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為什麼再一次火起來的是石小猛,而不是祁同偉呢?

有一個人物再一次火起來了,他是《北愛》裡的石小猛。

為了某些早已遺忘的讀者,我把劇情再簡單複述一遍。

出生在雲南小鎮的石小猛與佟麗婭是青梅竹馬,一起去北京上了大學。

所不同的是,石小猛只差了7分,沒考上清華,去了一所不上不下的學校,遇見了富二代同學,某民企集團繼承人陳思成,四年同窗,倆成為好友。

畢業後石小猛只能找到一份似乎是推銷性質的工作,一個月三千塊,為了省錢,一塊錢都要跑一站路去坐公交,目的僅僅是為了湊一套37平米婚房的首付。

眼見著他的獎金要到手了,於是就付了定金,準備獎金一拿到就去付首付,從此幻想著和佟麗婭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沒想到,無厘頭的陳思成忽然愛上了哥們的女友,然後痴心的跪求石小猛退出,把佟麗婭讓給自己,他願意拿自己擁有的一切去交換。

石小猛當然斷然拒絕了。

接下來的故事出人意料。

看著兒子失魂落魄的樣子,陳思成的爹就像高俅看見高衙內茶飯不思一樣,準備用資本的力量幫助兒子尋得真愛。

怎麼做的呢?

雙管齊下。

先讓自己的朋友,石小猛的老闆設下陷阱,扣掉他的獎金,使得他付了定金卻無法交首付,定金也只好打了水漂。

要知道,這可是人家每天跑一站路,一塊錢一塊錢省下來的。

如此還不肯罷休,還要石小猛如數償還之前已經發給他的獎金。

接下來呢,又親自出面,去找一無所有的石小猛,告訴他,只要他肯主動與佟麗婭分手,不僅可以免除所有債務,而且會給他很多錢,讓他成為他們集團的高管。

目測一下,按照劇中那個年代,大約是幾千萬。

崩潰的石小猛一邊哭,一邊與佟麗婭分手了,然後陳思成就和佟麗婭進入真愛的節奏,最後,在一起,在一起。

當然,現實中人家倆本來就是一對。

這劇本也是陳思成自己瞎編的,我感覺他就是出來撒狗糧,順便糟踐人家石小猛一把。

這劇情就是為了迎合觀眾的淚點而刻意設計的。

流量的關鍵在於熱點,富二代,朋友妻,小鎮青年,北漂,浪子回頭,真愛,黑化......

所有的熱點它都湊全了,自然會成為熱點。

所以它再一次熱,我理解,就像我們之前說《慶餘年》會熱的道理是一樣的。

只不過那個年月它是用照亮陳思成的方式來吸引流量,隔了八年,它換了個面目,把石小猛翻出來,再炒一波剩飯,再一次吸引流量。

因為八年過去了,笑話石小猛的應屆生們也都三十了,卻立不起來,忽然想起這個人物,發現除了房價比劇中貴了許多,似乎自己混的還不如石小猛。

畢竟,劇中的他失去了真愛,得到了錢。而自己,似乎從沒有見過真愛,當然,也沒見過錢。

發表下個人看法。我覺著吧,這故事從頭到尾就是瞎掰。

劇中陳思成父親的身家大約在2個億,拿出超過十分之一,就為了讓石小猛打一通所謂的分手電話,他爸大概不是什麼富一代,大概是個傻一代吧。

現實中你見過這麼傻的富一代麼?如果你說見過,那你肯定壓根兒沒見過富一代。

他就不怕人家石小猛和佟麗婭串通起來晃點你那地主家的傻兒子?

一通電話就值個幾千萬?

八年前你肯花幾千萬,可以直接泡女明星呀。你看當年京城裡有某位炒股的公子哥,因為牛市賺了點錢,飄飄然。

人家可是隻花了幾百萬送了條項鍊就在幾天之內閃婚,把某位當年和某著名設計師已經談婚論嫁的如今的一線明星娶回了家。

後來證明很值呀,畢竟他破了產,虧了很多錢,回頭還是靠媳婦不斷的接戲,幫他還。

你琢磨,幾百萬的投入,換一個很會賺錢而且還在危難中救自己一把的美女媳婦,值吧。

這是企業家該考慮的事兒,如果佟麗婭是明星,我覺得他爹出面,我能理解。

就算沒指望有一天破產了兒媳婦幫著還,最起碼,娶明星能帶來宣傳效應,廣告費也值回本錢。

你說現在,就為了一個看不出能幫到自家生意任何一方面的大學畢業不久的兒子眼裡的真愛,掏出十分之一,甚至更多的家產,換一通電話?

