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聽風系列(十九)--心魔

聽風1-18集,前面的部分,我分享的,都是各門各派的技法,價投派、技術派、打板派、伏地魔、籌碼派、莊派、成長派的代表人物和核心思想,我都進行過研究。

但是進入後面,技法會說的越來越少,因為技法終有窮盡,投資到最後,最終都是一個面對自己的過程。如果把技法比作外功的話,我覺得外功是不存在太大的門檻的,基本上只要投入一定的時間基本的外功功法都能掌握,真正核心在內功。

而要學會股市投資的頂級內功,就必須要除自己的心魔。華爾街有句古老的格言“在股市中,最終能夠讓你賺錢的,不是技術面,也不是基本面,而是心理面”。可見心理在股市實戰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Z大的科幻經典小說《無限恐怖》裡,也說了只有突破了心魔的進化者才算是真正步入了強者的門檻。

因此,第十九篇,我想好好和大家聊聊,炒股的心魔。

一、心魔的種類

(一)恐懼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恐懼是一種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

,具體表現為:神經高度緊張,內心充滿害怕,注意力無法集中,腦子裡一片空白,不能正確判斷或控制自己的舉止,變得容易衝動,從而產生極大的破壞力。

股市中,恐懼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害怕損失,投資者進入股市就是為了盈利的,當投資發生虧損時就會產生恐懼心理;二則害怕踏空。當市場行情好轉,股票出現大幅上漲的時候,投資者沒有介入,這時投資者便會有一種錯失機會的感覺,尤其是當原來處於虧損狀態,自己由於恐懼提前出來時感覺會更加明顯。

因恐懼損失而割肉,又因恐懼踏空而追漲,這就是恐懼帶來投資者的兩大負面影響

(二)貪婪

在股票交易市場,由於股價的上下波動迅速,會對投資者的心理產生更多的緊張感,從而容易失去對股票操作交易的客觀性判斷。一般來講投資人的信心會隨著股價的上漲而增強,隨著股價的下降而減弱。在股票交易中,當股票下跌時,人們總想以更低的價格買人,到最後坐失良機;當股價上漲時,總期望股價繼續上揚,想以更高的價格賣出,導致利潤回落甚至虧損。

跌了還想以更低價格買,漲了還想以更高價格賣,這是貪婪帶來的兩大負面影響。

貪婪在我看來,就是不知足~~以及僥倖

(三)選擇性判斷

在股票市場中,當人們持有某隻股票時,通常會過濾掉那些對該股票的不利消息,關注並放大對該股票有利的消息,主觀地認為該股價會持續上漲。相反,倘若人們將持有的股票賣出時,通常會選擇性地過濾掉該股票的利好消息,放大該股票的不利消息,並認為該股價會繼續走低。人們往往會選擇那些對自己決策有利的證據來證明自己,選擇性地篩選信息判斷股票的走勢。

高估自己有的股票,低估自己所沒有的股票,這是選擇性判斷的兩大表現,其核心在於把自己看的太重,把市場客觀看的太輕。沒有對市場的敬畏之心

(四)過度交易

目前大多數投資者都偏向於短線交易,每天都沉浸在市場中,時刻盯著所持有股票的交易行情,擔心錯過獲利的機會,所以時刻關注著股價的每一次波動。他們把市場當作賭場一樣,尋求心理的刺激,股價的波動以及股市的消息無時無刻不在刺激著他們敏感的神經,以至於他們頻繁地交易。時刻關注著價格波動,情緒也隨著股價的波動而戰戰兢兢,往往一天下來,如同經歷過數次牛市和熊市的轉換,身心疲憊。

過度交易,耗損了心力,會讓人的判斷能力下降。

(五)性急心理

在股票市場投資中,很多人總想著能夠快速致富,今天買的股票,明天就必須要大漲,倘若買了幾天都沒有大漲甚至還跌了,內心便開始躁動、不安。當這種不安達到一定程度時便會選擇將股票賣出。股票投資需要耐心,沒有人能做到一買人就大漲,股票的漲跌都是市場行為,是沒有絕對的規律的,因為耐心不足而終止一次投資,往往失去該次投資可能的機會並浪費了時間

(六)思維定式

定式心理是指人們由於過去的經驗作用,而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固定的傾向。在股市投資上,通常表現為投資者對某一類股票格外鍾情,對某種操作方法十分偏愛,即便由於情況發生變化,原先的操作方法和鍾愛的股票類型已經和當前形勢不相宜時,他們仍然會繼續保持原來的操作方法。

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習慣,習慣一旦養成便很難更改。但是股票市場瞬息萬變,熱點、題材、操作理念總是在不斷變化,投資者的思想必須不斷適應市場的變化,不能一成不變

。但是習慣的養成是日積月累的結果,需要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習,讓定式心理逐漸改變。


