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4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大埔除了“茶阳八景”的自然景观之外,茶阳古城比其他地方更胜一筹的当数它的明、清古建筑群。客家古建筑作为客家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又以牌坊、祠堂和骑楼群被称为古建三绝。古时茶阳人文兴盛,科举蝉联,官宦众多,他们都始终不忘根基在茶阳,取得科举功名或任官之后多回来建造牌坊碑记,修造祖屋和祠堂,增置族尝建购店铺。这既是一种功成名就的姿态,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牌坊。“父子进士”牌坊,是大埔县古建筑中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是为纪念当时茶阳的父子进士,明嘉靖十四年进士,任中书舍人,江西按察副使的饶相和明万历十七年进士,都察院观政、中书舍人的饶与龄而建的。

牌坊用精美坚硬的花岗岩石凿件构砌而成。牌坊高度为12.5米,底基座总宽为9.32米,进深为3.62米,上层建筑宽度约为11米,有三层檐顶,底部用四条66公分宽30公分高362公分长的横石条作基座,座上分立四根54公分×54公分×530公分高的主石柱,八条28公分×28公分×530公分高的附石柱,并列成四排12根主附柱支撑整个牌楼。形成中间宽4.65米的大门,两侧各对称宽1.90米的小门布局。第一层是横梁上蟠龙雕凤绕梁,石刻雕工可谓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蟠龙呼之欲出,雕凤振翅欲飞,将我国传统的石雕装饰图案表现得淋漓尽致。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第二层是整座牌坊的中心,在正中有三块匾额:上一块是诰封于饶相的父亲饶经济的文字,两边是省、州、府官员为之立碑的文字;中间一块匾额上,正面阴刻有“父子进士”,后面则是“丝纶世美”(《礼记》:“王言如丝,其出如纶”,帝王诏令为丝纶。此指饶族三代任中书舍人,为世任丝纶之意)。匾额两旁都是传神逼真的石雕像,为古代士大夫的形像,他们博冠峨带,或吟诗诵书,气韵文雅,或忧国忧民,神色庄重,均是惟妙惟肖,传神之至。这组人物石雕像极巧妙地显示了牌坊主人的身份;下面一块匾额则写明父子进士中举及进士及第的年代为明朝嘉靖与万历年间,背面则是饶相父子俩人历任官职的文字记录。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牌坊的第三层是采用如意斗拱的坊额,巍巍华盖,使牌坊更显庄严显赫。坊额下还立有一块用麒麟石立体镂空穿雕匾额,匾额下端双凤拱托,中端双龙腾云、顶端一条主龙口衔匾额上书“恩荣”二字,这两个大字显示着当年牌坊主人及其家族所得到朝庭的恩宠与荣耀。牌楼严谨的结构,精湛的石雕艺术,显得牌坊气势宏伟与荣耀无比,于雄浑古朴中尽显尊贵,堪称古代石雕建筑中的珍品。而牌楼上遒劲有力的大字或端庄秀丽的小字,无不显示着书写者深厚的书法造诣,这高超的书法艺术与精湛的石雕工艺交相辉映,融为一体,使牌坊达到完美的境界。

由于其在历史上的显赫地位因而遐迩闻名,在中南五省首屈一指,在全国同类石牌坊中名列三甲。它已成大埔人民共同的人文历史珍贵遗产,真实反映出茶阳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源远流长。 “父子进士”牌坊耸立于县学宫前,千百年来鼓励与鞭策着莘莘学子们奋力求进,早跃龙门。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祠堂。茶阳古城素有“饶半城”美称,饶氏祠堂有三十余座,以殿堂式、围龙屋居多。有气势宏伟的九厅十八井、金碧辉煌的上下堂式,亦有酷似砻形的寓意深长的建筑。茶阳城内祠堂屋全盛时有五十多间,其中不少已经有五百历史。所用多是“世魁祠”、“太史第”、“光禄第”、“大夫第”、“大理第”和“中翰第”等贵族祠第名称,且多是为考取科举功名和任实职官而建。茶阳祠堂屋无论是从设计还是装饰上都比普通民居更宏伟壮丽,是客家建筑的精华所在,仅从规模上看,就可以反映出一个姓氏宗族的历史背景、家族繁衍各个方面的情况。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祠堂

