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湖泊擴張水位上漲 青海湖鳥島恢復“孤島”狀態

據青海省氣象部門和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消息,最新影像資料顯示,受青海湖面積擴張和水位上漲影響,原與陸地接壤為半島狀的鳥島現已恢復為島嶼狀態,僅有一條高於湖面的公路仍與鳥島相連。對比歷史資料,鳥島的水域面積基本恢復至70年代建立保護區初始時的水平。

青海湖素有“中國最美湖泊”的美譽,也是國際重要溼地。作為水鳥的重要繁殖地,每年約有6萬隻水鳥在青海湖鳥島繁殖,約有10萬隻水鳥遷徙停留。在青海湖繁殖的棕頭鷗、斑頭雁、鸕鷀佔全球繁殖總量的60%。

衛星遙感監測顯示,近年來青海湖面積呈現持續擴張趨勢。2018年7月4日,青海湖面積為4548.56平方公里,較2017年最大值擴大51.55平方公里,為2001年遙感監測以來的最大面積。

據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寶康介紹,自2005年起,青海湖水位一改往年持續下降的態勢,開始持續上漲。2004年,青海湖的平均水位為3192.9米;2018年7月4日,水位達到3195.32米,上漲幅度達2.42米。

隨著青海湖水域面積擴大水位上漲,鳥島區域溼地生態也發生著改變,島嶼逐漸恢復,沙地、裸地面積減少,淺水溼地和沼澤溼地面積增加,隨之棲息和繁殖的水鳥也發生改變,原鳥島主要為斑頭雁和普通鸕鷀的集群繁殖地,現在鳥島區域繁殖的水鳥已增加到11種,這些增加的水鳥主要棲息在淺水溼地和沼澤地中,數量達2000餘隻。

為減少旅遊活動對於青海湖生態環境的影響、保護青海湖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鳥島景區已於2017年8月29日關停,並停止一切旅遊經營活動。(來源:新華社 作者:張大川 發佈時間:2018-07-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