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2月3日起

陸軍軍醫大學抽組的150名醫務人員

他們戰勝過非典

戰勝過汶川地震

戰勝過埃博拉......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這個特殊的春節

他們向險而行為民出征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他們中間的幾個代表

回顧幾個他們在金銀潭醫院奮戰的幾個片段

他們其中的5位,有醫療隊領導、專家教授、退役返聘人員、文職醫生、普通護士,集中展示瞭解放軍無私無畏、大愛無聲的良好形象。

他們是——

護理組組長宋彩萍

到達武漢4天,睡眠不足7小時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當我走出病房,看到寒風的夜燈下,等著我們的宋姐姐,我的眼淚一下子就出來了——她讓我變得更勇敢,也讓我感到特別溫暖。”

白秀梅口中的“宋姐姐”,是陸軍軍醫大學的護理組大校組長宋彩萍,她曾參加過抗擊埃博拉等多次大項衛勤任務。她是隊員眼中的“鐵娘子”,負擔著整個醫療隊護理工作的籌劃、實施、推進,工作連軸轉,常常來不及吃飯、睡覺,細心隊員給她算了一筆賬,醫療隊到達武漢後的4天裡,她總的睡眠時間不到7個小時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宋彩萍擔負著將武漢金銀潭醫院普通病房改造成傳染病用房的重任。她帶著幾名曾跟她一起奮戰在抗擊埃博拉病毒一線的醫護人員,爭分奪秒,研究病區結構,繪製傳染病防護的流程路線圖。

為了讓區域劃分和進出路線更加科學更加合理,宋彩萍一趟一趟走,一遍一遍改,小小的一張圖紙,她反覆修改了十幾遍,每一個細節都反覆琢磨,每一個環節都細緻謹慎,她說“忽略任何一個細節,都有可能增加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在她的感召下,隊員們帶著這種嚴謹細緻、科學務實的作風加班加點準備病區,不到一天的時間,就完成了整個病區的改造工作,為及時收治患者贏得了寶貴時間,也為醫務人員的安全保障築牢了防線。


專家教授李琦

年逾半百,“紅區”一呆就是4個多小時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我是病區主任,我必須熟知每一個患者的身體狀況。”

讓自己置身“紅區”,把患者健康放在第一位。作為陸軍軍醫大學的呼吸與重症醫學專家,為了確保全面瞭解每一位患者的病史、科學判斷病情制定治療方案,55歲的李琦教授堅持逐一查房,從病史到病情,從制定治療方案到進行心理疏導,細緻入微。患者鄧某(化名),因對病情的恐懼而焦躁不安,反覆詢問醫生護士“聽說老年人被病毒感染了很危險,我會不會死?”“我能救活嗎?”激動時雙眼通紅噙滿淚水。

李琦教授見狀,來到他病床前,耐心地講解了發病機理、傳染途徑、治療方案和預後,並一遍遍安撫他,要樹立戰勝病毒的信心。他深入淺出的講解和疏導,讓鄧某樹立了面對病魔、戰勝病魔的信心,情緒逐漸穩定下來。他說:“你是解放軍,是大專家,我相信你,我會好好配合你們治療。”

患者全部查房完畢,已是晚上8點多。接近0度的武漢,厚厚的防護服裡,李琦早已汗流浹背。普通人穿著防護服在病房紅區,兩小時就必須輪換一次,而年逾半百的李琦,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最危險的病房“紅區”一呆就是4個多小時,在他心裡,患者的健康是第一位的。


返聘人員張麗敏

她把“抗埃經驗”運用到此次護理工作中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作為一個17年前參加過抗非之戰,4年前又參加抗擊埃博拉病毒的老隊員,在這種時候,我必須第一個站出來,到疫區最需要我們的地方”。

