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

“我還是恨他,到現在我也恨他。

我知道我應該感謝他,

沒有他我不會改行。

但一想起他當時那麼罵我,訓我,

我還是不能釋懷。”

----

岳雲鵬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不知道大家是因為什麼而記得了“岳雲鵬”這個名字,五環之歌?可愛表情包?萌賤範?

第一次在視頻採訪中看到岳雲鵬委屈落淚,我很驚訝,驚訝於在鏡頭前落淚的明星一般是因為失戀、失去親人的傷心難過,獲獎之類的感動,極少是因為“委屈”。

同時,也很開心,他也是個正常的,有感受、有情緒的人,至少現在還很真實。

不知道大家是因為什麼而記得了“岳雲鵬”這個名字,五環之歌?可愛表情包?萌賤範?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我開始對岳雲鵬有印象,是因為——他是河南人,而我恰巧也是。

作為地道河南人,我知道傳統的河南人對於“哭”這個事情的要求之嚴苛,人前不輕易落淚,更別說在聚光燈下。

14歲就開始北漂生活的岳雲鵬,做過工廠保安、後廚幫工、廁所保潔員、建築工、服務員……,那個改變他一生的人就在他做酒店服務員的時候出現了。

15歲那年,岳雲鵬在飯店做服務員。有一次不小心寫錯了單據,把三號桌的兩瓶啤酒送到五號桌,價值6塊錢。發現出錯後,岳雲鵬主動道歉,好話說了一籮筐,並且主動承擔對方餐費的一半,可是對方還是不滿意,繼續辱罵。

岳雲鵬拿出自己全部的誠意,要求支付所有餐費。可是,辱罵聲仍在繼續,周圍的一桌人也沒有一個敢上前勸阻,就這樣持續了三個小時。最終岳雲鵬被辭退。

講述這件事的時候,岳雲鵬說:

“我還是恨他,到現在我也恨他。我知道我應該感謝他,沒有他我不會改行。但一想起他當時那麼罵我,訓我,我還是不能釋懷。”

岳雲鵬的這個故事,他在很多次採訪中都講過,從一開始的一邊哭一邊講,到後來的只講不哭。

聽得人大多都會在一邊說“其實你應該感謝他,沒有他你還不知道要在那再做多久的服務員呢!”“你看你現在多好,這個好裡也有他的功勞。”

據此,師父郭德綱曾說過這樣一段話:

“這個東西是跟人一輩子的,如果連這個事情都記不住的話,那這輩子活得太冤了。記住還非得去報復,那可能是我小心眼,但我記住都不行嗎?這說不通。”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傷害就是傷害了,受傷就是受傷了,恨就是恨了,為什麼要感激一個刻意傷害我們的人?

是的,我們應該感謝,感謝那段經歷讓岳雲鵬觸底反彈,被辭退,去拜了郭德綱為師,開始學習相聲,現在大紅大紫。

但是,那個曾經辱罵他的人並不值得感謝,傷害就是傷害了,受傷就是受傷了,恨就是恨了,為什麼要感激一個刻意傷害我們的人?

感謝那段助我們成長的經歷,但不是感謝那個可以傷害我們的人。

我們可以不去報復,但是可以選擇記得。當然如果自認為實力雄厚,可以承擔報復的後果,比如:失去生命,失去親人,那這也是一個沒有對錯、無關道德的選擇。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人紅是非多,果不其然。

一名北大教授就曾怒懟小嶽嶽,直言小嶽嶽沒有文化還不懂裝懂,誤人子弟。雖然表演能入眼,但學歷太低,還經常演的很有文化的樣子。

德雲社高峰給出了回覆: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對於相聲,我只是個拿它作為娛樂的觀眾,沒做研究,自己也不是有文化的學者,但至少我知道,我沒打算通過相聲學習文化知識。

相聲的特點是:

1、用詼諧的說話,尖酸、譏諷的嘲弄,以達到惹人"捧腹大笑"而娛人的目的。

2、內容使人感到是不確定的。相聲的包袱常常給觀眾提供假象,而將真相隱藏起來。這樣一來,就促使觀眾主動進行思考,因而加強了雙方之間的思想交流。

3、相聲表演要求直面觀眾,甚至跟觀眾現場互動,拆掉第四堵牆,讓距離更近。(在戲劇表演中有第四堵牆的理論,它要求在演員與觀眾之間樹立起一道假設的牆,這堵牆使演員與觀眾之間的交流帶有間接的性質)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聽相聲需要帶上頭腦,帶上思考,所以如果完全是符合歷史、符合文化事實的內容,觀眾則不需要做任何的思考,直接當聽課一樣聽就可以了。那就不是相聲,而是上課。

所以,理論上每一個聽相聲的人的基本素養是——我知道這是個幽默的、以娛樂為主的藝術形式,並且抱著如此的心態走進劇場或者打開音頻視頻。

北大教授的評價讓我想起了最近看的一檔脫口秀,作為“獨立女性”的代表而火起來的脫口秀演員思文在節目裡說,曾經有粉絲在聽了她的脫口秀之後生氣了.

思文說“既然來聽脫口秀了,就抱著娛樂的心態來,不帶認真、不帶生氣的啊。大家都沒有要故意傷害誰,只是為了娛樂效果。”

岳雲鵬被顧客辱罵三小時、遭北大教授怒批沒文化,這樣霸氣回覆

脫口秀也好、相聲也罷,都是戲劇性的藝術表達方式,為何他們能夠成為娛樂人的方式,瞭解人類的心理,運用誇張的手法批評諷刺生活中的假惡醜,而很多時候能夠引人發笑的是看到了他人人性中黑暗的一面而非積極向上的一面。

這是無法改變的人性。

帶著一顆娛樂的心去娛樂,這大概應該是對觀眾的基本要求了。

重壓的生活讓我們習慣了防禦、學會了批評指責來保護自己、讓我們學會了扛起壓力,卻沒有教會我們如何放下防禦,卸下重擔,哪怕就是毫無防禦地看一場演出、聽一段脫口秀、欣賞一場話劇。

假期即將結束,這個假期你讓自己短暫地放下了嗎?如果還沒有,在假期的最後三天,來一個科學情緒管理吧,充分表達、釋放你的愛、你的恨、你的怨,創造你的輕鬆和愉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