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迴應催收!

欠債還錢,是再正常不過的道理了,但是,一到規定期限,就被催命一樣的催著還錢,恐怕也是不怎麼好的體驗吧。在此,小編希望人人都能不借錢,手裡的錢不僅能夠花,還能有富餘,剩下的資金去配資一些理財,這樣就萬事大吉啦。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回應催收!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回應催收!

然而,事實並非如想象般理想,我們身邊仍然有好多人,因為雜七雜八的事兒,導致不得不通過借錢來應急,如今,是個經濟社會,做事情是講求有回報有利益的,而且在目睹了那麼多借錢不還的例子之後,勞苦大眾深知,賺錢不易,還是別隨便借給別人了。於是,更多的人也不再會輕易跟朋友開口了,以免談錢傷感情,傷了和氣,更多明智的人選擇向專門可以出借款項的公司求救。

但這些公司可不是好惹的,到了還錢的日期,還沒動靜兒的話,很有可能被催收,那絕對是一兩天都不會寬限的。

這些催收們就像銷售一樣,都是按業績拿提成的,一般行業有大致的提成數據,比如,1-3個月的債務提成在10%以下,一年以內的是15%-20%,這樣一個高額的回報比例,在欠款比較龐大的階段,收益是非常可觀的。有錢就會有動力,各個催收人員像是打了雞血一樣的催收行為,如此看來就變得合理多了。

目前,現有的催收方法還比較老套,比如短信、電話或上門,都是一些比較傳統的方式,在預期時間不長、能收回來的可能性比較大的情況下,企業自己會進行第一輪的催收,通過短信通知的方式,提醒借款人,如果此方法不管用,逾期時間一週左右的時候,就會動用電話催收,或者電話和短信交替進行,甚至會對家長、親戚等相關人員進行催收。如果你覺得這就是催收的極限了,那就大錯特錯了,這在催收行業只是小兒科而已。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回應催收!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回應催收!

隨著逾期時間的遞增,催收難度也呈上升趨勢,這時候,企業可能會尋求專門的催收公司進行合作,這時候,催收行為會變得更加猛烈,短信和電話的說辭,完全要暴力很多,甚至還會有一定程度的恐嚇和威脅成分,甚至對於逾期時間超過一週不到一個月的期間,還會去上門催收,或者採取訴訟手段進行催收,直接出示律師函,借款人這時候應該嚇尿了吧,無論如何,為了擺脫目前整天被催收的困境,也要想辦法湊上一湊,趕緊還了,遠離恐嚇,珍愛生命吧。這樣想的話,催收就成功啦。

但是,欠債還錢,這個道理都懂,逾期那麼一兩天,就這麼不近人情,對於好多人來說,是一件無法忍受的事情,那麼,你的福音也到了,《關於規範整頓“現金貸”業務的通知》明確指出,各類機構或委託第三方機構均不得通過暴力、恐嚇、侮辱、誹謗、騷擾等方式催收貸款。所以,遇到非合法催收的情況,借款者可以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回應催收!

不小心進了借款者名單,這樣機智回應催收!

有些人在遇到非法催收的狀況時,選擇以暴制暴、失蹤,甚至是自殺反威脅,難道這樣就能解決問題嗎?以暴制暴,必然會陷入一個沒完沒了的惡性循環;玩失蹤就更不用說了,借款人的個人信用報告中會隨時攜帶不良記錄,嚴重的還會被告上法庭,借款人從此背上不盡還款義務的名頭,很可能被列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這樣就犯不上了;自殺反威脅就更不可取了,萬一催收人員比較狠,結果不但沒威脅到催收人員,自己還搭一條命就不值了,錢沒了可以再賺,命沒了也就什麼都沒了。所以,這些看似不錯的方法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遇到暴力催收或者非合法催收的行為,應該及時記錄下每一條短信,對每一次通話進行錄音,掌握對方觸犯法律的證據,及時向相關部門進行舉報,尋求法律途徑解決問題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