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小三,我大學室友。因為她年齡排行第三,所以人稱小三,她自己也很樂意。

她有兩個讓我們深惡痛絕的優點。

一個是自信。

一個155cm,體重60kg,皮膚黝黑的廣西女孩,每天早上像禱告一樣,對著寢室的全身鏡說一遍“我怎麼那麼美”,順帶扭出一個妖嬈的S形舞。

我們三個都不敢說什麼,她怎麼可以自信得這麼喪心病狂!

高中時,她還泡了全校的學霸兼男神,樹敵無數,兩人還一直談到高中畢業。

大學畢業,當我們焦頭爛額地滿世界參加校招會投簡歷時,她卻在上學期就找到工作了,成為我們系最早找到工作的人,進得還是世界500強的企業。恨得我們是咬牙切齒。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另一個優點是有主見。

一起逛街,只要她看上的,買得起,她就毫不猶豫地下單。不會貨比三家,也不會像我問完身邊的朋友,再問服務員,還接著問試衣服的陌生人。

她喜歡攝影,大二那年買了一個七千的單反。錢大部分是自己暑假當導遊賺的,一小部分是跟爸媽借的,後來她每個月省吃儉用一點點還清了。

大學她還談過了一場異地戀,渣男突然有一天電話裡說分手,就人間蒸發了。她二話沒說,湊錢買了張機票飛往廣州。我們都勸她不要去了,不找罪受。但她鎮靜地說,分手不是不可以,但必須把話當面說清楚,這樣不明不白算怎麼回事。

她是我大學見過最拉風的女孩子,主意大得很。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我們問她,你自信從哪兒來的?

本來想學幾招,後來發現這還真學不了,因為這是人家與生俱來的幸運,就比我們多了一個優秀的爸媽。

她說,她爸媽從小就這樣教育她,給她無限的愛、鼓勵、選擇的權利,她從來沒有覺得自己比別人差。

這簡直是瑪麗蘇家庭,她讓我們見識到我們最大的差別原來是在這裡。原來在一個被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會如此的自信、強大。

我每次給我爸媽安利這些道理,希望他們能低個頭,道個歉,他們卻說,“把你養那麼大,還讓你上大學,你還想怎麼樣?”氣得我七竅生煙。

有的父母關照的只是物質條件,孩子的學習成績,卻疏忽了孩子的情感和人格需求。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對照小三的爸媽和我爸媽,雖然家庭環境各異,經濟條件有別,但這三點我想是幸福家庭所共通的。

小三,獨生女,媽媽是醫院的會計,爸爸是工地上的工人。

我,家裡還有一個弟弟,爸媽都在外打工。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01

給孩子無條件的愛

我媽小時候總是說,你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

我爸當著我和弟弟的面說,你們誰成績好,我就愛誰。

結果我變成了一個聽話、成績好的孩子,但我卻沒有自我,沒有自信,沒有安全感。

我的人際關係、職場發展、婚戀觀也如法炮製。

別把孩子懂事當成你的自豪,你不瞭解孩子壓抑自己的慾望,小心翼翼討好你的痛苦。懂事的孩子其實活得很可憐,他們擁有了這個年齡不該有的穩重和踏實,卻失去了這個年紀該有的童真和童趣。給孩子一點任性的機會,讓他有機會活出自己吧。

每個孩子出生後都因太過弱小,必須依靠父母的庇護才能得以生存,父母和孩子關係天然不對等。父母應該消弭這種心理距離,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同在,我們相互需要,任何情況下,我都不會不愛你。

尹建莉曾說,“面對孩子,成年人最大的文明所在,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努力理解他的所作所為,以他樂意接受的方式對他的成長進行引導。你必須把他當做一個“人”來平等對待,而不是當做一個“弱小的人”來征服。”

小三因為生命之初就被愛過,被相信過,所以一早就確認自己是誰,喜歡什麼,不輕易的被外界的聲音所擾,可以堅定地過自己選擇的生活。

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一生的鎧甲。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02

自由的家庭氛圍

自由這個詞,在我家就沒出現過。只要能插得上手,父母就絕不放過。

大學以前的買衣服都聽媽媽的,想挑件緊身一點的衣服,這哪像個學生穿的,這件好,這件好!一看,校服的翻版!

大學不讓出省,考研別想了,畢業回家考公務員當老師,男朋友不能跨市……我的人生好像被父母捆綁了,我的人生,父母做主!

其實核心的問題是,從小在一種沒有話語權的環境下成長的我,是一個沒有主見,害怕做選擇的人,所以在父母幫我做選擇的時候,我還欣然接受了。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但小三的爸媽卻在她很小的時候,讓她參與家庭大小事的決策。

家裡要搬家,會聽聽女兒意見;爸媽想把堂哥接過來跟他們一起生活,也會問她同不同意;學校是選擇離家近一點的還是遠一點的名校,也由女兒自己決定;初中要不要進重點班,看她選擇……

大學、考研、對象、工作都不會對她有任何限制,他們很相信自己女兒,也很尊重她,在她尚能做主的時候,給她充分的自由。

奧修在《禪宗十牛圖》中說:愛允許自由,不僅允許,而且強調自由。任何破壞自由的東西都不是愛。它一定是別的什麼。愛和自由並肩而行,它們是一隻鳥的兩隻翅膀。

孫瑞雪所說:作為父母,我們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03

有個懂得生活的媽媽

小三的爸媽很懂得享受生活,從不讓女兒為家裡的事情擔心。

她爸媽每個月近遊,每半年遠遊。每次打電話,她爸媽不是在外地度蜜月,就是在家裡做美食。爸媽還經常秀恩愛,小三總說她媽媽重色輕友。

而一想起我爸媽,心無比地沉重。

我爸媽沒有生活,只有生存,他們每日為生計奔波,像個機器人一樣運轉,完全沒有自己的精神生活。看書、唱歌、旅遊、逛街與他們絕緣。

每天面對工作如此繁重,愁容滿面的父母,孩子能幸福多少,他壓力得多大,他要多努力才能改善父母的生活。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中國式的母愛,向來如此偉大,為了富養孩子,不惜窮養自己。

為了陪伴兒子,給他最好的教育,有一位媽媽自己省吃儉用,還放棄所有的私人時間。

兒子有天對她說,“媽媽,和你在一起,我有一種呼吸不上來的感覺。我知道你很愛我,可你為我做的越多,我就越內疚。難道你除了關注我的學習,就沒有別的事做嗎?”

聽了兒子的話,她意識到自己完全沒了自己的生活,自己很壓抑,還把這種低氣壓傳給孩子。後來她開始參加公司、朋友的聚會,開始逛街、喝下午茶,還重拾起過去的攝影愛好。每天忙著看書,拍照片,修照片,有時還會和同城的攝友聚會,忙得不亦樂乎。

而兒子並沒有自我放縱,而且表現比之前更好了,每天獨立完成作業。

一個媽媽懂得生活,並不是說毫無節制地追求奢侈品,而是在現有的經濟基礎上,儘可能地在物質上善待自己。同時,多讀書、多旅行,提高自己的認知,擴大自己的格局,營造美好的心情。

媽媽懂得生活了,自己的靈魂充盈起來,孩子也能耳濡目染,才能更好的生活。你富有了,孩子才能富有。希望每位媽媽不吝給你自己物質上的款待和精神上的滋養。

你和“別人家媽媽”的距離,差的不只是錢

父母總是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其實在孩子內心,他也羨慕別人家的媽媽。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優秀父母,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費盡心思。以上三點,你都達到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