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1》

春风又绿大地,浅草新嫩,树梢上冒发着新芽新叶。

绿意盎然的春天,在不同人眼里,有着不同的风景。

一片叶子,是绿色,是椭圆、是希望、是好心情……

在摄影师眼里,这是极好的构图视角;

在音乐家眼里,这是清新动人的音符;

在画家眼里,这是一幅美丽的画,层次丰富的绿色调;

在植物学家眼里,是植物机理,是生态,是新物种;

同样的一片叶子,走过经年四季,放在不同的场景下观察,同样能发现不同的新视角。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发散思维,对于寻求真相,探索未知,大有裨益。

大千世界,就是如此奇妙。

就像白茶,同样是一片叶子,不同季节出产,不同形态,不同年份,不同泡茶方式下,能呈现出不同的茶味效果。

喝白茶时,遇上不好喝的白茶,不少人会在惯性思维影响下,直接想到的就是这茶的品质太差。

不曾想,冲泡方式不对劲,也会让一款好茶风味大变样!

现在新一年的春白茶刚刚开采,趁着新茶还未上市,咱们先来学点冲泡干货。

免得走进了冲泡误区,在选茶喝茶时,白白冤枉了好茶,错过了好茶!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2》

误区一:新茶刚上市就拿来煮

“盼了这么久,等来的春白茶,一点儿也不好喝呀,又苦又涩。”

“闻着倒是挺香的,喝起来太煞口,完全喝不了。”

去年白牡丹上市那会,有茶友入手了新茶,喝茶过后,发来这样无奈的一段话。

本该清香四溢,鲜润无比的白牡丹,变成了苦涩不堪的模样,这该不是冲泡上出了问题吧?

细聊过后才发现,原来,这位北方茶友,竟然将刚刚上市的新茶,拿去了煮!

难怪会得出又苦又涩的滋味了。

一听说新上市的春白茶,不适合煮着喝,那位北方茶友,还满是疑惑不解。

“这白茶不是可以煮着喝更好喝吗?之前在朋友那喝过煮出来的寿眉茶,喝着倒是很舒服呀。”

“煮出来满满一壶,放在那,足够三四个朋友闲谈喝茶用,看着可以煮茶方便喝茶,才赶在新茶上市前,买的白茶呀。”

白茶可以煮着喝,没有错,但是煮茶是要有前提条件的,要上了年份的白茶方才适合煮,不是所有的白茶,都能煮出好滋味。

刚刚上市的春白茶,芽叶细嫩,内质物饱满,又没有经过时间沉淀 ,自然会苦涩不堪。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当年产的新茶,内在养分物质处于满格状态,并且十分活泼,就像座小火山,一经与水相遇,便会磅礴而发。

用煮茶的方式,在长时间高温沸煮下,新茶中内含的茶多酚、咖啡碱物质,提前过量析出,会造成茶味苦涩不堪。

若想通过煮茶的方式,将白茶拿来煮着喝,需要多给白茶一切转化的时间。

将白茶妥当储存,在漫漫的储存岁月里,白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与空气中微弱的氧分子发生交换,新生成的络合物将其紧紧包裹着。

随着储存的时间越长,络合物生成越多,白茶的风味愈加甘和醇美,这时,经过存放转化后的白茶,方才适宜煮着喝。

新茶刚刚上市,买到手的茶,若想品尝其滋味,最为适宜的方式,是用白瓷盖碗冲泡。

用盖碗将其一冲冲的茶味精彩释放出来,喝尽喝透一款茶的不同冲泡次数下的风味变化,方才能得出最为公允的判断,这款茶,到底是好是坏。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3》

误区二:用85℃水温泡春白茶

在白茶圈子里,最为盛行的一条冲泡误区,是用85℃水温泡茶。

给出的理由,看上去似乎有着一番道理。

白茶的芽叶细嫩,尤为是春白茶,都是采茶树新芽新叶制出来的,得用85℃水温泡茶,才不会将其芽叶烫坏,影响风味。

春白茶,真的有这么脆弱吗?

若是春茶真的这般娇弱,脆弱,一烫就坏,那怎么能肯定85℃水温不会将其烫坏呢?

实际上,冲泡白茶,最为适宜的水温,只有一个100℃,用沸水泡茶!

原因嘛,很简单,好茶不怕开水烫!

