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intel vs amd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在網上你能看到沒完沒了的爭論:AMD還是Intel?如今,這種爭論已經達到了新的高度,AMD的Ryzen 2000系列,被用戶稱為“Ryzen 2”與英特爾的第八代“coffee lake”競爭的如火如荼。

為了幫助您能在兩大陣營之間選出你想要的,我們將Ryzen 2 與 Coffee Lake進行了“七大對決”。

特性

AMD和Intel在個人電腦市場的競爭可分為兩大陣營,高端的Ryzen 7/Core i7相爭,以及中端的Core i5/Ryzen 5相爭。正如我們所看到的,兩家公司之間的價格大致相當,Ryzen 7/Core i7的價格從303美元到360美元不等,而Ryzen 5/Core i5系列的價格從182美元到260美元不等。

即使在Intel對第八代i7系列調整為6核後,AMD仍在其Ryzen 7系列產品中擁有更多核心的優勢。英特爾的Core i7型號有6個內核和12個線程,而AMD的Ryzen 7系列擁有8個核心和16個線程。

Ryzen 5和Core i5系列是大多數桌面PC用戶的主流選擇,兩個系列都有六個核心。Intel在Core i5型號上上禁用了超線程,這意味著軟件只能為每個核心分配一個線程。與此同時,AMD的Ryzen 5型號則有超線程,這使得軟件可以同時為每個核心安排兩個線程。在這一點上Ryzen 5有優勢,總共有12個線程。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但並不是每個核心都是平等的。英特爾以其較高的頻率保持了其核心性能優勢,並且通常每時鐘處理的指令(IPC)更多。頻率:Ryzen 7 2700X的最高值為4.3GHz,而英特爾的Corei7-8700K延伸至4.7GHz。英特爾的核心性能優勢在於,輕(單)線程應用程序中具有更高的性能和響應能力(如大多數遊戲和一般桌面PC應用程序)。

AMD的Ryzen 2(2000系列)在重(多)線程的生產力應用程序中提供了更好的性能,如渲染、視頻編輯和編碼(視頻)轉換,同時,對於一些多線程優化的遊戲也有優勢。Ryzen 2系列的Boost 2功能,類似於Intel的多核睿頻,當應用程序同時使用多個核時,它提供了更高的Boost頻率。但Intel和AMD都沒有公開“睿頻”頻率的完整列表,因此很難僅僅根據規格進行比較,但我們很快就會對處理器進行測試。

優勝者:平局。AMD Ryzen 2有更多的核心和更多的線程。然而,英特爾擁有更高的頻率。


超頻

你需要一個不鎖(一般都是倍頻)頻的處理器才能超頻,AMD在這方面是完勝的,每一個Ryzen 2型號都不鎖頻,準確來說ryzen系列全線不鎖頻不管是1000系列或2000系列。只要搭配B(350)或者X(370、470)主板系列都可以進行超頻,這與英特爾形成鮮明對比。

英特爾只有帶K後綴的處理器才能超頻,你得為這個“K”支付額外的費用,而且還需要一個更昂貴的Z系列主板。AMD在超頻的選擇上更加靈活,這點令AMD收穫了不少的讚譽,因為你可以用便宜的“非X”型號得到與價格更高的“X”型號幾乎相同的性能。

雖然能超頻的CPU價格是貴點,但英特爾確實在超頻方面佔據了無可爭議的領先地位。英特爾的K系列CPU在合理的設置下輕鬆能超到4.9~5.0GHz,而AMD的Ryzen 2通常在4.2GHz的範圍內。當然,也是看運氣的,所以芯片的質量對超頻影響非常大。

英特爾在內存超頻方面也有優勢,內存性能方面一直是領先於AMD的。AMD的Zen微架構對內存頻率尤為敏感,特別對於遊戲方面,而Intel對內存頻率就沒那麼敏感了。

優勝者:英特爾,CPU的超頻能力和內存性能遠超AMD,後者通常在默認頻率的設置上已經接近了極限。


原廠散熱器

英特爾的原廠散熱器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只能剛好滿足CPU TDP的散熱需求,而且從5代起英特爾就不再為K系列CPU標配散熱器,因此,如果你選擇了K系列CPU,你還得支付額外的開銷,去購買一個強有力的散熱器。

AMD的優秀散熱是其Ryzen系列的標誌之一。這些散熱器雖然只能滿足一定程度的超頻,但它們也很吸引人。AMD的Ryzen 7系列現在配備了強大的帶LED燈的散熱器。

處理器的TDP等級是選擇電源與散熱器的重要參考指標。英特爾和AMD的產品在同價位段TDP也基本在同一位段,儘管Ryzen 7 2700X是唯一的105 W處理器。這比英特爾的最高95W還要高。

優勝者:AMD Ryzen 2。英特爾的原廠散熱器只能說是滿足基本需求。


主板

AMD和英特爾的主板也是關鍵的考慮因素。正如我們所提到的,英特爾只有價格昂貴的Z系列主板才能超頻,而AMD則除了高端的X系列主板,還允許你在其較便宜的B系列主板上超頻。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還承諾支持AM4主板到2020年(支持Ryzen處理器的型號),這樣你就可以通過簡單地更換一個新的CPU來升級你的系統。AMD已經發布了A-,B-和X系列300系列,以及新的400系列主板。300系列主板可以通過更新BIOS來支持Ryzen 2000系列處理器,確保了與兩代Ryzen處理器的兼容。

