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保经济运行,全省推广“烟台经验”!

保经济运行,全省推广“烟台经验”!


近日,省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印发通知,对烟台创新思路、精准施策、积极协调服务企业项目复工达产,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做法给予推广,供各地学习借鉴。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坚持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年初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不改变,以“三重”工作为抓手,研究出台新办法、新举措,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时间损失、工作损失和发展损失夺回来。


政策扶持先行


围绕支持复工达产,我市制定出台《支持企业和项目建设复工达产奖励政策》,从企业和项目开复工、企业经营达产、企业和项目资金保障、交通运输保障四个方面细化任务、落实责任,对排名前3位的县市区给予500万元或300万元的资金奖励,并在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给予单独加减分。2020年度的1000万元市级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全部用于奖励抗疫情、保民生做出贡献的仓储物流企业、养老服务机构、物业管理公司、大型综合性超市和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市民社区食堂,进一步增强社会信心,引导公众预期。


项目建设着力破解制约瓶颈


连日来,我市从土地、能耗、资金等关键环节入手,充分发挥“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作用,全方位破解制约项目建设的难点、堵点问题。


对急需用地指标的项目,采取适当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等方式给予重点保障。积极争取上级土地指标,保障省重大项目、动能转换优选项目等用地需求。对急需能耗指标的项目,市级腾出50万吨标准煤的能耗指标,按照“一项一策”的原则,优先保障3月底前开复工的省市重点项目。对急需建设资金的项目,发挥企业融资服务平台的作用,组织开展银企“线上对接”,已为74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159.4亿元。


统筹协调项目急需的防疫物资


2月25日,市新冠肺炎疫情处置领导小组一次性拨付13万只平价KN95口罩,用于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对重点项目采取全流程电子化招标,实行“不见面”网上开标,近期顺利完成烟台蓬莱国际机场二期等项目的“不见面”开标。截至目前,全市197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复工率已超过70%。


“真金白银”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疫情期间,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用电、用水、用气等,实行“欠费不停供”措施,允许企业门店间断性报停取暖费并返还停暖期间费用。规定自2月1日至6月30日,对不属于高耗能行业的工商业及其他用电企业给予降低5%的优惠电价,预计可惠及企业22.37万户、降低企业成本3.96亿元。凡非居民天然气购销差价高于配气价格的,一律按要求调整到标准以内。鼓励天然气销售企业与用气企业协商沟通,加大下浮力度,释放降价红利,预计可降低企业成本4000万元。


“诚信红榜”正向激励


强化信用监管”是我市服务企业复工复产的暖心之举。对疫情期间踊跃捐款捐物、积极组织开复工和项目建设、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给予诚信红榜支持,并在行政审批、金融信贷、交通出行、医疗卫生、文化旅游、评先树优等方面予以正向激励。对因疫情等客观因素影响造成企业失信行为的,积极帮助企业进行信用修复。截至目前,完成信用修复17个,修复时间由国家要求的3个工作日简化为随申请、随受理、随修复。

保经济运行,全省推广“烟台经验”!

来源/烟台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