穿不穿軍裝,軍魂都深深埋在張麗敏的心底。陸軍軍醫大學從事護理工作20年的張麗敏含著淚說。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作為護理骨幹,張麗敏協助護理組組長承擔著大量的護理管理工作,她把自己總結的“小湯山經驗”“抗埃經驗”結合實際運用到這次的護理工作中,從病房區域的劃分、醫護流程的設計,到“碰肘禮”、手勢暗號、防護服上寫鼓勵和畫笑臉等實用招數的推廣,都凝聚了她的智慧和心血。在她每日的工作安排表上,事無鉅細密密麻麻寫了3頁紙共計30多項。她說:

“無論何時何地,人民有需要地方就是我要戰鬥的地方。


文職醫生王斌

脫下防護服,他臉色蒼白幾近虛脫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如果祖國需要我,我也會去。生死有命,就算死也要死得有意義。”1月21日,陸軍軍醫大學的文職醫生王斌在朋友圈裡這樣寫道。“我很害怕老了以後回憶起來,一輩子沒有做幾件有意義的事,那很悲哀,比死亡更讓人難以接受。”

為了做有意義的事而奮不顧身,王斌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作為四個醫療小組組長之一的王斌,大部分時間都忙碌在患者身邊,除了正常排班時間,他常常放棄休息,主動到患者身邊處理各種異常情況。

一天,28歲、體重180多斤的患者胡某(化名),病情突然發生變化,張著嘴,喘不過氣來,像是有異物堵住了氣道,血氧飽和度一度降到68%。情況緊急,大家都非常擔心患者安危。已經在病房工作4個多小時、本該下班的王斌得知後,立刻來到患者身邊,細緻觀察患者體徵,結合患者檢查結果和入院以來的情況,憑藉豐富的臨床經驗,王斌立刻做出判斷,患者呼吸不暢是由於肥胖舌後墜引發的呼吸暫停綜合徵,合併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他雙手慢慢扶起患者,一邊安撫,一邊指導患者呼吸,患者症狀即刻得到緩解。隨後,王斌為患者進行了針對性的治療,患者情況逐漸好轉。如今,患者已經可以下地行走,每頓還能吃上兩碗飯。而當天,王斌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在病房忙碌近8小時,衣服被汗水溼透一遍又一遍,

一整天沒有小便,脫下防護服時臉色蒼白幾近虛脫


護士沈雪

脫下防化服,她嘔吐完又申請返回病房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我是呼吸科護士,更應該回到患者身邊,請讓我回到病房工作。”1月31日,身體剛剛好轉的陸軍軍醫大學的沈雪就再次申請回到病房、回到患者身邊。

29日中午,沈雪和隊員們正在病房裡緊張忙碌著。由於前夜夜班後沒有睡好,沈雪感覺頭有些昏沉,進入病房不久就感覺有些噁心想吐。在悶熱的防護服裡,這種感覺隨著工作量的增加愈加強烈。“堅持住,一定要堅持住。”沈雪一邊深呼吸一邊為自己加油打氣。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這時,50多歲的患者張某(化名)因食道癌術後低蛋白血癥導致肢體腫脹,血管看不清也摸不到,給打留置針帶來很大難題。作為科室操作能手,這時的沈雪無法將自己置身事外。她來到患者身邊,用戴著3層手套的手指,仔細辨別患者血管走向,強忍著陣陣襲來的嘔吐感,凝神屏氣,一針見血。打好留置針,沈雪再也忍不住,衝出病房,嘔吐起來。

考慮到沈雪的身體狀況,醫療隊領導讓其換到半汙染區工作。次日,身體剛剛好轉的沈雪,就申請再次要回到患者身邊。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在陸軍軍醫大學,像沈雪這樣,脫下防護服嘔吐不已、又再次回到病房的護士,還有很多。她們說:“一個護士最幸福的,就是能為患者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我熱愛我的職業,我願意時時刻刻都陪伴在她們身邊。”

進駐火神山前,致敬奮戰在金銀潭醫院的陸軍軍醫

在武漢,在中國

還有千千萬萬分感動在

這片最美最母親的國度上演

歡迎留下您的感動

撰文 | 陳曉霞、朱騰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