相比之下,英特爾更頻繁地更換芯片組和接口。coffee lake處理器將不能工作在上一代的200系列主板,雖然是相同的1151接口,所以300系列主板是您的唯一選擇,是否能支持以後新出的CPU也是一個未知數,因此新一代CPU可能需要一個新的主板,這限制了未來升級的可能性。

優勝者:AMD。如果你想超頻,Intel將會讓你花費更多的錢,而且經常換接口,升級的可能性受到限制。


遊戲性能表現

在遊戲方面,CoffeeLake在大多數遊戲上都比Ryzen 2強,這僅僅是因為更多的遊戲是輕線程的,並且得益於英特爾更高的單核頻率。AMD的CPU通常在多核優化的遊戲更具競爭力,這些遊戲可以有效地利用它們的額外核心,比如《奇點灰燼:擴展版》,對於一些單核要求高的吃主頻的遊戲英特爾還是有一定的優勢,比如Grand Theft Auto V。

正如你所看到的,從《中土世界:戰爭之影》測試的結果中,我們看到有些遊戲,CPU對幀數的影響比較小,而顯卡的影響較大。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最低幀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平均幀

前兩張圖片包含了一些列基準測試中所有遊戲的幾何平均值。我們將這些值分成平均幀數和第99百分位(最低)幀數,後者是您遊戲體驗平穩性的一個很好的指標。其餘的圖片是其他單一的測試結果。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英特爾的Core i7-8700K不論是默認頻率還是超頻之後其平均幀數都是最好的,意外的是Core i5-8600K在默認頻率中最低幀數是最好的比8700K還高。AMD的Ryzen 2處理器並沒有提供太多的峰值性能,但在我們1080 p的測試中,它們確實提供了幾乎相等的性能,所以您可能不會注意到兩者之間的差別。如果您使用更高的分辨率,這些性能差別將進一步縮小,因為GPU成為瓶頸。

英特爾的core i5-8400是我們測試中最便宜的芯片,但在這個價位裡能有如此的性能性價比確實非常高。ryzen 5 2600X也有突出的表現。ryzen 5 2600超頻後也幾乎達到同樣的性能,ryzen 7 2700X和2700也是類似的情景。

優勝者:英特爾在更多遊戲中提供了更強的表現。然而,如果你要推流/直播,AMD的多任務處理可能會更好。


生產力工具表現

從生產力測試結果顯示,Ryzen 2(2000系列)和CoffeeLake處理器的各自表現,ryzen在多線程的應用程序中表現更好,而CoffeeLake處理器在線程較輕的應用程序中表現最好。

這意味著Ryzen擅長解壓縮、壓縮和渲染之類的應用程序,但在一些普通的常用輕度負載應用中也有超出預期的表現。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AMD Ryzen 2 VS Intel 八代酷睿 該如何選擇,看完你就知道了

英特爾的CoffeeLake處理器在這些應用程序中也提供了可接受的性能,但在一些對單核要求高的輕線程應用程序中表現出色。例如Adobe Creative CloudSuite、Web瀏覽器、單核渲染工作負載以及我們的Lame編碼基準等應用程序。英特爾還享有在應用程序的性能優勢,利用強大的AVX指令,如我們的x 265手制動測試。

優利者:平局。如果你主要是瀏覽網頁,使用辦公應用程序,甚至是玩Adobe的創意套件,英特爾的速度會更快。然而,如果你使用很多多線程、非Adobe軟件來渲染視頻、照片和動畫,AMD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價格

從任何角度來看,幾乎AMD處理器都能為你提供更多的實惠。首先,使用兩個等效的芯片,AMD處理器通常更便宜。例如,在發行時,高端AMD Ryzen 7 2700X(319美元)比相當於英特爾芯片Core i7-8700K(339美元)便宜20美元,而中檔Ryzen 5 2600X(219美元)比其同類產品Core i5-8600K(244美元)便宜約35美元。

如果你想超頻,英特爾的你必須花更多的錢買購買帶K的CPU,而且配套的Z主板也更貴。但使用AMD,你可以買一個主流芯片,你甚至可以用一個便宜的B系列板來超頻。

不僅如此。AMD的CPU自帶的原廠散熱器已經可以提供很好的散熱能力,甚至就算超頻也壓得住。而英特爾的K系列CPU甚至都不配散熱器。

優勝者:AMD Ryzen 2以壓倒性的優勢獲勝。


總結

AMD ryzen 2以一分的優勢贏得了這場比賽,5局有3局勝出,還有兩局是平局-特徵和生產力表現。然而,真正的贏家是我們玩家。作為一名消費者,您可以從兩家強大的製造商那裡選擇各種各樣的處理器。

您要如何選擇的CPU平臺,應該取決於兩個主要因素:您的預算以及您使用最多的軟件類型。如果你想要在大多數遊戲和生產力應用中獲得最好的性能,這些應用程序都是簡單的線程,英特爾coffee lake是你的首選。然而,如果你想用較少的錢得到更好的性能,或者你使用了很多高負荷的多線程應用,那麼 AMD Ryzen 2是為你量身定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