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从亚运会看三大球改革:步子迈得大没关系,关键看扯到了啥

由于四年前的仁川亚运会上中国三大球一金未得,故而在雅加达亚运会上夺得男女篮、女排的金牌,都是八年后再度加冕。这八年,也是中国体育大举改革的攻坚阶段,除了女排具备世界冠军的竞争实力外,其他项目的竞争舞台,其实都还在亚洲,亚运会上的表现,也足以印证改革成败得失。

从亚运会看三大球改革:步子迈得大没关系,关键看扯到了啥

篮球皆因姚明掌大局

中国篮球无疑是亚运会最大赢家,众望所归地包揽了男女篮两项冠军,还有3对3篮球的两块金牌。篮球是三大球乃至中国体育改革最彻底的,中国篮协已经社团化,姚明作为体制外的人员,被选为篮协主席,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突破。

去年4月1日,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承担的业务职责被移交给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篮协成为中国篮球的管理机构。也就是说,篮管中心将权力赋予了篮协,自身的存在价值大大削弱。

从这之后,姚明就处于中国篮球的最前沿,他拥有管理上的实权,于是我们才看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诸如国家队层面分设蓝红两队,分别征战不同的比赛;CBA联赛比赛日增加,力图增强每场比赛的曝光度,季后赛增加了附加赛,让更多的球队有机会参与竞争……

姚明一直对于青少年篮球十分重视,他力推为青少年从事篮球专门制定的“小篮球规则”,引导孩子们对篮球的兴趣,同时也是在为未来的中国篮球市场培养消费者。

姚明对于中国篮球的文化建设也十分重视,他借鉴了NBA中许多成熟的做法,比如上赛季CBA比赛之余,一些明星的退役仪式,篮协都在现场颁发了纪念奖牌。今年七月的八国赛上,姚明又组织了向中国篮球“黄金一代”致敬的仪式。据悉中国篮协已开始筹划建立属于中国篮球人的名人堂,计划于明年推出。

从亚运会看三大球改革:步子迈得大没关系,关键看扯到了啥

许多改革措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验证。最惹大家瞩目的,便是国家队红蓝两队的新政,这需要大赛中的成绩作为注释。中国男篮在姚明之后,下滑明显,新老交替后,在亚洲也难以称王称霸了。

国家队有两个,是给了很多年轻球员以机会,却也是把自己最优秀的选手分成两股力量,会不会是“自废武功”呢?李楠和杜锋率领的国家男篮红队和蓝队,一年来也输了不少球,却在亚运会上,靠着青春的力量,一路过关斩将,荣登榜首。既有冠军,又见新人,可以说,这一新政,初见成效。

女篮也得益于中国篮球的改革,在思路上更加清晰,在亚洲占据了领先地位。

从亚运会看三大球改革:步子迈得大没关系,关键看扯到了啥

足球在改良中找出路

中国足球在亚运会的战绩差强人意,女足跟日本队鏖战到最后,遭受绝杀;U23男足小组赛风光,进入淘汰赛后不敌沙特。其实两支球队的战绩,也客观地反应了眼下中国足球的水准。

足球一度是中国体育改革的急先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甲A职业联赛推出,足球火遍全国。足球富起来后,遗憾的是水平没有提升,中国足球唯一的一次世界杯之旅,那一茬球员基本上还是专业体育培养出来的。

在中国足球还未享受到职业化改革的红利时,其糟粕却一个都没少,假球、黑哨接踵而来,中国足球的改革,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东一会儿西,频繁的徘徊、选择中,水平不但没有长进,还在亚洲足球日益飞涨的大背景下,从一流到二流,甚至面对一些三流的球队也没任何优势了。

目前中国足球改革与篮球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缺少一个像姚明这样的人物存在。姚明出任篮协主席,可谓篮球界众望所归,他个人的经历、情商,也注定了中国篮球的美好未来。

足球的体制改革没有篮球来得彻底,如今仍然是足管中心在发号施令。足管中心主任作为体制内官员,从国家体育总局内部轮岗,是不是足球科班出身,显然不是重要因素。

回过头来看,中国足球最好的时候,足管中心掌门人是王俊生,他是足球圈内的。现在想从中国足球圈内选一个类似姚明在篮球界地位的人物,真选不出来。当然,足球跟篮球也存在一定的项目差异。

这里也没有用必要再列举中国足球的改革举措了,每一任领导都会推出很多改革,有些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至于其效果,实难恭维。中国足球因为水平差,必须要改革,到底怎么改才是最合理的,截止眼前来说,足管中心的领导们仍在不断摸索中。

中国足球的出路在哪里,谁能知道?频繁的改革,让大家目不暇接,一直未能探索到中国足球真正的“痛点”。国外的实例、经验或许会水土不服、不适应我们的国情,值得欣慰的是,中国篮球这一年多来的表现,则给足球提供了最直接的模仿之路。

改良无法解决中国足球痼疾,必须来场彻底的改革,到底是何时,我们期待着。

从亚运会看三大球改革:步子迈得大没关系,关键看扯到了啥

排球还在寻觅市场化

三大球中,女排有着最好的战绩,男排多年来默默无闻地陪衬着。这次亚运会依然如此,郎平说了,要拿冠军,没问题,一局未丢,最终加冕。男排在少帅沈琼的带领下,以B队出征,连巴基斯坦也输,最终获得第9名,创造了亚运史上最差战绩。

大家多少年来对女排的钟爱,是建立在冠军带来的自豪感上。排球也有超级联赛,但跟足球、篮球比起来,有着天壤之别。排球的职业化、市场化,目前尚处于输血阶段。

严格来讲,中国排球还在使用着专业化的体系,地方队没有关注度,也缺少市场的支持,只有到了国家队,成了明星,才能名利双收。

当今世界最优秀的主攻手、中国女排的核心朱婷,在排超已经无法体现其价值,去土超打球,一方面能跟世界高手过招,另一方面,人家能提供我们给不出的薪水。

排管中心主任、中国排球协会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全强曾经表示,为国争光是中国女排不变的传统,在开发利用商业价值的同时,不会以成绩下滑为代价。在进行开发利用的同时,也要明白自己是做什么的,我们不会允许商业活动干扰到中国女排日常的训练、备战和参赛。

这样的思路,还停留在专业体育时代。先不说商业化、商业活动能够带给这个项目巨大的好处,排管中心似乎还满足于当前的局势,没有勇气进行不破不立的改革。

这个月底,女排就有世界锦标赛。每逢世界大赛,才是大家关注女排最密集的时刻。至于说市场化,路漫漫其修远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