這老爺子的腦門子是讓門給擠了?還是讓驢給踢了?

這是全劇中最扯淡的地方,沒有之一。

事實上,就算這老爺子非要幫兒子撬人家的女友,多半也是把石小猛忽悠一把,最後啥也不留給他,或者去收買女方了。

只要你稍微正常點,就應該知道這個遊戲裡,要出賣,也是佟麗婭把石小猛先賣了,哪輪到石小猛來賣她。

我就是這點不好,公眾號裡的泥石流,太現實了。

石小猛這種遭遇,你就別想了,想這種事兒的都是迫害妄想症患者。成天想著萬一有一個富二代一定要強娶自己,或者萬一有一個富二代一定要強嫁給自己。

這種事兒不用想,不會發生的。

富人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你去翻史料看看,哪怕是古代的皇上,也沒有真愛輪得到他去選。

清帝選後妃,首重出身,次重出身,再次還是重出身。

所謂前朝後宮,具為一體。康熙如果不娶索尼的孫女,還能否熬到的擒鰲拜,都是個未知數。

皇上都有無數的不得已,富人算哪根蔥?

更何況,真愛這東西,是個傳說,你說梁山伯和祝英臺遇上了,我也就不和你爭了,畢竟代價是化蝶。你非要說花個幾千萬就能買一份,你咋不說電視購物裡9塊9,只要9塊9呢?

相比較而言,在類似的扯淡感情戲裡面,祁同偉這個形象要比石小猛真實多了。

首先祁同偉出生的年代和石小猛是不一樣的,祁同偉大約是60後。

相比較而言,石小猛的那個年代,就算老闆陰他,他也有的是手段。

1、老闆發出去的獎金是沒有辦法要求你退回的;

2、在大城市裡跳槽非常容易,就劇中那幾個所謂的民企老闆,捆一塊,也不可能封殺你。事實上,行業主導者,甲方第一BOSS都無法封殺一個人。

要封殺一個從業者,需要好幾個方面,甚至是彼此對立的大BOSS們達成一致,聯合行動,而且也只能針對那些有名氣有地位的從業者。

至於石小猛,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打工仔,其實根本無法封殺。就像高射炮根本打不死蚊子。

3、石小猛剛畢業,根本沒有什麼先期積累或者投入,在那個階段,任何風口行業都可以參與,想賺首付,辦法有的是。說白了,夠年輕,切換賽道的成本夠低。可能稍微換個賽道,收入就是數倍的提升。

但祁同偉可完全不是這樣。

祁同偉那年月,只有兩條路,要麼體制內,要麼下海經商。

要知道祁同偉能在那個年代考入大學,而且學的是從警這條路,他的放棄成本可就太高了。如果他打算下海經商,就不該考大學,直接在村裡辦磚廠好了。

所以作為觀眾,我們能夠理解他真正面臨的考驗和要付出的巨大代價。

即便如此,也沒有看到他的屈服,雖然女友被調離,他被趕去村裡,依然在毒販密集盤踞的孤鷹嶺,身中三槍,立下大功。

只是即便如此,梁璐的父親也沒有放過他,這時候他才絕望了。因為在那個年代,即使他選擇下海,恐怕也無法挽回女友。

不相信你看劉強東與第一任女友因何分開,你看史玉柱與他媳婦因何離婚就明白了,那個年代有公職和下海真的有很大不一樣的。

換句話說,他明知徹底無路可走,起碼挽回真愛無路可走,又不甘心就此低頭,在村裡埋沒一輩子,才無奈對著梁璐下跪求婚。

整個過程就如同他自己說的勝天半子,確實是無奈到那個份上了。

應該說,他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走了一條錯誤的道路,因為他不願意低頭,不願意認命,不願意放下內心深處的驕傲。

我覺得,如果你非要找個複雜的人物,又能直擊人心,很明顯,祁同偉比石小猛血肉豐滿的多。

事實上,他這樣的人,他這樣的經歷,在那個年代也並不少見。

你去看那個年代的文學作品,此類事件,多有描述。

但我們反過來看,為什麼火的是石小猛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我上面說的,熱點湊齊了。

富二代,朋友妻,小鎮青年,北漂,浪子回頭,真愛,黑化......

其實這年頭,你要說編故事容易,也太容易了,只要把熱點湊一塊,讓電腦去自動合成,它都能給你合成一個吸引眼球的故事。

與之相反,真實的,耐人尋味的,有背景且能夠自圓其說的,反而不那麼受待見。

當閱讀變成快餐,當影視作品變成快餐,當思考都變成快餐的時候,是我們變懶了呢?還是我們變懶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