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 羅湖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

<table> 羅湖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

中共深圳市羅湖區召開第七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

羅湖區供圖

/<table><table> 羅湖交出高質量發展答卷

俯瞰羅湖。樊世超 攝

/<table>

清水河片區,機器轟鳴,塵土飛揚,“中國第一倉”正加速向現代商務區蝶變;紅嶺路上,一家家迴流的金融機構,將摩天大樓一層層填滿;梧桐山腳下,偏居一隅的原生小鎮鋪開了全智能化“未來小鎮”的藍圖……

這是羅湖。曾經引領改革開放風氣的先鋒城區,在南方溫暖的冬陽下,一派欣欣向榮。

四十年風華正茂,四十載風雨兼程。2019年,羅湖區迎來新中國成立70週年,深圳建市、羅湖建區40週年的關鍵節點,也站上了粵港澳大灣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建設“雙區驅動”的時代浪尖。12月30日,中共深圳市羅湖區召開第七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羅湖區委書記羅育德在大會上作報告,抓緊貫徹落實市委六屆十三次全會精神,部署羅湖區2020年工作。

釋放產業新空間

77個項目列入城市更新計劃

12月18日舉行的2019全球招商大會上,深圳一口氣拿出30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面向全球招商。其中,羅湖拿出的地塊位於清水河重點片區,這裡是羅湖區北部門戶、深圳市17個重點開發區域之一、廣深港澳科技走廊重要節點,是名副其實的黃金寶地。

這塊寶地曾是一個追不上特區速度的地方: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該修通的11條路只通了兩條半;曾經的“中國第一倉”現在是成片低矮的平房,土地利用率較低;住宅普遍老舊,基礎設施匱乏。

如今,清水河重點片區開發建設按下了加速鍵。地鐵14號線、17號線、25號線等線路將在此交會;已引進中金嶺南、恆力華南石化等4家10億元以上企業,並引進科技企業58家,其中創新型科技企業29家、國高企業11家、新型研發機構3家。

創新發展離不開空間的承載。作為深圳最早的建成區,羅湖是最早面臨“四個難以為繼”的城區。對此,該區加強規劃引領、片區統籌、項目管控,通過城市更新不斷挖掘可用空間。

現在來羅湖走一走,你會看到一幅幅吊塔林立、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除了清水河重點片區開發建設,湖貝更新統籌片區也在今年動工。

該片區不僅留存湖貝舊村人文古蹟,還將建設超大型商業綜合體、博物館、美術館、音樂廳、冰上運動國家隊賽訓中心、領事館群等一系列文體設施、國際機構,將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城市客廳”。

“圍繞‘都市核心區’、‘舊城改造可持續發展示範區’的定位,2019年羅湖在城市更新上令人印象深刻。老舊的面貌正在悄然改變,很多人開始意識到羅湖的投資窪地效應。”資深財經評論員劉曉博表示。

截至目前,羅湖區城市更新已列入計劃項目77個。2019年,城市更新新增產業空間16.5萬平方米,實現土地供應24公頃、固定資產投資160億元。2020年,羅湖還將推動蔡屋圍統籌片區開工,依託城建梅園、城脈中心等重點項目繼續釋放高品質產業空間。

構建發展新格局

“一主兩區三帶”規劃形成

兩翼崛起一棟棟摩天大樓,編織優美天際線;中央綠谷敞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高鐵、城際、城軌在這裡匯聚。市民和遊客可以露天品茶、綠道漫步、展館暢遊,享受媲美東京、大阪火車站,以及倫敦國王十字的站城一體化生活。

這就是未來深圳火車站與羅湖口岸片區的圖景。根據規劃,片區將強化粵港交通樞紐功能,改造提升空間景觀品質,建設與全球標杆城市相匹配的“國際門戶”核心商務區。根據規劃,還引入香港醫療、教育產業資源,打造國際醫療城、教育城。

“隨著羅湖口岸的改造,以及蓮塘口岸的建成,再加上深南路的東延等,深港口岸經濟帶會形成一個新的亮點。”劉曉博認為。

總部經濟主廊道、國際消費服務核心區、文化生態休閒區、深港口岸經濟帶、大梧桐新興產業帶、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這六個關鍵落子,形成了“一主兩區三帶”的發展新格局。

