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這是一個時勢與勵志完美結合的真實故事


在大城市買房,可以說象徵著一個人成功了。時代機遇促使一部分人成功了,卻無法保證他們後半生能過的很好甚至悲哀。

2008年同事跑到我的辦公桌旁,笑眯眯地說在北京買了房,邀請我們幾個同事去吃飯慶祝。

這是一個時勢與勵志完美結合的真實故事

同事是河北人,他一畢業就進入公司做廣告,至今不到6年。他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晚上最後一個離開。這麼快就在北京買了房子,真令我刮目相看。他買的是北京的通州的小區,位於一個菜市旁。我們到他家的時候,門開著,同事正跪在地上,拿著一塊抹布擦地。傷痕累累的木地板,已經很難看出原始模樣。那個瞬間我想起一幅油畫,畫中男人在烈日下躬腰曲背,拉著纖繩。

房子大概60平米,大家都在沙發上坐著。同事心情很好,邊和我們聊天,邊拿抹布到處擦拭,破舊的地板擦得都反光了。快到午飯時間,同事端來一盤西瓜,做好的菜放在書桌上。

這是一個時勢與勵志完美結合的真實故事

菜的味道挺好,有同事帶了一瓶拼一拼白酒,給每人倒了一杯,大家端起塑料杯,祝賀同事在北京有了新家。大家都說同事是我們的楷模。同事一口喝乾了杯裡的白酒,笑得合不攏嘴。看著他心花怒放的模樣,我羨慕不已。在北京租房這幾年,我真實地感受到什麼叫做“在人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北漂幾年,我已經搬家數十次,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房東兒子結婚,要收回房子裝修自用;有的是房東賣掉房子,必須趕走租客;最近的一回,房東老太太以我太晚回家為由,說我不正經把我趕走,只給了兩天時間找房搬家。

最奇葩的一次是房東說不能租給蘇北人,會被鄰居說閒話。相比而言,同事的房子畢竟是屬於自己的,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有這房子,他算是在北京紮下根了。

我們羨慕又好奇:“你真厲害,工作3年就在北京買房子,是不是家裡有什麼背景?”

同事笑了:“不怕你們笑話,這些錢都是我牙縫裡省出來的,我父母都是鄉下人,自己都緊巴巴的,哪有錢幫我。”

大家都想知道,同事是怎麼買下這套房子的。畢竟,在北京買房對我們這些畢業沒多久的外地人來說,仍是遙不可及的夢。

我們公司是一家小廣告公司,同事的房子房價約8000元一平米,60十平米的房子也得花50萬元。我那時在公司做翻譯,已經工作了兩年多,每月工資5000元,除去房租水電和日常生活開銷,剩下最多1000元左右,同事工作6年,按照每月6000元來算,買一套50萬元的房子,沒有家人幫助,他是怎麼做到的?

同事說,原來的房主嫌棄這房子偏僻,急著賣,所以要價極低,他很走運,買這套房子只花了40萬塊,這40萬塊他攢了快6年。

同事仔細計算過,打工者在北京最大的一筆開銷就是房租,即便是跟人合租,只租一間房,平均每個月也要花1000元左右,他想把這筆錢省下來,一開始偷偷在公司睡了幾天地板,怕被發現,沒敢繼續。後來,他發現離公司不遠有一家24小時的肯德基店,夜裡沒什麼人,又有空調,夏天涼爽冬天暖和,晚上就去那裡睡覺。這家肯德基離公司步行只要十分鐘,所以也不需要花交通費,免了上下班來回乘車之苦。平時在公司午餐免費,加班還有晚餐,除了偶爾在公共浴池洗個澡,一個月幾乎不怎麼花錢,每個月能攢5500,一年加年終獎金能攢7萬。聽到這些,我們都驚詫不已,由衷佩服同事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同事感慨,他這是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同事說:“還不都是為了買房子,咱們這些在北京打工的人,誰不想有個自己的家。”

另外一個同事也極度渴望有個自己的小窩,不再被房東趕來趕去,但是晚上睡在肯德基裡她萬萬做不到。

沒多久同事爸爸打電話告訴他,媽媽的身體越來越差,醫院檢查出是尿毒症,肌酐數值高達800多。醫生說媽媽的病很嚴重,當地的醫療水平無法醫治,讓她想辦法轉院去北京治療。

