。工程於1997年奠基,於1999年4月30日竣工,是一座規模較大的抗大專題陳列館。

陳列館門楣鑲嵌著楊成武上將題寫的匾額。館內由序廳、主題廳和西展廳三部分組成。序廳的中央黑色的花崗岩臥碑上鐫刻著金色的前言。毛澤東同志為抗大制定的“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訓尤其引人注目。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早在2700年以前,漿水鎮曾是邢國國都和襄國國都,抗日戰爭時期是邢臺縣解放區政府所在地,同時也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總部所在地。

地址:邢臺市漿水鎮前南峪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