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7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各種戰艦擠滿了萊特灣

1944年10月20日美軍登陸菲律賓萊特島,23-26日發生於菲律賓群島海域數百公里範圍的美、日海上大戰,因雙方爭奪目標是萊特灣而稱萊特灣海戰。萊特灣海戰以參戰艦艇總排水量206萬噸排名世界海戰第一,留下種種謎團令後人爭論不休。當然,美軍艦隊一定在萊特島附近,實力大不如美軍的日軍艦隊也一定要保衛菲律賓,這些卻是毫無懸念可言。

一、 美軍為何攻打萊特島?

菲律賓有超過7000個島嶼,盟軍攻打菲律賓第一仗為何發生在萊特島? 1943年5月美英首腦華盛頓會談確定打敗日本的戰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備忘錄稱“促使日本儘早無條件投降。為完成這一目標,登陸日本是必要的選擇之一。”參聯會擬就1943-1944年作戰計劃,規定尼米茲太平洋戰區從中太平洋向西進攻,麥克阿瑟西南太平洋戰區沿新幾內亞島北岸向西推進,形成兩大戰略方向與進攻路線。

“登陸日本”的前提是攻佔呂宋島或臺灣島,切斷日本本土與南洋的聯繫。兩島分別在麥克阿瑟、尼米茲兩大戰區的地盤,兩條進攻路線遂演成陸軍要打菲律賓、海軍要打臺灣的爭吵。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切斯特.尼米茲(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

1944年8月13日尼米茲部攻佔關島,此地距高雄2700公里、距馬尼拉2400公里。9月18日麥克阿瑟部登陸新幾內亞西北的莫羅泰島,此地距馬尼拉1600公里、距高雄2400公里,美國決策層現在必須要做最後決定了。參聯會仔細計算了所需部隊、艦艇、飛機、補給品以及海運距離與時間,確認1945年2月之前不可能攻打臺灣,但能滿足以6個師兵力攻打呂宋島,10月5日最終下令由麥克阿瑟部攻打呂宋島。

莫羅泰島是麥克阿瑟的重轟炸機基地,現在的問題變成選哪個島作為攻打呂宋的前進基地?最終決定先打萊特島可說是陰差陽錯,更未料吸引日軍以空前規模來萊特島尋求決戰。

美英聯合參謀長會議在魁北克會議期間,9月15日晚尼米茲向參謀長們發去一條消息:哈爾西航母編隊在空襲萊特島時沒有遭到日機抵抗。一名迫降跳傘的飛行員在萊特島上躲藏一天後獲救,聽當地人說這個島“一攻就破”。尼米茲認為他的部隊可以用於對萊特島發起突然進攻。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攻取萊特島就是截斷了菲律賓群島

菲律賓群島南北綿延1600公里,是南中國海的東面屏障。南中國海香港、海南島、西貢、新加坡、巴鄰旁、林加、文萊等有日本在南洋的核心利益與基地,攻取菲律賓群島就截斷了日本本土與南洋的聯繫,闖入日軍控制的南中國海,萊特島位於菲律賓中部米沙鄢群島東,西有宿務島和保和島,東北鄰近薩馬島。攻取萊特島就是截斷了菲律賓群島,也有了攻打呂宋島的前進基地。

就這樣,萊特島作戰被提到了顯著位置。麥克阿瑟計劃在萊特島東岸北段的塔克洛班、杜拉格(兩處到盟軍基地摩羅泰島、烏利希環礁距離都是1100公里左右)及西岸奧爾莫克港登陸。登陸後直趨北岸卡里加拉港,此處空距馬尼拉500公里,將建立航空、艦艇基地作為進攻呂宋的跳板。再以4個師的兵力從呂宋島林加延灣登陸,南北會攻馬尼拉。麥克阿瑟請求立即調撥足夠的登陸艦艇,哈爾西第3艦隊奉命出動支援西南太平洋戰區,麥克阿瑟又擔心海軍過分插手攻打萊特,將進攻日期提前到10月20日。

作戰方案几經修改,由於進攻日期提前,參戰部隊不夠,最終確定僅在萊特島東岸登陸。700多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預定10月17日進入萊特島以東海域,視天氣情況發起進攻。

二、 日軍為何要在萊特島決戰?

