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快遞物流業資本化成趨勢 曾經“老大哥”變革之路待考

快遞物流業資本化成趨勢 曾經“老大哥”變革之路待考

8月23日消息,在眾多民營企業紛紛藉助資本運作拼搶快遞市場的當下,然而曾經我國寄遞業的“頂樑柱”中國郵政卻往往被忘在腦後。而今,這位“老大哥”卯足了勁,似乎正打算藉由深化寄遞事業改革捲土重來。

據《證券日報》近日報道,在中國郵政與中國鐵塔戰略合作簽約儀式上,中國郵政董事長劉愛力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郵政EMS將在明年引入戰略投資者,啟動IPO,並將確保三年之內成功上市。

從中國郵政今年以來的一些動向來看,不難發現在中國郵政深化寄遞事業改革的佈局上,上市僅僅是其中一步。中國郵政正有意推進集團,尤其是以EMS為代表的寄遞事業改革,以求在快遞市場競爭中激發更多活力。

今年7月2日,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召開深化寄遞翼改革動員部署電視電話會議,針對深化“寄遞翼”改革的下一步工作進行了部署及動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李國華在講話中強調,要“通過深化改革,堅決破除體制機制弊端,進一步健全完善市場化、專業化機制”,努力打造社會讚譽、行業領先、收入規模超千億元的綜合物流服務提供商。

這一改革要求不久後即得到落實。同月9日,中國郵政集團開寄遞事業部成立大會,按照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寄遞翼改革總體方案,此舉目的在於整合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部與中國郵政速遞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資源,加快快遞物流業務發展。

分析指出,藉由郵政、速遞兩大系統的資源通過改革及整合形成合力,中國郵政將有效減少內耗;此外,依託整個集團包括金融、網運、營銷等方面的資源優勢,中國郵政在快遞市場的競爭力也有望進一步獲得加持。

此前國家郵政局發佈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民營快遞企業業務量市場份額為92.2%,業務收入市場份額為85.6%。此番中國郵政秣馬厲兵,並且積極規劃上市,顯然也是有意藉助資本運作,為與民營企業“廝殺”籌備更多彈藥。

儘管中國郵政推進寄遞事業改革可謂步步為營,不過不得不承認的是,服務質量恐怕仍是牽制中國郵政競爭力的絆腳石。《法治週末》去年9月發佈的《十大快遞品牌網絡口碑監測報告(2017)》顯示,中國郵政口碑排名墊底。近期北京一律師因快遞延誤狀告郵政一案,則再次將中國郵政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尾大難掉,為在競爭激烈的快遞市場扳回一城,中國郵政變革之路恐怕仍不平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