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為什麼歷史悠久是個值得自豪的事情?

非常好的概率論問題,而且提問者可能沒意識到這是個數學問題——文化習慣背後是數學直覺。

具體而言,對於絕大多數觀察者來說,如果沒有其他的判別因素,那麼一個事物已經存在的時間越長,那麼繼續存活的概率就越大。你以為他在誇耀自己的歷史,實際上他在展示未來的希望。

為什麼歷史悠久是個值得自豪的事情?

比如說,一個外星人在地球上閒逛,看到金字塔不遠處有一座現代樓房。他對金字塔和樓房的用途、工藝、歸屬一無所知,只知道金字塔已經存在了好幾千年,樓房的歷史只有幾十年。這時候你問外星人,接下來1000年哪個建築更可能繼續保存?

外星人當然會選金字塔。

這個選擇不是因為外星人尊重傳統,也不是因為外星人戀舊,而是因為“哥白尼原則”。

“觀察位置不特殊”原則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哥白尼提出來的,他相信我們地球所處的宇宙位置不特殊,也並不是宇宙的中心,在此理念基礎上的進一步觀察和研究,幫助他最終了推翻“地心說”,這條原則也因此被稱為“哥白尼原則”,並被認為是幾百年來最偉大的科學認識之一。

根據“觀測位置不特殊”原則,從統計角度而言,一個事物已經持續的時間越長,我們的觀察點距離壽命終結點的絕對時間就越長,也就是說:持續時間越長的事物,就越有可能持續更長的時間。我們知道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若我們現在預測2012年底前地球將毀滅,說明這個預測恰巧發生在地球毀滅前的兩個月內,地球已經存在了276億個兩個月,而觀察位置恰好處於最後一個,你憑什麼相信你有這麼極端的運氣?即使對宇宙學一竅不通,根據這種思維方式也能判定所有的“地球末日說”都是胡說。

而對於持續時間很短的陌生事物,則應對其壽命抱有足夠的警惕,不能受零散信息的誤導而盲目樂觀,例如我要坐一艘船從南安普敦到紐約,為了保證航行安全,我會對該船的航行記錄進行考察,若以80%的可信度對船進行短壽估計,為保證我的航行安全,那我就要確保該船之前已至少有過9次安全航行記錄,若低於9次,我就不能以80%的可能性確信我的航行安全了。對於生死攸關的大事,80%的可信度顯然不夠,若我選擇在統計學中更常用的95%的可信度,為了保證我乘坐的遊輪能安全航行,之前應至少有過39次的安全航行記錄,首航的泰坦尼克號我是絕對不會乘坐的。

我之前的一個回答就利用了這個原則,詳細論證了歷史悠久和未來生命力之間的相關性:

所謂“普通”狀態,就是依照可能性來說,地球多半是一個普通的星球,尺寸、質量在宇宙中並不特別大,也不特別小;自己生活的地區應該是地球上一個普通的城市;我周圍的人是地球上普通的人……如此估算宇宙、地球和全人類一些數據的數量級,可能就不會差太多。這個規律推而廣之,“我”也不是上帝的選民,所以,我生活的時代最可能是歷史上一個“普通”的時代,我遇到的人(物)。

什麼算“普通”時代呢,最直觀的標準就是我們不太可能恰巧生活在歷史的開頭或結尾,也不太可能是第一批人類或者最後一批人類。如果把“開頭”和“結尾”定義為10%的時間,這個結論可以簡化為一句幾乎必然正確的話:

我們最可能處於中間的80%。

這意味著,我們之前的歷史長度和之後的歷史長度之比,有很大概率處於1:9和9:1之間,總之在一個數量級上。如果我們知道過去的歷史是一萬年,那未來的歷史最可能是1000多年和9萬年之間,不太可能是10年或者1000萬年。

這個結論聽起來……很沒用對不對?但我覺得還是有意義的,它也可以再歸納為另一句話:

事物未來的壽命,和已經經過的壽命正相關。

比如說,一個外星人在地球上閒逛,看到很多建築,在沒有建築學知識,也不掌握歷史規律的前提下,你怎麼判斷它們接下來1000年是否存在?

我想,最簡單的判別標準就是——越老的建築,越可能繼續存在。在1000年的尺度上,一個已經存在1000年的建築,和一個已經存在100年的建築相比,更可能再持續1000年。

我們實際上會在潛意識中默認這條規律,商業品牌、政黨和大學都要宣傳自己是“百年XX”,就是為了宣揚“我還有很廣闊的未來”。如果讓你把一件物品傳給1000年後的子孫,你肯定會選擇藏在金字塔裡,而不是某個新建的銀行大樓裡——即便大樓看起來比金字塔還要結實。

為什麼歷史悠久是個值得自豪的事情?

所以,在不附加其他條件的前提下,“歷史悠久”意味著“未來很安全”,肯定值得自豪。只是要注意,這裡的“歷史悠久”是個單純的時間指標,而不是因為歷史悠久而產生的其他特徵,比如禮儀繁瑣、禁忌眾多,自我封閉……等等。實際上,善於變化恰恰可能是歷史悠久的原因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