1944年9月的美軍態勢表明臺灣、菲律賓成為下步進攻的顯要目標。日軍大本營不知道美軍的具體進軍路線,唯有同時加強兩地防務,直到10月中才察覺萊特島形勢凸顯緊張。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豐田副武(日本聯合艦隊司令)

10月10日美軍艦載機轟炸沖繩島、11日轟炸臺灣航空基地,為登陸萊特島作準備。12~15日日軍出動馬尼拉第1航空艦隊、高雄第2航空艦隊、臺北第8飛行師團1251架飛機攻擊位於臺灣以東海域的美軍艦隊,以312架飛機的代價僅重傷兩艘巡洋艦,但日本海軍誇大戰績稱“擊沉航母11艘、擊傷航母8艘、擊沉戰列艦4艘”。日軍大本營認為美軍海空力量已被大量消滅,下令增兵萊特島殲滅美軍於登陸場,以將美軍擋在呂宋島外。

日軍既然要防守菲律賓,只須守呂宋島即可,卻又錯誤決定在萊特島決戰,一直沒有進入雙方視野的萊特島發生陸海空大戰。萊特島決戰結果,日軍近10萬人戰死、艦艇損失殆盡,萊特島作戰的意義,已超出當初設想的“跳板”了。

三、美國海軍陣容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強大的美國海軍特混艦隊

10月20日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登陸萊特島,本戰區海軍(包括澳軍幾艘艦艇)分為3個任務編隊——第77、78、79特混編隊(TF77、TF78、TF79),統由第7艦隊司令金凱德中將指揮。

金凱德直率掩護編隊TF77,有砲火支援群舊式戰列艦6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3艘、驅逐艦16艘,近距支援群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7艘,護航航母群護航航母18艘、驅逐艦9艘。兩棲編隊TF78載運第10軍第1騎兵師、第24步兵師在塔克洛班登陸。兩棲編隊TF79載運第24軍第7、第96步兵師在南邊25公里的杜拉格登陸。

太平洋戰區第3艦隊的兩棲艦艇被撥歸金凱德指揮(即番號TF79),第3艦隊司令哈爾西上將親率航母編隊TF38參戰。TF38有17艘航母、6艘戰列艦、6艘重巡、9艘輕巡和58艘驅逐艦,分為4個任務群,指揮官分別是馬凱恩、博根、謝爾曼、戴維森(馬凱恩航母群正赴1500公里外烏利希環礁補給)。TF38擔任萊特島作戰的大範圍掩護:壓制周邊島嶼日軍航空兵,尋殲可能出現的日軍艦隊。參聯會作戰計劃要求太平洋戰區部隊“在西南太平洋部隊攻佔菲律賓群島中部的作戰中給予掩護和支援”,“一旦碰到或出現消滅敵艦隊主力的機會,消滅敵艦隊就是你們的主要任務。”漏洞在於“掩護”只是壓制敵人以保護登陸部隊,而“消滅”則可能需要主動出擊,此時哈爾西部隊能否不顧保護灘頭陣地呢?當然這是後話,因為計劃執行中確實發生了麻煩。

萊特島作戰總指揮麥克阿瑟乘坐輕巡洋艦納什維爾號現場督戰,海上行動授權金凱德指揮,只是金凱德指揮不了哈爾西與TF38,兩者關係僅相互通報情況而已。哈爾西既聽命於珍珠港的尼米茲,又有臨機處置權。登陸戰頭三天日軍艦隊未出現,哈爾西無事可做,曾想穿越菲律賓群島進入南中國海,被尼米茲嚴令禁止。

四、日本海軍4支部隊、4條路線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遭到日本自殺飛機撞擊的“聖洛”號。

日軍實力遠不如美軍,聯合艦隊必須用計謀來彌補(崇拜計謀也許是是東方文化特點),計謀的核心是不惜以航母為誘餌引開美國海軍主力,以便日軍艦艇以火炮摧毀萊特島兩處登陸場。聯合艦隊的“捷一號”作戰計劃,概括為4支部隊、4條路線:

西村祥治部隊:第2戰隊司令西村祥治中將率2艘戰列艦、1艘重巡、4艘驅逐艦22日從婆羅洲文萊出航,經蘇祿海出蘇里高海峽(萊特島南端),沿萊特島東岸北上,計劃25日晨進抵杜拉格海域,航程1600公里。

慄田健男部隊:第2艦隊司令慄田健男中將率5艘戰列艦、10艘重巡、2艘輕巡、15艘驅逐艦18日從新加坡東南林加島出發,在文萊與西村祥治部隊分兵,沿巴拉望水道北上,經錫布延海出聖貝納迪諾海峽,沿薩馬島東岸南下,預定25日進抵、攻擊塔克洛班海域,航程2400公里。雖然這是遠道,卻因處在莫羅泰島美軍岸基飛機航程之外而較為安全。