那時候,爸爸的單位效益不好,經常發不出工資,她還有個弟弟在上學,經濟負擔很重。媽媽單位破產已經在家多年,醫療費用只能他來想辦法。他好不容易聯繫到北京一家以治療腎病聞名的三甲醫院,經過一個多月的治療,媽媽的病情暫時被控制住,肌酐數有所下降,但是依然不樂觀,後期還要好好調養。醫療費花光了他兩年多的積蓄,給爸媽買回程的火車票,都是跟領導商量了半天,預支了下個月的工資。

一切從頭開始。現在家裡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了,媽媽再發病該怎麼辦?此後,他經常在網上瀏覽招聘網站,想找機會跳槽到一家工資高點的公司,或者做些兼職工作。

他也很想投資房子,但手裡的錢太少,不禁灰心不已。從那時起,他便開始關注房市,此後幾年北京的房子直線上漲,市中心的房價漲得翻倍。省吃儉用的情況下,幾年後,他的卡里終於有了十幾萬餘額,開始躍躍欲試,準備拿這些錢做首付投資房子。幾年來,能省的錢都省了,能賺到的兼職和外快都賺了。

每天出門,他只帶幾塊錢,除了吃早飯和坐公交的錢,一切額外花銷都取消。說件很心酸的事:北京的公車有兩種,車費一塊錢的沒有空調,兩塊的有空調,我每次都坐一塊錢的,幾年來沒坐過一次空調車。

這時候,北京市區的房子經過幾輪暴漲,早已超出他能承受的範圍,他把視線聚焦到北京附近的郊區。最後在燕郊看中一套102平,三室兩廳兩衛的房子。

這套房子裝修得精緻,附近有鎮的重點小學和重點中學,也算是學區房,菜場,超市都很近,生活設施比較完善,價格只要70萬,不算貴。首付加上稅費,中介費,一共花了17萬多,銀行貸款了50多萬,每月要還4000房貸。幻想很快就會漲價,幾個月後就可以賣掉,至少賺20萬,幾乎是百分之百的利潤。賣掉後,再投資一套近郊,更加靠近市區的房子,能賺更多。這樣一步一步來,總有一天能賺夠錢買一套市區的房子。房產證拿到手的時候,不敢相信,他自己居然在北京擁有了一套房子。沒多久,這套房子漲了近10萬。他抑制不住喜悅的心情,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卻換了一頓責罵:正經工作不好好做,搞這種不靠譜的事情,萬一房子掉價,再賣不出去呢,你怎麼辦?

他連聲說:“不會的,不會的,北京這些年房子從來沒有掉過價。”話是這麼說,心裡也有點慌,的確沒有想過房子掉價怎麼辦。這些年房價一直漲,降價,賣不掉,都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沒想到的是,不可能發生的事,居然真被碰上了。

後來北京房價真的略微開始回落,好不容易漲了十幾萬的房子,居然掉到他買房時的價格,且還有下降的趨勢。

打算把房子租出去,同事們都勸他:“精裝修的房子不能租,你那麼大的房子肯定會變成群租房,到時候裝修毀了,你還得花大錢重新裝修,得不償失。”辛辛苦苦攢錢買房,因為離公司太遠自己不能住,租也不敢租,賣又要虧損,每個月還要還4000的房貸,經濟壓力更重了。心灰意冷,再也不去看房市,連提也不想提。

幾年後燕郊到北京上班的人多起來,房子突然又開始漲價,幾乎要翻倍。當初花費70萬買的房子,此時已經漲到250萬左右。懷著忐忑的心情,在幾家房產中介門店登記出售房子,信息發佈出去沒幾天,中介電話不停打進來,看房的人每日盈門。

房子以到手價240萬賣出,稅費和中介費由買家承擔。還完銀行的貸款,他還有200多萬在手。看著銀行卡的餘額,激動得整夜睡不著,趴在出租屋的小窗邊,遙望北京的夜景。夜幕下的北京,處處是星星點點的燈光閃爍,好像永恆的美夢。

這是一個時勢與勵志完美結合的真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