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

农业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王海明

3月5日一大早,由西安市农业农村局主办,临潼区农业农村局、临潼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承办的"一号文件"学习解读,通过《农业科技报》强农APP平台现场直播。西安市各区县农业系统干部和职业农民等近万人聆听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征兵教授的部分解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是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

王征兵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工作重点是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这两大重点任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这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还有一些最后的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王征兵说。

目前还有近300万农村贫困人口没有脱贫,还剩下50多个贫困县尚未摘帽。收官之年如何攻克脱贫攻坚战最后的堡垒?韩长赋介绍了四项主要工作:

完成好剩余脱贫任务——重点是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

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对已脱贫人口开展全面排查,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及时纳入帮扶。

做好考核验收和宣传工作——严格执行贫困退出标准和程序,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研究接续推进减贫工作——将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安排。

王征兵同时表示,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落后是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民生问题,也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最直观的体现。对此,文件提出要补上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供水保障、人居环境整治、教育、医疗卫生服务、社会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以及生态环境治理等8方面短板。他强调,文件提出的补短板任务重点是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是完成现代化的短板,因此必须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据王征兵介绍,到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量指标。要保持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势头不减弱、趋势不逆转,这样才能持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让农民群众在小康之年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征兵指出,在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必须主动作为,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一是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支持各地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各类产业园区基地,重点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将小农户融入农业产业链。继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提升农民生产经营效益。

二是稳定农民工就业。重点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发城镇就业岗位,加大农民工稳岗支持力度。要加大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整治力度,以政府投资项目和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开展排查整顿,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

三是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保持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不减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


识别下图二维码,关注【强农中国】微信公众号,观看直播回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王征兵:全面小康‘三农’领域还有一些突出的短板必须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