志摩清英部隊:第5艦隊司令志摩清英中將率2艘重巡、1艘輕巡、4艘驅逐艦15日從本土瀨戶內海南下,20日從馬公出發經卡拉綿群島進入蘇祿海,通過蘇里高海峽進攻杜拉格海域。

小澤治三郎部隊:第3艦隊司令小澤治三郎中將率4艘航母、2艘航空戰列艦、3艘輕巡、8艘驅逐艦從瀨戶內海南下進至呂宋島以東海域,吸引美軍航母部隊以掩護上述3支部隊對萊特島美軍登陸點的攻擊。日軍4艘航母只有108架飛機,差不多是裸航母了。

以上共計7艘戰列艦、2艘航空戰列艦、4艘航母、13艘重巡、6艘輕巡、31艘驅逐艦,這是聯合艦隊最大限度的動員。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發生地點

萊特灣海戰發生地點:

1 巴拉望水道慄田健男部隊遭潛艇攻擊10月23日;

2 錫布延海慄田健男部隊遭艦載機攻擊10月24日;

3 西村祥治部隊蘇里高海峽海戰10月24-25日;

4 慄田健男部隊與美軍護航航母薩馬島海戰10月25日;

5 小澤治三郎部隊與哈爾西航母部隊恩加尼奧角海戰10月25日;

6 原定加入慄田健男部隊的第16戰隊改為護送棉蘭老步兵第41聯隊至萊特島奧爾莫克,26日返航馬尼拉時在班乃島東北遭美軍艦載機攻擊,可視作萊特灣海戰餘波。

五、萊特灣大海戰梗概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四戰役圖示

1、巴拉望水道慄田健男部隊遭潛艇暗算,2艘重巡沉沒

10月22日慄田部隊從文萊灣出發經巴拉望水道北上,23日6時後在巴拉望島以西50公里處遭美軍2艘潛艇攻擊,2艘重巡沉沒,高雄號重巡負傷由2艘驅逐艦護衛出列。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日本“大和”號和“武藏”號戰列艦

2、錫布延海慄田健男部隊遭哈爾西艦載機攻擊,武藏號沉沒

24日慄田部隊在民都洛島南轉向進入錫布延海,8時被美軍偵察機發現。哈爾西下令攻擊,10:30首批美機接敵,至15時共5批260架次攻擊日艦,6.4萬噸的武藏號戰列艦中彈於當晚沉沒。15:30慄田健男決定調頭向西退出美軍航母的攻擊範圍。當日上午來自陸上的日機襲擊了呂宋島以東的哈爾西部隊,普林斯頓號航母被一架彗星艦爆擊中後自沉。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普林斯頓”號航空母艦發生大爆炸

3、蘇里高海峽大屠殺:西村部隊覆沒、志摩部隊退縮

西村祥治部隊被安排走近道,10月22日從文萊出發,穿過巴拉巴克海峽,橫跨蘇祿海、保和海到蘇里高海峽以南。蘇里高海峽北口離杜拉格美軍登陸場100公里,重要性自不待言,美軍在海峽南口布置有30多艘魚雷艇、驅逐艦的警戒線,金凱德手下的砲火支援群6艘舊式戰列艦、4艘重巡、4艘輕巡、28艘驅逐艦在海峽北口待命,西村祥治部隊卻只有2艘戰列艦、1艘重巡、4艘驅逐艦。

24日深夜西村部隊在海峽南口遭遇美軍警戒哨,隨之與魚雷艇、驅逐艦交戰而遭受損失。25日02:00西村部隊駛過帕納翁島突入蘇里高海峽,03:50迎頭碰上美軍的大艦巨炮。此時是典型的T形陣勢,美艦處優勢位,發生一場純粹的火炮魚雷對決。日軍實力單薄無法抵擋美軍戰列艦406毫米炮彈,扶桑、山城號戰列艦與3艘驅逐艦當場沉沒,西村祥治戰死。最上號重巡洋艦負傷後次日被美機擊沉,全隊僅有時雨號驅逐艦逃往保和海方向。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對抗日本自殺攻擊的美國艦隊

