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關鍵時刻,為什麼還是依靠解放軍?

這幾天,因為轉業到地方工作不久,所以地方的一些朋友和同學問我,為什麼,每次國家重大災難出現,依靠的還是解放軍?幾個日夜,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我冥思苦想,這次我傾注了全部的情感,想想自己從軍以後,在作戰部隊,在新華社、軍區機關期間,參加了抗洪搶險、2008年初的雨雪冰凍災害、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的多次非戰爭軍事行動,每一次的感受都是刻骨銘心,歷久彌新,每一次想到那些逝去的生命都以淚洗面。

這一次,抗擊武漢新冠肺炎,又一次見到軍隊上陣,我在穿越歷史和自己軍地二十年的生涯尋找答案。

當武漢封城之時,確診人數數字不斷上升,焦慮和恐慌一度成了比病毒還要可怕的敵人。關鍵時刻,解放軍來了!他們馳援疫區、軍醫接手火神山、部隊承擔生活物資配送。在面臨災難的關鍵時刻,又是他們挺身而出,衝在前面,去拯救被傳染的無辜群眾,用自己的身軀和醫術,成為抗擊“疫魔”中的定海神針,成為給武漢民眾甚至全國人民的希望之光。

自從創建這支人民軍隊以來,每到歷史的關鍵時刻,他就成為人民大眾的主心骨。最早的主心骨是工農紅軍,只要有紅軍在,不管再血腥的白色恐怖也不怕;後來的主心骨又是八路軍新四軍,只要有八路軍在,無論日本鬼子多麼猖狂也不怕;再後來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當山東父老鄉親被張靈甫率領的國民黨軍隊還鄉團開膛破肚時,他們喊出的最後一句話就是要解放軍為他們報血仇。在解放海南島戰役時,氣象條件不利,我軍使用的木帆船設施簡陋。面對國民黨軍隊的優勢兵力,我軍指揮員韓先楚卻毫不畏懼,乘船渡海跟進指揮。儘管指揮船桅杆被炮彈擊中,他仍勇立船頭,指揮若定。部隊尚未佔據灘頭,他即棄舟下海,涉水搶灘。官兵士氣由此大為提振,紛紛奮勇衝鋒,一舉擊潰敵人的海陸空立體防線。這種捨生忘死、迎難而上、擔當勇為的精神,值得學習。

建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仍然是中國人民的主心骨,無論是在歷史鉅變面前還是在自然災害面前,老百姓所能指望的永遠是中國人民解放軍。

關鍵時刻,為什麼還是依靠解放軍?

1998年抗洪期間,當時的堤防都由軍隊把守,有一段因為洪峰暴漲堤防衝破了一道口子,眼看一排排房子被衝倒,駐防的解放軍,一個個都是年輕小夥子,扛著沙袋毫不猶豫就跳進水裡了,但是水流太急很多人都被沖走,一旦被沖走就是九死一生,河對岸的老百姓跪在地上哭著喊,求求你們別跳了,房子我們不要了…

這些戰士的名字無人知曉,你們的功績永世長存!

關鍵時刻,為什麼還是依靠解放軍?

2008年5月,我奉命參加汶川抗震救災先遣隊。我和空降兵黃繼光連的戰士,到一個蟄居在山上的人群中救人,冒著餘震、泥石流、山體滑坡的危險,毅然翻山越嶺,排除萬難,歷經艱險,終於在大雨來臨的地方,找到了幾百口村民。我們找到這些受災群眾時,他們都已經受了幾天的躲藏,身心兩疲,他們有的已餓得站立不起,我們把隨身攜帶的食物迅速的分發到他們手中,之後,為了趕在大雨來臨之前,救助這些受災的山民安全出山,我們用繩子紮在每個戰士的腰上,圍成一線防滑坡的人帶。在成功把災民轉移到安置點。

村民們說,你們用生命圍成了一條帶子,把生的希望留給了他們,把死的危險留給了自己。這就是人民的子弟兵啊!

多次的非戰爭軍事行動經歷,讓我感受到,相比其他機制,軍隊是令行禁止,運轉效率最高,人民群眾最愛戴,關鍵時刻,人民群眾還是相信子弟兵。

疫情還在肆虐,病毒不會“打盹”,這次軍隊扮演者更加重要的角色,承擔更多的抗擊疫情的壓力,他們面對的是沒有硝煙的戰爭,現在還不知道敵人在哪裡?

現在,軍民合力,萬眾一心戰“疫魔”。每天在武漢前線湧現出的每一個感人故事,都會在這場戰“疫”中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祝中國人民,平安幸福!盼我們的解放軍捷報頻傳,勝利凱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