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復工之後,“再不出門就要憋死”的Leo、Linda們終於可以名正言順地出門。重獲自由的他們以為上班後是這樣的: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可實際上,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要錢還是要命,成為每個年輕人在2020年伊始必須做出的選擇。

我們採訪了不同行業復工的年輕人,有人警戒心爆棚,有人上班真香,有人解開了困擾自己多年的疑惑……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

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復工對於別人來說是解脫,可對於處女座陳曦來說是,在家憋了一個月積攢的安全感,瞬間清零。

為了避免跟人接觸,平時坐公交的她改騎電動車。“比坐公交快是真的,冷也是真的”,毛線帽子、口罩、手套、過膝羽絨服、雪地靴,陳曦終於活成了媽媽想要的樣子。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非常時期,陳曦的上班之路堪比警匪片場。出小區、進園區、進辦公樓、進公司,每個環節都有人上前盤查,核對證件,隨後對著額頭來上一“槍”。

全副武裝、騎車、測體溫、爬樓梯、消毒,陳曦從出門到進公司正好一小時,跟坐公交的上班時間一樣長。“時間全搭路上了,有點懷念在家躺屍的日子。”陳曦無奈地說。

公交可以不坐,電梯可以不乘,可一起值班的同事,逃不掉的。“我能管住自己,但管不了別人”,進入辦公區,陳曦的“健康保衛戰”才正式打響。

從進門開始,收拾桌子、刷杯子、上廁所、吃早餐,陳曦來來回回洗了五遍手;鼠標、鍵盤、手機、辦公桌、水壺……隨身攜帶的酒精噴了半瓶。

“一接觸人就覺得不舒服,狂洗手、消毒,感覺手快要裂了。”

曾經,辦公室裡暗戳戳的較量是口紅色號和包包,如今,

誰的洗手液專業、誰的口罩庫存多,誰才是公司裡的大神。

防火、防盜、防同事——自覺遠離別人工位,成為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昔日裡嘻嘻哈哈的同事,復工回來都像隱居歸來的俠客。帽子、護目鏡、口罩無不寫著四個大字:莫挨老子。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安靜的辦公室,誰咳嗽一聲,都會引來領導、同事的“關心”。自覺戴口罩,成為維繫同事友誼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非常時期,大家都很緊張,但緊繃總比大意強。自覺戴口罩、待在工位不亂逛,不給別人添亂是一個人素質的最好體現。”

“沒有零食的工作沒有靈魂

白領午餐新型鄙視鏈”

“等能出門了,我要第一時間去吃大餐,北京每個餐廳變著花樣吃一個月!”董雪在大年初一立下flag。

然而,復工後的她,很快打臉。吃遍京城,變成了“有得吃就行”。

疫情當前,戴上口罩就不能吃零食,但是摘下口罩,可能會死。別說零食,一上午包括董雪在內的很多同事連水都不敢喝,“喝多了總上廁所,增加風險。”

董雪終於明白,沒有零食的上班是沒有靈魂的,大腦不興奮,嘴巴太寂寞。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於是,午餐成為復工白領唯一的精神寄託。

曾經,白領午餐有一條赤裸裸的鄙視鏈,下館子>叫外賣>吃食堂>帶飯。如今,飯館沒開、外賣不送,連便利店盒飯都要搶,單位食堂又一次迴歸C位。

疫情期間,很多單位食堂專門出了保健菜譜,兩葷兩素,還有提升免疫力的免費中藥。

“有一說一,比平常吃得好”,董雪和同事們對食堂很滿意。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為了吃出“距離感”和“儀式感”,食堂採取分批用餐方式,每位員工用一張桌子,有人甚至吃飯全程不摘口罩,“網上的段子不是編的,吃出了高考的感覺”。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如果說食堂管飯是非常時期白領午餐的C位,那帶飯黨就是赤裸裸地炫耀。

不用跟人接觸、乾淨衛生,自制午餐五花八門,有被食堂耽誤的廚神型、跟風實驗屢試不爽型、營養豐富型、家裡有媽吃喝不愁型。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同樣是上班,有飯吃的幸福都是相似的,沒飯吃的人各有各的心酸。八寶粥、方便麵、小麵包,飢一頓飽一頓,湊合一天。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這個假期讓人明白

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復工第一天,加了三個小時班,一口氣處理了300封郵件,畢竟連休了24天 。”復工第一週的張悅成了“工作狂”。

對於張悅來說,在辦公室工作更讓人安心。

“作息時間正常了,飲食規律了,一忙起來沒時間刷那些疫情的消息,心情也輕鬆了許多。”

像張悅一樣在復工之後鬆一口氣的年輕人不佔少數,很多人感嘆,“等著等著,就怕公司倒閉了,花唄都還不起了。”

除了安全感,對於張悅來說,復工的另一個好處就是可以“攢口罩”。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節前沒意識到疫情的嚴重,還嘲笑搶口罩的同事。等到反應過來已經找不到任何買口罩的途徑了。還好公司每週給發五個口罩,每天到家用吹風機吹吹,一週用兩個,剩下三個給家人用。”

張悅復工,最不放心的是她的家人。

“上週去發熱門診採訪,回來我媽因為我沒戴一次性手套嘮叨了半天,每天回到家我老公恨不得把我扒層皮處理乾淨,頭髮絲都不放過。”

自覺遠離別人工位:2020職場第一行為準則

因為這次疫情,張悅終於理解了一線的醫生有多辛苦,“我們只戴一天口罩就悶得腦缺氧,更不要說他們連防護服都不能脫。”

張悅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下班回到家,摘下口罩的一刻,“原來自由呼吸,空氣是這麼清新。”

當被問起復工最大的感受時,張悅開玩笑說,

“以前總覺得工作就是為了掙錢,錢能讓人有安全感;經過這個假期我終於明白了,被需要也是一種安全感。

不能讓老闆發現,公司沒有我也能正常運轉。不是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工作!

……

關於復工,一千個人有一千種體驗。

一窮遮百醜,不工作毀所有。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終於發現,工作不僅是為了掙錢,更是為了有品質地生活。畢竟,豬肉都45一斤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