春白茶,尤为是品质好的春白茶,绝非是看上去那般娇弱,一烫就坏,茶味大变。

恰恰相反的是,白茶需要借助高温的沸水,方能彻底的绽放出精彩茶味。

就以春白茶中,采摘单芽制成的白毫银针为例。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白毫银针,内在的芽头结构,呈现的是层层的竹笋状,每一层都密布着白毫层,剥开一层,内层的白毫层显露出来。

就像俄罗斯套娃般,一层接一层,芽头这套防御工事,可谓是坚不可摧。

品质好的白毫银针,白毫层能达到七层之多。

是以,在冲泡时,若非使用高温的沸水,难以将其深层的茶味,彻底激发出来。

若是用了不温不热的水冲泡,得出来的茶香、茶味,都会比沸水冲泡出来的,稍逊一筹。

这是因为,白茶中,蕴藏丰富的内质物,这些内质物,释放点有高有低。

最为常见的,是芳香物质的释放,沸水冲出一杯热茶,在温度不断往下降的过程中,嗅闻茶香,能闻到错落有致的香气变化。

高沸点的茶香物质,最先绽放,紧接而来的低沸点的茶香物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台,好不精彩。

若改用了温水泡茶,85℃水温泡茶,会难以呈现出一款茶最为精彩的风味。

凤凰涅槃,浴火重新,唯有最为炽烈的火焰,方能让其新生的翅膀,增添更多耀眼的色彩。

冲泡白茶,也是如此,唯有高温的沸水,才能展现出一款白茶实打实的内在功力!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4》

误区三:将春白茶拿去闷泡

闷泡,对于春白茶来说,是极大的致命伤。

何为闷泡?指的是泡茶过程中,在密闭的空间里,让茶与水长时间接触,茶味物质过多释放,得出来的茶汤滋味会过于浓重。

好汉不怕出身低,就怕没志气!

好茶不怕开水烫,就怕闷着泡!

是以,在用盖碗泡春白茶时,出汤速度一定要快。

天下武功,为快不破,泡茶的功夫,也是如此。

110ml的白瓷盖碗里,搭配上5克白茶干茶,注入沸水后,旋即就要快速的倒出茶汤。

在注水的时候,将烧水壶放于地处,进行注水,避免高注水,水压过强,水花四溅,引起烫伤。

像是白毫银针、白牡丹等身骨较轻的春白茶,注水的时候,手法可以采用环壁注水的方式。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环壁注水的手法,就是沿着盖碗,绕着圈圈似的注水,快速的画一个の字,完成注水。

用环壁注水的手法,可以快速的确保干茶被打湿浸润,让茶味得以释放。

注水完成后,快速的调整盖碗开口大小,将盖碗提起,对准公道杯,快速的倒出茶汤。

从注水,到完成出汤,一气呵成,时间以不超过十秒为宜。

尤为是在前面几冲泡茶时,出汤速度更是要快,前几冲时,白茶的内质物能量较为盈满,用快出水的方式,能让茶味有规律的更好进行释放,更好的利用茶味。

若是用闷泡的方式泡春白茶,在第一冲泡茶时,就进行闷泡,提前过多消耗内质物,不仅让这泡茶汤,内质物比例失调,茶味浓重,还会因内质物过多损耗,影响后续冲泡的茶味续航。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品质好的春白茶,用快出水的冲泡方式,泡上十来冲,是不在话下的。

在冲泡时,前面几冲泡茶,尤为要注意快出水,五六冲过程,茶友们可以根据茶汤的颜色变化的个人喝茶口味,适时的调整茶与水接触时间,延缓几秒出汤。

盖碗泡白茶,出汤过程不仅要速度快,更要好,将茶汤彻底沥干,盖碗内不留残茶。

以免在下一冲泡茶时,闷在盖碗底部,泡得苦涩不堪的汤水,兑入下一冲茶汤中,影响后续茶汤风味。

冲泡白茶,出汤速度要快,闷泡是春白茶最大的冲泡误区!

这3个让新白茶“折寿”的坏习惯,不想白茶泡的难喝,请改正!

《5》

遇上一杯不好喝的茶,除了品质的原因外,冲泡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什么好好的白茶,会被泡得不好喝,原因有很多很多。

将刚刚制成的新白茶,拿去煮着喝;

又或是,投茶量不准确,随意投一把茶进行泡茶;

再或者,泡茶的水温不对,用温水泡白茶,再不然就是水质不好,影响茶味;

最后,还和冲泡过程有关,注水完成后,久久不出汤,将茶闷泡,出汤速度慢,出汤时没有彻底沥干水,都会影响茶味效果。

从一杯泡得不好喝的白茶中,可以看出的泡茶误区,实在太多。

要想泡出好茶味,找准冲泡误区,对症下药,才能让你的茶,变得更好喝!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