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新疆投資獲378億資金支持 華孚時尚孫偉挺詳解佈局

低谷才是擴張良機。在交出營業收入、淨利潤同比增幅都超過25%的半年度“成績單”之後,全球最大的新型紗線製造商和供應商華孚時尚(002042)正式在“中國長絨棉之鄉”發佈未來五年逾百億的新疆投資計劃。

華孚時尚在新疆阿克蘇建設的100萬錠色紡工業園近期開園並預計年內完成建設,同時繼續配套建設10萬噸阿克蘇染色工業園,集聚紡織行業上下游企業。此外,公司在當地建設阿克蘇綠尚紡織小鎮與中國紡織小商品中心、浙江·阿克蘇出口產業合作園,“紗線+網鏈”佈局向前後端加速擴張。

今年上半年以來,紡織企業在新疆投資下降較多,但作為龍頭的華孚時尚卻選擇逆勢猛進。“我們內部經常討論,在新疆發展有哪些優勢和困難?”華孚時尚董事長孫偉挺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採訪,詳解新疆百億投資的考量及隨之深化的前後端“網鏈”佈局。

今年3月,新疆發佈《關於嚴格控制棉紡產業無序發展的緊急通知》,暫停棉紡產業在建擬建項目建設,直接造成紡織企業在新疆投資下降。但華孚時尚及當地政府、銀行和動作證明,新疆控制清理落後紡織產能無序進疆並非“一刀切”,而是在集中政策資金促進棉紡織產業從高速向高質量發展,其中尤以南疆為重點。

“新疆發展紡織業的資源稟賦在全國乃至全球,都屈指可數。”孫偉挺開門見山:目前國內棉花年產量不到600萬噸,其中新疆產能有望接近500萬噸,國內棉花產能正逐步向新疆集中,阿克蘇地區更是世界四大優質長絨棉產區之一,中國93%的長絨棉來自這裡。再考慮到土地成本低、電價優惠等,阿克蘇的紡織企業綜合成本能較沿海地區要低10%左右。

對於利潤普遍微薄的紡織企業來說,新疆的資源已有足夠優勢。在孫偉挺看來,新疆地區資源和區位、政策、國運“四重疊加”將為華孚帶來更大的業績潛力。

“經常有投資界朋友問我如何看待新疆的棉花補貼等產業政策。”孫偉挺表示,新疆已啟動“百萬人就業計劃”,其中紡織服裝產業對帶動當地就業和產業扶貧,促進新疆當地社會穩定具有重要作用,他相信會有長期、穩定的政策支持。

在同時舉辦的阿克蘇地區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座談會上,新疆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謝青表示,含金量高的特殊政策極大地促進了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的快速發展,從目前的情況看,新疆的政策可以延續到2023年。

儘管市場常對越南和新疆的紡織投資做非此即彼的比較,但孫偉挺認為,兩者不可偏廢。儘管新疆目前還有專業人才短缺、信息交通不暢的困難,但新疆的高品質棉花符合國內消費升級需求。

更重要的是,作為 “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向西出口,若將目光放在未來三年,一旦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打通,新疆向中亞、歐洲出口紡織貨物的路程將較東南沿海更短,3天內可以到達阿拉木圖,產品運至歐洲的時間可以縮短至13天,比海運節約30天以上。

華孚時尚自2006年響應“國家西部大開發”號召,從阿克蘇邁出了佈局新疆的第一步。過去12年裡,華孚時尚在新疆投資了50億元,現有染廠4個,產能4萬噸;紡廠13個,110萬紗錠,產能18萬噸。

如今,戰略佈局將大大提速。證券時報記者獲悉,目前阿克蘇華孚建立了全球最大的色紡單體工廠,現已投產63萬錠,計劃在2018年底完成100萬錠產能。此外,總投資25億元的阿克蘇10萬噸染色工業園項目全部建成後,將形成年產10萬噸棉花、紗線、面料染色的能力,成為集聚當地紡織行業上下游企業的樞紐。