位于老县衙东边的仙瑞堂,就是号称“九厅十八井”的祠堂屋,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始建于明末。其背靠金山,从大门石台阶到后花园分八级呈阶梯式上升,谓之步步高。上台阶进大门后是一个大天井,用于远来的客人歇担正衣。右转跨过一中门,即进到三进正屋的下大天井,抬眼望去,下厅----中天井----中大厅----上天井----上厅----后花园----金山顶。可谓气势恢宏,布局合理。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祠堂

世人皆知旧民居常有,好祠堂却不常有。由于茶阳古城的游人不多,加之祠屋有人居住,祠堂受破坏程度(解放初期除外)也远远低于别地,再加上此地旧时是大埔县最为富贵的城区,所以祠堂选址集中,数量上称霸一时,尽管因为各种原因现今保存完好的已经不多,但这丝毫无碍它在岭南祠堂界“头把交椅”之一的地位。可以说无论从量还是质来说,茶阳的祠堂屋都是个中翘楚,是粤东地区现有的规模最大的明、清代宗族祠堂群。如果说黄山归来不看岳,那么茶阳归来也就不必再看其他地方的祠堂了。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祠堂

骑楼群。茶阳的骑楼群,堪称粤东第一。它是与中国城市近代化同步发展起来的,它吸取了清末民间敝开式商店门面与西洋建筑门面的风格,既有中西合璧的气质,又有茶阳本地浓厚的风俗气息。如因茶阳城盆地内受季节性洪水的浸泡,骑楼的第一层总是建得很高,第二层则前后开有小门或是大窗户,便于在洪水季节与过往街道水面的木船、竹排沟通与人员物品出入。茶阳的骑楼群始建于清朝,全盛于民国时期,有近千间的老店铺。神泉街、中山路、高福路、太平路,,,,,单看街道名称,我们就能看出曾经的繁华与喧嚣。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想当年,出生于茶阳的达官贵人从外地归来,喜欢把部分钱财用于购置城外的街道店铺,或是置捐于宗族理事会,以期保值,利息则用于奖励族中学子。据《茶阳饶氏族谱》等资料显示,至民国时期,饶氏购置的店铺极多,有的占据了半条街道。直至解放后,仍有许多居民居住或从事工商业于骑楼内。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茶阳古傎的骑楼老街是粤东最大的骑楼群,始建于明清时代,全长一千多米,共有700多间店铺。漫步在这幽长而又狭窄的老街上,仿佛像走在厦门的大同路、思明路上一样,只是繁华与热闹,美化与装饰却大不如厦门,形成了天壤之别。茶阳老街上那饱经沧桑的骑楼建筑在跨越了繁华与喧嚣之后,依旧故我,不弃不舍。多数店铺已经关门,留下的只是一些杂货铺和靠手艺谋生的行当,如理发店、钟表店、竹器店等。店面更少见有翻修,老街一直在保留着泰然自若的气度,彰显出老态龙钟的端庄。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沧海桑田,世事如幻。而如今的茶阳古城,远看其斑驳迷离的梦幻气度,却也彰显出泰然自若的气质。当你漫步在茶阳旧城区,巡礼一处处文物古迹,抚摸着饱经历史风霜的断壁残垣,正好似穿越了千百年的時空,重睹了古城昔日的风采。

“古建三绝,茶阳三宝”-来梅州大埔旅游的必去之地!

大埔有着客家的“香格里拉”之称,这个充满传奇和带有异域色彩的名字,自然与和平、宁静、安逸、神秘、远离尘嚣、世外桃源等联系在一起。而茶阳三宝牌坊、祠堂骑楼老街更具一种别样的风情,犹如封存了许久许久的陈年老酒,让人回味无穷。我想,只有亲身去体验,才能对她有个评价,它的魅力可能只有懂它的人才会发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