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
人民網天津11月29日電 (張靜淇)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事關廣大農民獲得感、幸福感。今天,在天津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西青區副區長方偉表示,西青區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上,緊盯治理短板,推進八大重點工程落地。
一是生活垃圾治理工程。制定了《2019年西青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根據“四個一次性全覆蓋”相關要求,投資1200萬元,在建成區居民社區和示範村配置簡易垃圾桶34萬套,覆蓋率達到100%。配齊建成區範圍內居民社區分類設施,逐步更換老舊分類投放設施,全區共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桶1.7萬個,覆蓋居民30萬戶,覆蓋率超過90%。投資1150多萬元,購買了19部餐飲廢棄物專項收集車、24部有害垃圾和廚餘垃圾專項收運車,並結合原有垃圾收運車輛,建立了分類收運作業體系,形成了“四種垃圾、四種車輛、四種途徑”的收運模式,實現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車輛配置服務全覆蓋。持續加大宣傳推廣力度,累計開展各種宣傳活動480多次,發放宣傳材料35萬份,配備1600名生活垃圾分類引導員,引導居民正確投放生活垃圾,做到生活垃圾分類宣教工作全覆蓋。同時,西青區正在建設一座日處理能力3750噸的生活垃圾綜合處理廠,2020年全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將達到100%。
二是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工程。2018年以來,西青區累計投入資金5億多元,治理農村生活汙水。根據農村現有村莊形態,西青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於靠近市政管網的村莊採取直接進入市政管網模式,對於遠離市政管網或不能接入市政管網的村莊採取“管網+村級汙水處理站”模式治理,對部分規劃拆遷村及存在拆遷遺留戶的村莊,採用建設三格化糞池、引用過濾生物模塊等模式進行處理,完成25個村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任務,規劃保留村生活汙水實現了雨汙分流、“四水合一”收集(廚房、洗浴、洗滌、廁所)、出水達標排放全覆蓋。
三是衛生廁所改造提升工程。西青區堅持一體化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和廁所革命工作,在推進生活汙水治理時,及時跟進衛生公廁、衛生戶廁提升改造工作。近兩年,累計新建改造365座衛生公廁,全區公共區域基本實現公廁全覆蓋。按照“區牽頭、鎮安排、村組織、戶施工”方式和農戶自願的原則,完成了8064座衛生戶廁改造任務,農村生活汙水亂潑亂倒現象成為歷史。
四是坑塘水系治理工程。大力開展水系連通工作,累計投入資金4億元,2018年,完成了對東西排總河、衛津河、南引河、南豐產河等4條河道的清淤改造工程,綜合整治河道14.1公里;2019年,完成了南運河、程村排水河、阜春河、中興河、老豐產河等河道及乾渠開展了綜合治理工程,有效改善了沿岸村莊水環境狀況。將全區範圍內農村水系納入河(湖)長制管理,262條溝渠、419個坑塘全面“掛長”。建立了坑塘溝渠臺賬及河(湖)長名錄,並納入河長制月考核。開展2019年“百日清河”行動,對全區河湖坑塘溝渠溼地存在的堤岸垃圾、水面漂浮物、違規墾殖等問題進行全方位排查和系統性清理整治,共排查整治各類水環境問題762處,西青區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
五是農村公路建設工程。2018年以來,圍繞改善農民群眾出行條件、建設“四好農村路”的目標,西青區累計投入專項資金1.5億元,維修改造了25條鄉村公路、5個困難村道路、5座橋樑、1條農村主幹路。通過實施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全區農村公路路域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為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發展、多渠道增加村集體和農民收入創造了有利條件。
六是面源汙染治理工程。開展了化肥、農藥“負”增長行動,全域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18萬畝,主要農作物統防統治面積3.2萬畝。西青區23家畜禽規模養殖場全部配備糞汙處理設施裝備,全面完成獨流減河、大沽排水河沿岸300米範圍內1.24萬畝退漁還溼。啟動了農田殘膜、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利用工作,全區6萬多畝秸稈得到資源化利用。
七是全域綠化美化工程。堅持高水平規劃、高質量造林、高標準管護,全力打造生態宜居城區。重點實施了外環線綠化帶、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綠化帶、獨流減河林帶、國家生態儲備林、綠色生態屏障等造林綠化工程,建成了楊柳青鎮、中北鎮等綠化美化示範小城鎮,打造了西青郊野公園和侯臺溼地公園,形成了 “一網、三片、兩帶、多線”的綠化新格局。目前,全區有林地面積14060公頃,苗圃地483.4公頃,林木綠化率達到33%,成為天津市首批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八是美麗庭院創建工程。制定了《關於開展新時代“美家美院”創建活動工作方案》,成立了19支巾幗宣傳和志願服務隊伍,廣泛動員全區婦女積極投身“美家美院”創建活動。投入300萬元激勵資金,在全區評選出2000-3000戶示範美麗庭院、10000戶達標清潔庭院,發揮示範引領作用,引導農民群眾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從改變生活和衛生習慣入手,全面淨化綠化美化庭院,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深入開展。
據悉,今年,西青區成為天津唯一一個獲得國務院通報表揚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激勵縣(市、區),獲評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並在農業農村部大縣培訓班上介紹了地方經驗。在農村環境優化美化的基礎上,西青區農業產業也得到了顯著提升,被列為第二批全國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辛口鎮被評為農業產業強鎮,辛口鎮第六埠村被農業農村部推介為2019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與此同時,西青區成功舉辦了天津市第二屆“中國農民豐收節”、大美稻香文化旅遊節和第二屆國際種業博覽會,優美的農村人居環境已經成為西青區的一道新名片。
閱讀更多 人民網天津頻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