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製糖行業區域格局及新進入者壁壘阻礙分析

1、製糖行業區域格局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製糖行業深度分析及市場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在我國,糖料作物主要是甘蔗、甜菜。考慮到原材料的採購和運輸成本,製糖企業大都分佈在糖料產地周邊。目前,國內甘蔗糖企業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雲南等南方省區,甜菜糖企業主要集中於內蒙古、新疆等北方省區,由此形成我國製糖行業的南北格局。

製糖行業區域格局及新進入者壁壘阻礙分析

2、週期性明顯

國內的食糖主要是作為食品、飲料、醫藥等廠商的生產原料使用,直接用於家庭等零售終端消費的比例很小。作為大宗交易商品,國家政策、經濟週期、種植面積、氣候狀況、市場投機等因素都可能對食糖的市場價格產生較大影響。而食糖的生產也會受原料供應、市場價格波動等因素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週期性。

3 、製糖行業產業鏈

對製糖企業而言,其上游主要包括生產甘蔗、甜菜、原糖等原材料相關行業,以及提供煤、電、石灰石等能源和輔助材料以及運輸等生產過程中所需資源的相關行業。其中,甘蔗、甜菜等含糖原料是製糖企業最為重要的,也是採購最多的生產原料。製糖行業整體利潤率較低,糖料的質量和獲取成本直接決定食糖的生產成本,亦直接決定製糖企業盈虧與否。一方面,糖料作物的產量變化或導致製糖企業無法獲得穩定的原料供給進行生產,進而導致食糖價格產生波動;另一方面,食糖價格的波動也會反作用於糖料作物的收購價格,進而影響糖料作物的播種面積。

食糖的下游需求可分為食品、醫藥等工業消費以及居民日常消費兩大板塊,其中食品加工企業是國內食糖的主要需求者。食品屬於居民生活的必需品,其消費需求彈性較小,且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對於高品質、精細化加工的食品需求將進一步擴大。長期來看,下游行業對食糖的需求將保持穩定增長,有利於行業和公司的長期發展。

4、行業進入壁壘

(1)原材料供給壁壘

國內製糖企業的原材料供給主要包括兩個來源:農作物(包括甘蔗和甜菜)和進口半成品原糖。

糖料作物甘蔗和甜菜的種植對氣候要求較高,甘蔗的產區主要分佈在廣西、雲南、海南等地區,甜菜的產區主要分佈在黑龍江、內蒙、新疆等地區,一般企業會選擇距離糖料原產地較近的地區辦廠以降低運輸成本,故製糖企業的分佈具有地域性。目前,國內糖料主產區大多建有相應的製糖企業,新進入的企業想要在糖料主產區獲得穩定的原材料供應難度較大,總體市場競爭能力較弱。對於原糖進口配額,商務部對申請企業的加工能力、註冊資金、年銷售額等方面提出了比較嚴格的要求,新進入企業拿到配額的難度較大。綜上所述,製糖行業具有較高的原材料供應壁壘。

(2)政策壁壘

長期以來,國內製糖企業與大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類似,大多處於粗放式經營階段,企業規模小導致抗風險能力嚴重不足。2014 年製糖行業 90%以上企業虧損,全行業虧損高達 97.6 億元。

鑑於國內農業的特點,2015 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意見》提出“做強農業,必須儘快從主要追求產量和依賴資源消耗的粗放經營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注重提高競爭力、注重農業科技創新、注重可持續的集約發展上來”。《製糖行業“十二五規劃”》裡也要求“鼓勵和支持食糖主產省區的骨幹製糖企業實施強強聯合、跨地區兼併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同時“逐步淘汰開工率不足 50%,日處理甘蔗能力小於 1,000 噸,日處理甜菜能力小於 800 噸的製糖企業”。

故若想設立新的製糖企業,需要達到一定的產能規模,否則獲得主管部門批准的難度較大。

(3)資金壁壘

製糖行業是一個資金密集型行業,具有前期投入大、運營成本高等特點。進入該行業前期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進行基礎建設,包括廠房、生產設備、環保設施的建設和購置等。同時,甘蔗、甜菜等原材料的收購都是集中在短時間內完成,故運營過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資金。資金實力不足的企業無法在短期內形成規模,使得進入製糖行業具有較高的資金壁壘。

製糖行業區域格局及新進入者壁壘阻礙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