二、如何克服心魔

以上六類心魔中,貪婪和恐懼是股市中兩種初級心魔,他們貫穿整個股票操作的過程,交易者無時無刻不受這兩種心理的影響。在貪婪和恐懼中搖擺,在悔恨和慶幸中煎熬,熊市底部的時候,大部分人的心態由貪婪變成了恐懼,由希望變成了絕望。

性急和過度交易都是由貪婪心魔衍伸出來的次級心魔。

選擇性判斷和思維定式,是相對高端的心魔,是達到一定水平的投資者才會碰到的障礙。

要克服心魔,我覺得需要以下幾個步驟:

(一)認知自己

大多數人其實對自己並不瞭解,因為人總喜歡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在股市投資中存在的心理弱點,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但是因為個性特點原因,每個人側重的點並不相同,因此就有必要了解自己,然後針對性地注意,在股市裡揚長避短。

國內華東師範大學陸劍清教授總結了3類成功投資者,大家可以對照下,自己最適合哪一類的模板,然後再往那個方向找老師進行專攻。

第一類成功投資者:決策力最低,情緒穩定性最好,情緒波動性最高,獨立性最高,冒險性最低,聰慧性最低,專注性居中,貪婪性最低,這類人可歸結為“穩定保守型”。

第二類成功投資者:決策力居中,情緒穩定性居中,情緒波動性居中,獨立性居中,冒險性居中,聰慧性居中,專注耐心性最高,貪婪性居中,可命名為“專注耐心型”。

第三類成功投資者:決策力最高,情緒穩定性居中,情緒波動性最低,獨立性最低(選股經常變),冒險性最高,聰慧性最高,專注耐心性最低,貪婪性最高,可劃分為“決策聰慧型”。

(二)勤奮學習

每天進步一點點,一個月積累起來就是進步一大步,一年下來就會上臺階。炒股這個行業短線上看,它不一定是多勞多得的;但從長線上來看,多勞多得是不言而喻的。短期來說,股市裡的每一次的努力不見得就能取得和你的努力相匹配的結果。

當炒股的戰績和你的努力不能夠呈正比的時候,一般股民就會鬆懈下來了,這是股民不肯長期堅持學習,堅持獨立思考的主要根源。而你要期望在任何一個專業成為專家,你都需要鍥而不捨地學習,思考和努力。正所謂成功的道路都是極其相似的,失敗的道路各有各的不同。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投資者,你需要掌握的知識是全方面的,你需要理解社會、行業、公司的運轉規律,更要具備強大的心理素質。

我們看有些投資者,以前業績很好,但是突然不行了,為啥?因為他跟不上時代了,思維定式了。大家以後去找別的老師的時候,過去的業績很重要,但是僅僅只是參考,和這個老師未來的業績沒有太大關係。一個老師未來的業績,是和他的勤奮程度相掛鉤的更多一些。

(三)多多反思

一個優秀的交易者,它的自信、冷靜、客觀、鎮定、堅韌、頑強、膽大心細等等良好的交易心理的獲得不是一朝一夕得來的,它必須時經過長年累月的有計劃的進行訓練的結果。誠然,心理的訓練時很艱難的,因為它面對的是你的本性,你固執存在的心理缺陷和心理障礙。除了堅持不斷地努力,不斷規範自己的交易心理,並在實戰操作中得到檢驗和提高,之外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所以,你必須認識到訓練的重要性,並果敢而堅持不懈地行動起來,而不是被動的無所作為,你必須做一個可以控制自己行為的人,並將自己的行為時時規範在你所要達到的境地,你還應該不斷總結和感悟,用理性來控制情緒,把情緒限制在一個有限波動的範圍,讓你能時時能保持清醒的頭腦,時時具備冷靜分析的能力。

那麼心理訓練很簡單,就是每天收盤之後,問問自己,今天有沒有犯上面6類心魔,如果有,明天怎麼改進?

三、小結

焦慮是因為看不清市場的本質,看不清是因為被慾望所左右。得失心一起,氣餒存而信心無。因此,要除心魔,核心在放下得失之心。

但是人如果一直為五斗米折腰,是無法放下這得失之心的。只有立下聖人之志,方能超然物外。

一個好的投資者,以聖人自期,最終需要的是寧靜的生活,自律的作息,勤奮的學習,謙虛的態度,時刻反思自己的錯誤。然後吾心光明,物來相應,自然會在股市裡長盛不衰。


後記:本系列不知不覺也寫到了第十九篇,中間到過十萬字,又被我濃縮回了5萬字,現在又開始朝10萬字努力了。到時候寫到10萬字,準備再濃縮一次,那時候也許文字就會更加厚重了。一直在踽踽獨行,覺得懂的越來越多,不懂的也越來越多了,未來需要更多的勤奮和努力,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聽風者是一直在變的,但是不變的是對市場的敬畏之心,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