記者還了解到,配合華孚時尚總部的訂單賦能,公司將建設阿克蘇綠尚紡織小鎮與中國紡織小商品中心,浙江·阿克蘇出口產業合作園也同時啟動。綠尚紡織小鎮投資147億元,預計產值165億元;目前在規劃、建設的同時已吸引大批企業加盟,現有6家入駐小鎮的企業簽約。

加碼前後“網鏈”

在市場融資成本走高的形勢下,華孚時尚的融資渠道卻得以拓寬、融資成本降低。公司與兩家政策性銀行合計378億元的戰略合作,國開行的資金將用於支持華孚時尚在紡織服裝產業鏈建設、現代物流產業、項目投資等領域發展,而農發行的政策扶持將集中在新疆棉花產業上。

“華孚前25年通過發佈流行趨勢,引領色紡行業發展,積累了具備一個全產業鏈運作的知識和經驗體系。”孫偉挺說,百億資金將協助華孚進一步夯實從從棉花種植、加工、交易到紗線、染色,到綠尚小鎮,再到紡織小商品中心的“網鏈”戰略,“堅持主業、共享產業”,形成從田間到鋪頭的高附加值產業服務體系。

前端的產業互聯網布局已顯現成果。2016年華孚重組新棉集團,截至目前,公司在新疆共有棉田8萬畝;軋花廠30多個,年棉花加工能力20餘萬噸;棉花交易市場年交易量50萬噸/年;控股阿克蘇棉麻站和鐵路專營線,物流吞吐量達到50萬噸/年。

在孫偉挺看來,“農業供給側改革”給棉花產業鏈企業帶來兩大歷史性機遇:一是如何率先降低目前約合2000元/畝的棉花成本,減少國內外棉花價差。因此,華孚獲得的百億資金將以軋花廠、棉麻站為載體,借力國家對農業改革、新疆發展支持,規劃100萬畝的“大農場”,通過建立棉花農業合作社等方式進行集約化經營,建立100萬噸/年的棉花“大加工”能力、連通南疆與北疆,形成100萬噸/年公鐵運輸能力,實現“大交通”。

另一機遇,則在於解決棉花和紗線在結構錯配、時間錯配、品質錯配上的痛點。因此,華孚要在新疆創建以資源、技術為背景的具有最佳性價比解決方案的棉花交易平臺,形成100萬噸/年的交易量,做“大交易”,並提供供應鏈上金融等“大金融”支持。

“農業土地流轉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也是新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實現規模經營,轉移剩餘勞動力,促進工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孫偉挺認為,這也是政府和銀行對華孚極為支持的原因。

“華孚在新疆十多年來的發展規模和結構,延伸產業鏈的實踐,讓我們看到華孚的實力和戰略眼光;2017年以來,華孚多次前來現場調研、規劃、選址等,也做了大量的工作。”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劉勇表示,目前華孚在當地上馬的色紡紗、染色項目都已通過自治區核查,後續如何將沿海地區的標準化製造迅速轉移到阿克蘇地區,在當地發展貫通紗線、面料、印染、服裝、家紡的紡織服裝全產業鏈,通過深加工轉化促進新疆棉花就地轉化,他們尤其期待。

近期華孚時尚發佈的半年報顯示,公司前6個月營業收入為67.9億元,利潤5.52億元,同時經營性現金流大幅提升。公司預計前三季度盈利7.26億元至8.47億元,增長2~4成。

談及中美貿易戰帶來的形勢變化,孫偉挺不諱言他在半年報致信股東時提及的壓力。“下半年增長壓力肯定會更大,但如果從轉危為機的角度看,這也是中國紡織服裝強勢企業走出去的催化劑。”他表示,未來10年紡織產業將像家電行業一樣加速聚集,當下正是積極併購擴張的時刻。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