志摩清英部隊2艘重巡、1艘輕巡、4艘驅逐艦從馬公南下,在卡拉棉群島科倫灣補給後24日凌晨進入蘇祿海,蘇里高海峽炮火連天時志摩部隊在西村部隊後面約40公里。志摩清英看到西村部隊艦艇的慘狀,料定已無可能通過海峽,遂於25日04:25下令撤退至科倫灣。黑夜混亂中1艘輕巡洋艦被美軍魚雷艇命中,次日再被美機炸沉。

志摩清英、西村祥治兩部隊的目的地相同,本應配合行動,志摩職務高於西村卻沒有上下級關係,加以無線電靜默,致使配合根本沒有發生。當然這只是說指揮體制的問題,即使兩隊合兵一處也遠不如美軍兵力。西村部隊與志摩部隊的作用,其實也是日軍大棋局中的誘餌,只是一般戰史少有研究。奇怪的是西村部隊能冒死突入蘇里高海峽,志摩部隊卻可以自行決定退縮,難道聯合艦隊的命令是看誰先到達誰就充當敢死隊衝進海峽?

蘇里高海戰開始時慄田部隊已接近聖貝納迪諾海峽,但離萊特灣還有300多公里。

4、哈爾西率TF38北上截擊小澤部隊

10月24日上午美軍哈爾西部隊攻擊錫布延海慄田部隊時發現沒有航母,哈爾西懷疑日軍航母艦隊可能會從本土方向開來配合慄田健男行動。哈爾西下令加強對北方的警戒,又臨時決定抽調4艘戰列艦、2艘重巡、3艘輕巡和14艘驅逐艦組建TF34,由李中將指揮,預定先以艦載機打擊日軍航母,再由TF34趨前炮擊,這是節省航空兵力的做法。哈爾西的命令抄送珍珠港,但尼米茲理解為TF34將用於保護登陸場附近的第7艦隊(反正慄田部隊沒有航母),TF38航母仍然在開闊海域待機。

24日20:24,在偵知日軍航母編隊方位後哈爾西致電金凱德並抄送珍珠港,告已擊退錫布延海慄田部隊,他將率航母編隊北上攻擊日軍航母。25日7時許,哈爾西在北上途中起飛180架飛機搜索,8時在呂宋島北端恩加尼奧角以東400公里海域接敵。戰鬥本身並無懸念,哈爾西擁有13艘航母、700多架飛機及其他艦艇,小澤部隊只有聊勝於無的108架飛機。空戰很快結束,日機除少數逃往呂宋島機場都被擊落。然後美機對日艦反覆宰殺,擊沉4艘航母、1艘輕巡、1艘驅逐艦,包括偷襲珍珠港的6艘航母中最後一艘瑞鶴號。日向號、伊勢號航空戰列艦系由戰列艦改造,是隻能起飛、不能降落的半截航母,兩艦此次並沒有攜載飛機,其密集的防空火力竟能抵擋美機轟炸而逃脫。

小澤治三郎曾發出誘敵成功的電報,但慄田健男沒有收到。

5、慄田部隊闖過聖貝納迪諾海峽——薩馬島海戰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硝煙四起的萊特灣

10月24日17:15,在錫布延海遭受到美國艦載機打擊而後退的慄田健男決定調頭執行原定任務。25日03:00,慄田部隊4艘戰列艦、6艘重巡、2艘輕巡、11艘驅逐艦穿過聖貝納迪諾海峽(位於呂宋島、薩馬島之間,萊特島以北100公里,居然沒有美軍警戒哨!)再沿薩馬島東岸向南進發,黎明時在萊特灣口、薩馬島以東100公里海域發現美艦。這是金凱德手下的一支護航航母分隊,有6艘護航航母與幾艘驅逐艦。金凱德本以為剛剛打退了慄田部隊的哈爾西會繼續監視聖貝納迪諾海峽,金凱德自己的戰列艦編隊在200公里外蘇里高海峽口對抗西村部隊。形勢驟然緊張,金凱德急電哈爾西和李,請求馬上派飛機與戰列艦支援。護航航母噸位小、航速低、防護弱,一般用於護衛運輸船隊,或本身載運飛機,此次用於空中近距支援登陸場,若對方沒有大艦隊當然也可以,不巧的是日軍大艦隊來了。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7時慄田部隊開始追擊美軍護航航母分隊,美軍呼叫支援甚至使用了明碼。美軍護航航母釋放煙幕向東後撤,驅逐艦、護航驅逐艦展開頑強的魚雷攻擊,1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1艘護航驅逐艦被日軍擊沉。危難時刻美軍微弱的空中力量起作用了,護航航母艦載機和萊特島登陸場的岸基飛機及時還擊,重傷日軍3艘重巡(後自沉)。當日,來自呂宋島的日本海軍首批神風攻擊隊6架零式戰鬥機又炸沉了1艘護航航母。慄田部隊本來就是倉促投入戰鬥,美軍驅逐艦的頑強攻擊更是攪亂了他的隊形,慄田健男不得不暫時北轉以整理隊形,至11:20慄田部隊再以西南航向直趨萊特灣。1小時後,在離萊特灣80公里處慄田健男突然改變主意率隊向北撤退(慄田下達的命令內容是迎擊美軍航母編隊,以免部下抗命)。慄田殘部於當晚再次穿過聖貝納迪諾海峽經錫布延海南撤,28日晚回到文萊。