浦發銀行深圳總部入駐招商中環,深圳“四個千億”計劃實施平臺——深圳市高新投集團正式落戶……在紅嶺新興金融產業帶的集聚效應下,羅湖實現了金融機構從外遷到迴流,累計新增持牌金融機構31家、非持牌金融機構8家。

一道“金色天際線”加速形成。2019年上半年,羅湖金融業實現增加值428億元,增長9.3%,佔GDP比重達到39.5%,是深圳金融業佔比最高的區域,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9%。金融業總資產超過4萬億元,佔深圳該產業的1/3。羅湖提出,2020年還將新增持牌金融機構和總部企業8家以上。

一處“東部高新區”正在崛起。截至目前,大梧桐新興產業帶對接和引進各類創新企業超過234家,形成了良好的產業生態和集聚氛圍。2020年產業帶還將開工建設紅崗國際創新廣場一期3個總部大樓,啟動二期重點產業項目遴選,初步建成東部高新區,成為深圳國家高新區拓展區。

培育經濟新增長極

戰略性新興企業營收3年增300%

“預計1年內,我們會邀請至少100位香港的專科醫生、全科醫生到深圳執業。”陳卓謙宣佈。

陳卓謙住在香港大埔,是一名北上深圳創業的香港青年、尚創峰實業(深圳)有限公司企劃部副總經理。今年高交會前夕,他代表公司宣佈,將在羅湖區打造香港醫療城項目。這將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具規模的香港名醫診療中心。

轉型升級的出路何在?羅湖的答案是——發展人工智能、生命健康、信息技術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導醫機器人、黨建機器人、智慧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基因檢測儀……在第二十一屆高交會羅湖展館現場,30家人工智能與生命健康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帶來了各自的拳頭產品。

不斷壯大的羅湖展團,是羅湖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縮影。數據顯示,近3年羅湖區戰略性新興企業營收增長近300%。今年前三季度,羅湖區戰略性新興企業已增至近600家,實現營收已近1000億元,同比增長9.2%;戰略性新興企業實現營業利潤84.45億元,同比增長53.5%。

AI孵化基地中,新出爐的高科技產品可以進行試驗、展示和路演;城區裡,無人監測船、智能水下巡航機器人時刻監測,保證溫度、溼度、負氧離子都處於讓你舒適的水平……

這個高科技、全智能化的“未來小鎮”,將誕生在梧桐山的山中。梧桐AI生態小鎮將打造全場景“5G+IoT+8K”應用示範先行區,實現8K在醫療影像、安防監控、智慧交通、文教娛樂、智慧社區等領域的應用落地,成為羅湖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一大推動。

此外,毗鄰香港的地緣優勢為羅湖科技創新帶來特殊的活力。除了香港醫療城項目,羅湖還將搭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服務的科技項目孵化及科技生態運營平臺,並策劃組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與港澳多所高效開展合作。

推出服務新體驗

100%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

“以前開辦企業,要到市監部門登記,跑印章店刻章,跑銀行開戶,可麻煩了。沒想要現在只用跑一次就搞定了!”

今年10月,楊先生到羅湖區行政服務大廳申請創辦企業,營業執照當天申請半個小時後就批下來了。更驚喜的是,大廳還贈與他一份創業大禮包,裡面包含營業執照、印章、稅控盤等,創辦企業的“標配”一次配齊。

企業辦事不出區,個人辦事不出街。今年以來,羅湖區大力提升行政服務中心能級,全區可集中辦理事項由99項增加至576項,實現200個事項可區內通辦、200個事項可容缺辦理、200個事項可不見面審批。除此之外,羅湖已經可以實現111項業務“秒批”,其中11項是全市首發。

12月30日,羅湖區人民政府統一對外服務門戶“i羅湖”與市民見面。“i羅湖”整合1200多項政務服務和43項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了100%政務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超過80%的事項實現零跑動。

減稅降費方面,羅湖在全市首推“稅收白名單”制度。首批700多家企業入選“白名單”。稅務局將對這些企業提供“按需供票”服務,即發票數量和升位上按企業需求審批,一次性滿足企業需要,並且現場即來即辦,無需預約,大幅壓縮審批時限。

“對於企業來說,營商環境好不好、是否宜居是選址時的重要考量指標。”渣打銀行環球企業中國部華南區和華西區業務總監馮奇表示,羅湖是最早的建成區,最早面對土地空間上的挑戰,但是羅湖迎難而上,注重城區的可持續發展,讓競爭力提升,發展不顯疲態。“這才是核心競爭力,是根本所在。”

