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TCL推非摺疊柔性手機“雲卷”,利用自家華星光電產業鏈優勢

與非網 3 月 6 日訊,TCL在國內推出其柔性屏手機“雲卷”,這是一款概念產品,它利用 TCL 集團華星光電的產業鏈優勢,製造了一種非摺疊的柔性手機,從一個新角度描述了未來手機的另一種可能。

這款產品原本是 TCL 打算在 MWC2020 展會上展示,但因為新冠疫情,MWC 展會取消,TCL 也改為線上推出這款產品。

TCL推非折叠柔性手机“云卷”,利用自家华星光电产业链优势

圖源:新浪科技

手機屏幕越來越大在前幾年曾經是行業趨勢,從 3.5 寸的 iPhone 到將近 6 寸屏幕的三星 Note 系列,甚至還有 7 寸的平板手機,都是隨著 4G 網絡發展,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需求也才從文字圖片,轉為視頻影像,並且是越來越高清的在線視頻。因此 TCL 認為, 5G 時代的來臨,用戶對屏幕的要求會比原來更高,而傳統手機屏幕的增大已經接近極限,所以他們認為答案是柔性屏。

從產業鏈角度講,TCL 這個答案說的通,因為同是 TCL 集團下的華星光電可製造柔性屏幕。他們的解決方案叫“雲卷”,也就是在這個基礎上誕生的。

TCL 解釋說,因為這款產品的展開和收起像是雲捲雲舒,因此得名。雲卷並非世界上第一款摺疊屏手機(實際上它也不“摺疊”),此前三星和華為已經陸續推出了自己的摺疊手機產品,但 TCL 雲卷的形態跟之前的有很大不同。更嚴謹的說,它是一款“抽拉式的手機”,屏幕“卷”在機身中,日常可以像常規手機那樣使用,當需要屏幕更大的時候,拉動手機一端,可以將屏幕“抽取”出來,邊長一個更大的屏幕形態,將屏幕從 6.75 英寸延展至 7.8 英寸。

雖然現在這個機模是手動拉伸延展開的,但是 Android Authority 明確表示,這個真機是不需要用手拉開延展屏幕的,而是通過電機進行自動拉伸,有沒有很炫酷?

這種設計沒有鉸鏈結構,也能避免出現摺痕問題。因此在理論上,是一個更優的方案——當然,目前雲卷只是一款概念產品,在問及何時能量產的時候,TCL 相關人士稱:不出意外的話,明年初;今年晚些時候會啟動開發者項目,主要是跟軟件相關的。

TCL 通訊介紹,目前參與柔性屏項目的團隊一共在 300 人左右,其中包括研發 200 人左右,產品、供應鏈等相關人員 100 人左右。鑑於之前摺疊手機們出現的種種的問題,TCL 不希望推出一款不成熟的產品,因此還需要等一等。

與市面上大多數摺疊屏相比,雲卷可以在不改變機身厚度的前提下,在同一部終端上實現一部迷你平板電腦的功能性和一部手機的結合,兼具便攜與大屏幕。根據 TCL 官方參數,機身厚度為 9 毫米,電池容量可以做到 5000 毫安。

TCL 產品設計團隊認為,這種形態可以打破常規電子產品按屏幕尺寸劃分的思路,一款產品跨越手機,大屏平板,mini 平板等多種產品界限。在軟件層面,TCL 也向媒體介紹了一下自己為雲卷做的優化設計,例如他們的產品體驗(PE,Product Experience)團隊,會從 TCL 的智能手機裡面 UI 再去做延伸, 同時也跟谷歌合作,跟第三方的夥伴合作,“會把精華的體驗從普通智能手機延伸到摺疊屏手機“。

除了此之外,TCl 還做了一款三折屏幕手機,同樣是概念產品。三折屏採用了 TCL DragonHinge 龍鉸鏈和 ButterflyHinge 蝴蝶鉸鏈這兩個 TCL 的專利技術。

因為多了一次摺疊,這款概念機的屏幕可以從 6.65 英寸延展至 10 英寸,完全展開之後,它的縱橫比是 20.8:9,3K 的分辨率,折後是 2K 的分辨率。相當於把一個正常尺寸的手機和一個正常尺寸的平板電腦合二為一。TCL 認為,從屏幕尺寸的變化來看,它橫跨了從大屏手機、迷你平板到平板電腦這三個形態階段。

可以與 TCL 摺疊屏產品設計思路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提起蘋果,目前來說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在摺疊屏方面的佈局,雖然這並不能說明蘋果不會涉獵摺疊屏產品,但起碼說明了,興趣似乎沒有那麼高。雖然目前並未看到蘋果在摺疊屏方面的佈局,但是蘋果也在打破邊界的路上一直前進。通過蘋果設備的 hand off 功能,我們可以實現在某設備開始操作後,可立即使用 iCloud 賬戶從另一設備繼續相同操作。如此來看,這也是一種打破邊界,只是二者的實現方式有所不同。

針對雲卷屏概念機與三折屏概念平板電腦的應用適配問題,TCL 從去年開始就已經在和谷歌進行對接,洽談相關工作。而且在今年年底,TCL 會進一步在海外啟動相關的開發者項目,就應用適配問題進一步進行挖掘,相信在明年這兩款摺疊屏產品正式量產的時候,TCL 將為其搭建起一個更加完備的生態體系。

不得不說,TCL 這次的操作是真的有點騷,反正和華為以及三星、摩托羅拉的摺疊屏手機相比,這個的未來可使用壽命可能會更長,尤其是屏幕摺疊痕跡這個無法逆轉的問題,希望友商在未來更新迭代的產品中能夠充分解決這一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