慄田部隊經歷3次戰鬥,兩度黑夜穿越聖貝納迪諾海峽,合計損失1艘戰列艦、5艘重巡、1艘輕巡、3艘驅逐艦,但返航的部隊算是最完整的。在錫布延海遭受美軍打擊而撤退,卻又殺了回馬槍,薩馬島以東的攻擊給美軍造成威脅與一定損失。慄田部隊25日一上午都處在美軍主力艦隊與萊特島岸基飛機威脅之中(白日作戰對於完全沒有空中力量的一方是災難性的,整個太平洋戰爭非航母艦艇交戰25次,僅有兩次發生在白日),何況航行時間拖長燃料將盡(編隊往返近4000公里,3次處於油耗極大的作戰狀態),竟能大部逃回。小澤電告引誘計劃成功但慄田未收到,而且引誘成功並不保證哈爾西沒有留下部分兵力。就算攻擊了登陸場,也不過摧毀部分物資裝備,急需的物資裝備早已隨美軍步兵挺進內陸,所謂“功虧一簣”之說不得成立。當然,慄田部隊有超過1萬官兵,實行自殺攻擊也難以想象。慄田健男放棄攻擊登陸場的決策避免了全軍覆沒,問題是算不算違抗命令?在錫布延海被美軍擊退後又重新前進、在薩馬島海域即將進攻時突然決定撤出,慄田健男的這兩大決斷足以列為海戰史上的經典。當時局部戰情與全局戰情極其複雜,薩馬島海戰成為海戰史上最具研究空間的問題。

慄田健男是海兵38期,沒有海軍大學學歷,太平洋戰爭經歷爪哇海海戰、中途島海戰、所羅門地區多次海戰。4個月前的馬里亞納海戰時慄田健男手下不僅有最強大的大和號、武藏號、長門號戰列艦,還附加指揮千歲、千代田、瑞鳳號航母,可謂風光一時,戰績不多但全身而退。此次巴拉望水道損失旗艦後移旗大和號,慄田健男成為山本五十六之外享受大和號為旗艦第一人。慄田健男活到1977年,無論是美軍的審訊還是各方人士採訪、追索,他對萊特灣海戰的傳奇故事總是含糊其辭。

6、哈爾西緊急南返救火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據說因無線電故障,金凱德的求救電報在哈爾西那裡遲到1個多小時。25日8:48哈爾西命令正從烏利希環礁歸隊的第1航母群火速趕赴薩馬島海域。當時第1航母群的位置約在薩馬島以東500多公里,哈爾西自己在薩馬島海域正北650公里。

問題是戰列艦編隊TF34在哪兒呢?如果TF34就在薩馬島海域,大家都不用太著急,但是哈爾西電文畢竟沒提到呀。尼米茲在珍珠港坐立不安,決定直接詢問哈爾西,尼米茲參謀擬定的電文是“TF34現在何處?”又有秘書認為要將“在何處”重複一遍,報務部門的值班軍官依慣例在電文中隨機附上一句添加語,它的作用是使電文難以被無關人員看懂,值班軍官當時想到的是一位詩人的詩句“The world wonders”,最終哈爾西收到如下電報:

“TF34現在何處(重複一次)RR全世界都為之驚詫。發報人太平洋艦隊總司令,收報人第3艦隊司令。抄送美國艦隊總司令、第7艦隊司令。”

文中的“RR”專用於隔開正文與添加語,以免自己人誤解,通常在電報呈交長官時參謀軍官會將添加語劃掉,偏偏那天哈爾西的參謀覺得“The world wonders”與正文好像有關係,電報就這樣原封不動擺到了哈爾西眼前。