今年,羅湖區為企業減稅降費超過120億元,並出臺營商環境改革舉措22條。同時,在全國率先開展營商環境指標測評,獲評2019年度“中國營商環境百佳試點區縣”。2020年,羅湖將繼續建設營商環境改革創新試驗區,並編制發佈營商環境白皮書。

新起點,再出發。2020年,羅湖區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6.5%,將向著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推進振興發展的目標砥礪前行,在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新徵程中勇當先鋒。

2020年,羅湖發展目標

全區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6%—6.5%,固定資產投資261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以上,城鎮居民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

2020年,羅湖將重點抓好七件事

●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在建設“高質量發展高地”中增添新動能

●努力營造公平正義環境,在建設“法治城市示範”中開創新局面

●著力塑造現代文明城區,在建設“城市文明典範”中打造新名片

●構建優質均衡公共服務體系,在建設“民生幸福標杆”中爭創新優勢

●精心打造美麗羅湖,在建設“可持續發展先鋒”中實現新突破

●推動改革開放再出發,在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作出新探索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為先行示範區建設提供堅強政治保證

■聲音

黨代表與市民熱議羅湖區黨代會工作報告

“很喜歡羅湖,一直不願離開”

羅湖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商務局、金融工作局)局長周建軍:

黨代會報告對羅湖長遠發展和近期工作都作了部署。從長遠發展來看,羅湖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先行示範區建設“雙區驅動”機遇,提出了8個方面的工作部署;就2020年當期來看,報告用“7個堅持”進行了具體安排。作為羅湖區相關職能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將牢牢把握方向,勇於擔當,夯實基礎,將工作落到實處,促進東門商圈改造、珠寶產業轉型升級等,為羅湖高質量發展助力。

羅湖區桂園街道黨工委書記馮健:

報告聚焦黨建、民生、社會治理,為基層工作提供了指引。桂園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抓民生服務,抓社會治理。在我看來,作為政府最基層單位,我們街道所有的工作,都要扛著黨旗做,發揮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及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同時,抓好社區書記這一隻只“頭雁”,把準方向,將工作做到位。

羅湖區南湖街道江西新餘同鄉村黨支部書記劉冬平:

展望新的一年,我從報告裡看到了創新的思維、開闊的視野、豐富的經驗,提出七個方面重點工作,也強調了積極融入“雙區”建設,將全面推進羅湖振興發展。作為同鄉村黨支部書記,將更好地團結外來務工人員,把黨代會精神傳遞到村黨支部,讓每一位黨員認真研讀、深入學習,為羅湖振興發展匯聚基層力量。

羅湖區東湖街道東樂社區黨委書記、工作站站長劉芳:

我特別注意到,報告提出明年垃圾分類參與率要達到80%以上。這個任務會落到我們社區。垃圾分類是基層治理的一個小切口,社區要發動居民從意識上、情感上了解、重視垃圾分類,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這就是引導群眾主動參與基層治理,構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的實踐。

渣打銀行環球企業中國部華南區和華西區業務總監馮奇:

對於企業來說,城區的綜合實力除了土地等硬指標外,軟實力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營商環境好不好、是否宜居都是企業選址時的重要考量指標。羅湖是最早的建成區,最早面對土地空間上的挑戰,但是羅湖迎難而上,注重城區的可持續發展,讓競爭力提升,發展不顯疲態,這才是核心競爭力,是根本所在。

金雅福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展瑞禮:

黃金珠寶產業也是羅湖的支柱性產業之一,報告裡提出,將以“保稅+”模式試點建設水貝珠寶玉石產業示範園區,讓我們看到了羅湖推進珠寶文創、珠寶金融等各項創新發展的希望,而金雅福集團做為羅湖成長起來的500強企業,也將繼續發揮大型珠寶綜合服務商的優勢,為推動羅湖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網民代表臧建鳴:

我已經在羅湖住了20多年,很喜歡這裡,一直不願意離開。這已經是我參加的第三屆羅湖區黨代會了。報告在“優化公共服務上主動謀劃,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部分提到一句話讓我很感動,要準確落實“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這種從幼兒到老人全覆蓋的理念,聽了讓人非常心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