哈爾西被電報文字激怒得幾近失態,時至今日各種書刊都樂意大肆渲染有關細節,算得上是最大海戰中最具有戲劇性事件。

哈爾西首先不忘軍人職責(也有參謀長卡尼的提醒),他立即向尼米茲報告,TF34與本人一起正在攻擊日軍航母,先前他已令第1航母群趕往薩馬島,現決定本人再率第2航母群與TF34的6艘戰列艦南下,TF38司令米切爾中將指揮其他艦艇繼續攻擊小澤編隊。

25日下午,第1航母群飛機抵薩馬島空域搜索,因攻擊距離過遠對日軍造成損失很小。26日晨,哈爾西的艦載機追至民都洛島南攻擊到撤退中的慄田部隊後衛,擊沉能代號輕巡。

哈爾西的問題不完全在上當。儘管從日本人的角度小澤部隊是誘餌,對美軍來說不管是不是誘餌,消滅日軍航母意義巨大。哈爾西的疏忽是沒有估計到慄田健男會殺回馬槍,不該帶走所有兵力,深層次問題則是龐大規模作戰應實行怎樣的指揮體制。另外,哈爾西有臨機處置權,尼米茲也絕不干預,但尼米茲的作戰計劃應當對可能發生的情況擬定應對方案。

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對哈爾西的行為持批評看法,尼米茲給金的辯護信則以因為果:

“(慄田部隊)沒有全部把美國護航航母及其掩護部隊摧毀完全不是上帝的恩賜,正是因為日軍頭一天在錫布延海受創。”

哈爾西北上事件的爭論可能永遠都不會平息。哈爾西1945年12月晉升海軍五星上將,是唯一從未擔任過戰區統帥與海軍最高職務的五星上將,也許是這個事件的最合適註腳。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態勢圖說明

馬凱恩、博根、謝爾曼、戴維森即第3艦隊司令哈爾西指揮的4個航母群。

第7兩棲作戰部隊即第7艦隊第78特混編隊(TF78),第3兩棲作戰及支援部隊即配屬第7艦隊指揮的第79特混編隊(TF79)。

日軍北路艦隊即小澤治三郎部隊。

日軍中路艦隊即西村祥治部隊。

日軍南路艦隊即慄田健男部隊。

第2進攻部隊即日軍志摩清英部隊。

六、日軍計謀得逞事不成

後來,小澤在回憶這場戰役時沮喪地說:“作為誘餌,我們都抱定了必死的決心。當我目睹屬下的航空母艦和其他軍艦,在敵人的魚雷、炸彈攻擊下一艘艘沉入大海時,還是不禁自問:號稱世界最強大的日本海軍難道就是這樣的下場嗎?”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

對日本海軍而言,萊特灣海上決戰一開始就是悲劇性的,聯合艦隊司令豐田副武戰後稱:“如果失去菲律賓,南北間海道就被割斷。艦隊呆在日本將沒有燃料,艦隊呆在南洋將得不到武器彈藥。沒有菲律賓,保存艦隊也就沒有意義。”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

萊特灣大海戰日本海軍出動4艘航母、7艘戰列艦、2艘航空戰列艦、13艘重巡、6艘輕巡、31艘驅逐艦,根本沒有攻擊到萊特灣的美軍兩棲部隊與登陸場,自身損失4艘航母、3艘戰列艦、6艘重巡、3艘輕巡、9艘驅逐艦,合計標準排水量27.68萬噸(排名世界第二的日德蘭海戰英軍、德軍共損失17.6萬噸),損失艦載機上百架,戰死艦員1萬人,另有3艘重巡洋艦也是因萊特灣海戰而廢了。美軍僅損失1艘輕型航母、2艘護航航母、2艘驅逐艦。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

二戰日本海軍航母編隊的末日:萊特灣,日軍太平洋全軍覆沒的墓地

萊特灣海戰

萊特灣海戰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海戰,讓世界各國認識到航空母艦及其艦載機是奪取海上制空權和制海權的利器,更加重視對航母的發展和運用。

戰場情況錯綜複雜、變化萬端,日軍預設誘餌計謀居然成功,卻家底輸光、目標遙不可及,美軍只是虛驚一場。太平洋海戰模式已歷經三年,日本人其實清楚海上對抗沒有足夠的航空兵力是不可想象的。日軍僅小澤部隊有薄弱航空兵力,各場海戰都在不對稱情況下發生。殘酷的現實總是證明,影響戰役成敗的首要是實力,計謀只起輔助作用,中途島海戰美軍兵力不如日軍,但美軍事先獲得準確情報,也是一種實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